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属于高危心律失常下

三、临床常见的高危心律失常

1、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室率极快而不规则的多形型及尖端扭转型室速。多形性室速的RR间期极不规则、QRS波形态随时变化,常难与室颤相区别。当存在以基线为中心呈扭转型多形性室速时称为尖端扭转性室速。多形性室速的血流动力学作用与室颤几乎相同,此外相当部分的室速可蜕化为室颤。

2、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室率的心房颤动

预激综合征患者当旁路有前传功能、不应期较短、又发生房颤时,极快且不整齐的心房颤动波会选择性地沿旁路快速下传心室,从而引起快而不整齐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因其心电图表现为宽大畸形的QRS波且节律绝对不整齐,相对较易与室速相鉴别。尤其当患者旁路的前传不应期过短时,房颤导致的快速心室反应有可能恶化成室颤而发生猝死。

3、心房扑动伴快速房室结下传

当房扑伴2:1下传突然变为1:1下传时,血流动力学迅即恶化,发生阿斯综合征。这可能与房扑时心功能受损、交感神经激活、房室结传导突然加速,尤其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过程中,心房频率减慢,使1:1房室传导成为可能。

4、心房颤动伴极速心室率

对植入ICD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18%的室颤和3%的室速由房颤蜕化而来。快速心室率的房颤引发室颤的机制主要包括:快速的心室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使室颤阈值降低;快速的心室率缩短舒张期,恶化心功能,使室早及室早触发室颤的机会增高;房颤时RR间期的绝对不规整引起的短长短周期现象,增加室颤发生的风险。

5、缓慢性恶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恶性心律失常多见于程度较重的病窦综合征及三度房室阻滞。心律低于40bpm时,即使心脏正常,凭借增加每搏量的代偿作用已经不能完全抵消缓慢心率对心排血量的影响,患者会出现脑缺血(头晕、健忘)、肌肉缺血(乏力)、心肌缺血(胸痛)等全身缺血的症状,长此以往还可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三度房室阻滞患者近45%阻滞部位在希浦系,逸搏点的位置更靠下,逸搏心率慢、变时性差、稳定性差,极易发生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对三分支阻滞的患者亦应提高警惕,因其房室间传导极不稳定,心室逸搏点的部位常较低,易引发晕厥和猝死。









































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1889.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