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波和J波综合征
分类:
1.遗传性:①J波和J波综合征;②早复极综合征;③Brugada综合征;
2.获得性:①体温降低,可出现J波和室颤;②缺血性J波和室颤;③胸前撞击综合征,可出现J波和室颤。
早复极综合征
分型:
1.良性(或称低危型)、恶性(或称高危型);
2.A型、B型;
3.Henle分型:1型、2型为切迹型;3型、4型为顿挫型;5型为混合型(无切迹、无顿挫,只有ST抬高)
早复极的典型心电图
早复极A型和B型的心电图
早复极的Heng氏分型法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epsilon波,是右室壁局部激动延迟的波
Brugada综合征的认识历史
1.年西班牙的心电学家Brugada两兄弟收集到8例ECG呈RBBB
+ST段持续抬高和引起猝死(Rightbundlebranchblock,persistentSTsegmentalelevationandsuddencardiacdeath:adistianctclinicalandelectrographicsyndrone.Amulticenterreport.JACC,20:)
2.年MiyazakiT等首先提出Brugada综合征的名称(JACC,27:)
3.年,美籍华人学者王擎(WangChen)首先发现SCN5A基因突变,证实为遗传性心肌钠离子通道病。
4.年Weiss等证实属于常染色体显性等位基因方式遗传(Circulation,:)
5.直到年已证实有个以上基因突变可形成此综合征
6.BrugadaⅠ型人群中的患病率约0.05%,但实际比此为多,这与地区有关。男>女,约8:1
7.在猝死者中可占4%,在无器质性心脏病猝死者中可占20%
分型:
Ⅰ型ST段穹隆样抬高≥0.2mV,伴T波倒置
Ⅱ型ST段马鞍型抬高或下斜形ST段抬高≥1mV,T波直立或双向
ⅢST段马鞍型或穹隆样抬高<1mV
Brugada综合征Ⅰ型的ECG
文献建议Brugada的ECG:假性RBBB和持续的V1~V3ST段抬高(EurHeartJ;-)
三种异常J波的鉴别诊断
过早复极综合症
原发性室颤
Brugada综合征
解剖部位
左前侧壁
左下后壁
右心室
心外膜Ito密度
小
中?
大
J波幅度
小
中
大
ST段抬高
V4-V6,
II,IIIandaVf
V1-V3
室颤
罕见
有
有
ESCj建议的ECG定义和分型
分型
Ⅰ
Ⅱ
Ⅲ
J波抬高的振幅
≥2mm
≥2mm
≥2mm
T波
负向
正向或负向
正向
ST-T形态
下斜型
鞍型
鞍型
ST段终末部
逐渐下斜
抬高≥1mm
抬高<1mm
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学诊断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学诊断标准较难拟订,因为其有多变性。例如,下图为公认的三种类型,其实,同为一个病人
真性和假性RBBB的鉴别最明确的是VCG
真性的RBBB很明确有向右前传导阻滞的QRS终末附加环,若合并有LVH在V1~V3有深的S波
真性的RBBB很明确有向右前传导阻滞的QRS终末附加环,若合并有LVH在V1~V3有深的S波,此例为RBBB+BVH
一例49岁男性有晕厥史,无家族史,体检无异常。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Ⅱ型的VCG和ECG
三个面(横面H、额面F、左侧面LS)12导联ECG、V1~3有ST抬高
的VCG和XYZECG。VCG显示H面与F面
QRS电压增高,H面有异常向左前的ST向量,
达0.2mV
来源:心血管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