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好几个预激综合征伴随有心房颤动两种疾病的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症状明显,急诊用药终止心动过速后,自认为症状缓解和正常人一样了,拒绝医生的进一步治疗建议。为了让更多的患者更深刻的理解这组致命组合(“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是时候好好科普下了。
早在年,LouisWolff、SirJohnParkinson和PaulDudleyWhite发表了一篇开创性文章,描述了11例存在如下特征的患者:心动过速发作且存在束支传导阻滞伴短PR间期的窦性心律。后来将其称为WPW(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现在医学上也称为预激综合征。年的研究发现,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与解剖学上存在绕过全部或部分正常房室传导系统的异常传导组织束有关。
正常心脏的心房和心室在电传导上是独立的,正常情况下从心房到心室的电冲动经房室结和希-浦系统传导。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一条额外路径,称为旁路(也称Kent束),直接连接心房与心室,从而使电活动绕过房室结传导,导致“预激”或早于正常希-浦系统激活。旁路组织是先天形成的,由胎儿发育时期房室瓣纤维环心肌合胞体再吸收失败所致;旁路组织传导电冲动的速度通常快于房室结,从而导致体表心电图上PR间期较短。
大多数旁路(60%-75%)能够在心房与心室间双向传导(顺行和逆行)。但部分旁路(17%-37%)仅能从心室逆行传导至心房。两者均能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患者可发生不同类型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占比高达80%
●心房颤动占15%-30%
●心房扑动占比不超过5%
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大多至少有以下1种症状:
●心悸
●头晕目眩和/或头晕
●晕厥或晕厥前兆
●胸痛
●心搏骤停
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患者中,心房颤动占比为15%-30%。心房颤动一般起源于心房或肺静脉内,不依赖于旁路,但旁路可作为心房冲动传至心室的另一条路径。心房颤动的发生可能与房室旁路本身有关,可能是由于房室旁路向心房逆行传导出现在易发生心房颤动时。
存在旁路的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特征性表现包括心律绝对不齐伴QRS波形态逐搏改变,可能与快速房室传导有关。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冲动沿旁路传导时,心室率可能超过次/分,可恶化为心室颤动(此时相当于心脏停跳,需要立刻抢救)。
心室颤动和猝死—大多数情况下,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室颤动是由心房颤动期间的快速心室率持续存在并最终恶化为心室颤动导致。
存在以下情况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心室颤动风险可能增加:
●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和/或心房颤动发作病史
●电生理检查发现旁路的顺行不应期非常短(<ms)
●诱导或自发心房颤动发作期间RR间期短(<ms)
预防心房颤动伴预激综合征的复发—旁路导管消融术是预防心房颤动伴预激综合征复发的首选治疗。虽然旁路消融术不会直接影响房颤的发生,但能够预防旁路顺向传导引起的快速心室率。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uyf/1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