1
怎么定义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费力(有阻塞感)、粪便干硬、排空障碍(有便意但排出来)、需多次排便或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小于3次/周。(但有少数人平素一贯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状和量尚正常,此种情况不应认为是便秘。)对同一人而言,如大便由每天1次或每2天1次变为2天以上或更长时间大便1次时,应视为便秘。对便秘患者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寻找发生便秘的原因。对此不重视,长时间任之发展还会引起其他并发症。便秘会诱发什么问题呢?1.引起肛肠疾患:
便秘时,排出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肠息肉、肛裂、痔疮等。2.引起癌变:长期慢性便秘,干燥的粪便经常停留于大肠,必然对肠黏膜产生不良的刺激作用,使肠黏膜产生炎症。同时,肠道内一部分尚未消化的脂肪、蛋白质等,在肠道厌氧菌作用下,可产生胺类,如亚硝胺、酚类、氨类等致癌物质,大肠黏膜与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就可能发生直肠、结肠癌变。便秘者的粪便中存在一种致突变原。经测定,该突变原与目前已知的几种致癌物质类似。这种致突变原经肠道吸收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相对敏感的乳腺组织,这样,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明显地增加了。3.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粪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肛门排气多等表现。4.形成溃疡:较硬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及压迫盆腔周围结构,阻碍结肠的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5.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按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如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发作、脑出血等。由于某些疾病在症状上会表现为便秘,所以诊断时应通过检查排除患有其他病变的可能。(1)肠易激综合症;(2)盆底综合征;(3)肠梗阻;(4)巨结肠;(5)大肠息肉;(6)大肠癌。长期便秘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就应积极预防因此重在预防,主要靠自我调节,按科学、卫生方法纠正不良习惯。具体方法有:1、要养成定时排便。结肠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于早晨起床后随着人由平卧位转变为起立,会发生直立反射。结肠有大的集团蠕动推动粪便下移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所以便秘者应有意在早晨去厕所蹲5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间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2、要重视早餐。早餐后能引起胃结肠反射,有利粪便运动,便秘者如能重视早餐,能因势利导,清晨早餐后去排便自然比较容易排出。3、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要早睡早起,早起一时,活动片刻,及时早餐,能从容排便,起床晚,要赶上班,常顾不上吃早餐,解大便,扰乱正常生理,最易引起便秘,对久坐少活动的脑力劳动者,要劳逸结合。4、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品,精白米、白面、精致的肉、蛋、罐头的水果蔬菜等纤维素和维生素以破坏了。看起来食品高级,吃起来味美,但不一定合乎科学,所以主食吃的越杂越好,纤维素对肠壁刺激性越大,有利排便,老年人牙齿不好,可以囫囵吞枣式吃水果,蔬菜,粗又粗的好处。5、不滥用泻药。经常服可导致对泻药的习惯性依赖性甚至成瘾性久服对肠粘膜的应激力减弱结果泻药用量不断增加久服泻药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反而使便秘加重。医院肛肠科已在多年前在汉中地区率先开展"便秘"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常年开设"便秘门诊",可以开展本地区少有“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肛门直肠腔内超声”等特色检查。通过中医中药、手术、生物反馈疗法等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规范的诊断出不同类型的"便秘"的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疗效确切,得到患者的认可在区域内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文章部分内容摘抄自“医院”老师发表的文章,在这里表示感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uyf/1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