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璐
制版
赵利
“出门前刚去过厕所,上班或者送孩子上学途中还会突然肚子疼得要找厕所”,“怕出门,去哪儿先看有没厕所”,这是很多肠易激患者的日常。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但没有出现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
肠易激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其症状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女性较男性多见,有家族聚集倾向。按照大便的性状,肠易激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种临床类型,我国患者以腹泻型为主[2]。
针对肠易激的药物和饮食治疗并不成功,国外开展的心理干预治疗已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因缺乏专业治疗师而在推广上受到限制。
催眠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疗法,适用于各种精神疾病,尤其是在压力和焦虑领域,包括恐惧症(Phobia)或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的治疗,尽管它的疗效有待更进一步的认证。除此之外,催眠可以帮助人们打破不良嗜好,比如戒烟;或者缓解疼痛,比如用于女性分娩。
近日,《柳叶刀·肠胃肝脏病学》期刊发表了一项对名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成人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显示,在治疗结束后长达9个月之内,催眠疗法都仍有助于缓解部分患者的肠易激症状。而且,这种肠道定向的催眠疗法在小组治疗和个体治疗中疗效相当,或为肠易激的初级和二级护理提供一种新选择。
文章指出,自年以来,人们对催眠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症越来越感兴趣,对二级和三级护理机构的治疗结果进行荟萃分析表明,催眠疗法是有效的,但在得出确切结论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试验,尤其是在接受初级护理的患者群体中。
在国外,不同于由专科医生提供的二级和三级护理,初级护理多属于社区卫生保健服务,通常由全科医生提供,而绝大多数肠易激患者是在初级护理领域接受治疗的。
这项研究在初级护理领域进行,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肠易激随机催眠疗法试验。研究纳入了名成年患者(年龄18-65岁),将其随机分配接受个体疗程或者小组疗程,每2周进行一次,共计6次,两组均由经过催眠培训的心理学家进行治疗。研究的对照组被称为“教育支持疗法”,共6次,每2周进行一次,每次为60分钟的小组治疗,每组6名患者,由护理人员或心理助理提供。
在催眠治疗组中,通过一种积极的视觉化技术,患者被告知如何控制自己的消化系统,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患者还会得到一张CD,每天在家练习15-20分钟的自我催眠。
在教育支持疗法对照组中,教育人员对患者进行肠易激疾病的一般性解释,并带领患者讨论肠易激带来的不适及其影响、饮食和运动与肠易激的关系,以及应对压力的方法。对照组患者同样也有每天15-20分钟的家庭作业。
研究者在不同阶段对受试者症状的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心理症状、保健费用和缺勤程度进行评估,判断症状是否得到“适当缓解”。适当缓解表示治疗有效,受试者每周被问一次:“过去一周,您与肠易激相关的腹痛或不适感是否有适当程度的缓解?”连续4周,有3到4次回答“是”的患者被视为症状得到适当缓解。
结果显示,“适当缓解”的疗效在催眠治疗组要更高,且在治疗9个月后的随访中仍然有效。而且,小组催眠疗法与个体催眠疗法一样有效,意味着可以让更多患者以更低的成本得到催眠治疗。
然而,催眠疗法中,症状的适当缓解并没有显著改善症状的严重程度。
论文作者解释说:“我们并不清楚肠道导向的催眠疗法是如何起作用的,但它可能会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内部应对机制,使他们能够加强对自主身体过程的控制,比如处理疼痛和调节肠道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实验过程中患者退出或未完成问卷都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此外,治疗师的经验不足或催眠治疗次数较少,可能会导致对催眠治疗效果的低估。未来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测试催眠疗程的最优数量,以及患者的期望值或心理接收程度对催眠治疗效果的影响等。
推荐阅读
吃点益生菌治孩子腹泻?大写的问号
小小的肠道菌,竟是生酮饮食缓解癫痫发作的大功臣!
读懂体检报告9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大肠癌筛查?
自残是自杀的预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zbx/10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