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体会

白癜风的偏方 http://www.baidianfeng51.cn/huanzhetiandi/xinqinggushi/167.html

透析失衡综合征是在透析过程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出现的以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为主的全身征候群,常持续数小时至24h后逐渐消失。笔者结合临床工作回顾性总结对急诊血透失衡综合征的预防措施及护理体会。

1 发生机制 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主要认为与导致脑水肿的因素有关[1]:(1)代谢产物清除过速:血透时血液中尿素氮及肌酐等代谢产物水平下降较快,但因受血脑屏障的限制,代谢产物在脑组织及脑脊液中下降较慢,形成血液与脑组织间渗透压梯度差,使水分进入脑组织,导致脑水肿及脑脊液压力升高,尤其是血透前尿素氮水平高及使用高效透析器者更容易发生;(2)脑组织反常性酸中毒:血透时血液中HCO3-增加较快,由于CO2较HCO3-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若pH纠正太快可发生脑脊液及脑组织反常性酸中毒,导致脑组织内阳离子渗透活性改变,引起脑水肿;(3)特发性渗透物质作用:血透时中枢神经系统可产生一种特发性渗透物质,引起血液与脑组织间渗透压梯度差,从而发生脑水肿,可能与脑细胞内钠、钾、氨及氨基酸代谢失常有关;(4)其他因素:如低钠透析、透析中低血糖、酸中毒纠正后氧离曲线左移引起的脑缺氧、脑组织含钙量过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2 临床表现 轻度失衡者有头痛、乏力、倦怠、烦躁、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视力模糊及睡眠障碍等;中毒失衡者有肌肉间歇性痉挛、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及嗜睡,偶可伴有心律失常;重度失衡时有精神失常、惊厥、癫痫样发作、木僵或昏迷,甚至死亡。

3 治疗措施 对轻度失衡者一般不需中止透析,适当对症处理或改变透析方式可使症状缓解。有明显失衡症状如昏迷时,应停止透析并及时抢救,治疗措施:(1)50%葡萄糖溶液60~100ml或10%氯化钠10~20ml静注;(2)20%甘露醇100~200ml静滴;(3)发生抽搐时静注地西泮10~20mg。如患者有头痛伴神经症状,不宜用失衡综合征解释者,应考虑硬膜下出血的可能,停止透析,使用鱼精蛋白中和已使用的肝素,急查头颅CT以排除出血,若确诊有出血可采用无肝素透析。

 预防及护理

1 初次急诊血透时,应尽快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了解其尿量、水肿程度、呼吸、循环功能等临床症状,完善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2 配合医生完成临时血透导管通路的建立,协助患者摆体位,多选用右侧颈内静脉临时置管,如患者不能平卧,可选择股静脉;如患者恐惧、烦躁时及时给予心理护理。

3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嘱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如有不适症状尽早告知。患者如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

4 首次透析时间一般掌握在常规透析的1/2~2/3,最好不超过2h,防止血浆渗透压的突然下降,发生低血压,影响心、脑等重要脏器血供,以致引发心、脑梗死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

5 老年患者,尤其是既往有心脑血管病史患者,要控制血流量由小到大,一般不超过180~200ml/min,以免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6 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及水肿程度,设定适当的超滤量,采用小面积透析器,可防止血容量下降过快而脑脊液渗透压相对较高而致的脑水肿,降低透析失衡的发生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uyf/10978.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