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鸣芳教授治疗青年心悸失眠验案

I导读:心悸是临床常见中医病证名,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心慌,一过性的、偶然发作的心悸与饮食、情绪、休息均相关,而持续而频繁的心悸则需要进一步诊疗。汉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治疗心悸方面独具一格,作为经方派名家的赵鸣芳老师对它自然有很多经验及心得体会。本期将分享一例验案,希望大家从中有所收获。

概述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

西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通过辨病辨证治疗。

赵鸣芳老师指出,关于心悸,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方-证、药-证相应辨治体系,如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小建中汤、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柴胡加龙牡汤、真武汤等等,基于病人所表现的证据,用经方来进行治疗,绝大部分心悸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病案

王某,男,20岁

.12.26初诊

心悸频繁发作数月。平素胃胀,纳差,受凉易恶心;后脑发胀;梦多眠浅,凌晨3、4点亦不能入睡;鼻塞、自觉鼻内发胀;怕热,易燥热,自服小建中汤后燥热加重。近期失恋后情绪欠佳。舌红花剥苔,脉细数。

处方:

炙甘草15麦门冬20干地黄30真阿胶10

潞党参12川桂枝10炒白芍10小红枣15

火麻仁10鲜生姜15姜半夏10生龙骨30

煅牡蛎30柴葛根15明天麻15

7剂

.1.2:

服药后心悸缓解,睡眠改善,燥热趋平。情绪一般。心下胀、嗳气、恶心,受凉后加重,自觉气上冲胸。舌苔花剥好转。脉细。

处方:

北柴胡10炒黄芩10姜半夏10潞党参15

川桂枝15茯苓神15炒白术15炙甘草6

鲜生姜15小红枣15

7剂

.1.9:药后已无负面情绪,恶心已除,头后胀不显。心悸平,睡眠可。

上方7付巩固治疗

看过之前病案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赵老师看病最讲究的就是找证据,本案初诊病人表现为心悸失眠,燥热,花剥苔脉细数,符合炙甘草汤的方证特点,故初诊药服后上症均有明显减轻。二诊时,情志不畅、胃胀、嗳气、恶心、气上冲胸等肝脾不和表现较为突出,因此赵老师易方为小柴胡合苓桂术甘汤,既疏肝和胃,又平冲降逆。后诸证皆平,可谓效如桴鼓。

从整体来看,这个患者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最基本的在于太阴层面,素体脾胃不足,因此无论是初诊的炙甘草汤或是复诊的小柴合苓桂均有建中之效果;其次,失恋导致肝气郁结更克脾土,则脾土更虚,又扰心神而致失眠,心阴耗伤而化源不足,故炙甘草汤方证特点显现。

总而言之,本案无论从方证对应角度,或是从六经辨病辨证来看均能切中要害,值得学习借鉴。

部分条文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扩展阅读

赵鸣芳教授辨治失眠验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效案

经方|方证|争鸣

赵鸣芳经方医坛长按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uyf/8950.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