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儿科学专业正,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儿科学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儿内科专业的基础理论。

  2.掌握小儿心理、遗传、代谢、免疫和解剖、生理、病理及药理等基本理论。

  3.掌握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儿内科三级学科的主要分支内容,如新生儿、呼吸、消化、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

  2.掌握儿内科三级学科的其他分支内容,如循环、神经、血液、肾脏、内分泌、遗传、代谢及风湿和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知识。

  3.掌握儿童保健医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

  4.掌握急救医学、儿外科急腹症、耳鼻喉科上气道梗阻等急症的相关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儿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

  2.熟练掌握儿科专业急重症及疑难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抢救治疗。

  3.熟练掌握儿科常见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

  4.掌握实验室检查,如血、尿、便三大常规,生化及儿科各系统密切相关的各种检验知识。

  5.掌握X线、CT、核磁共振、心脏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知识。

  6.掌握儿内科常用药及特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对药理及药代动力学应有较深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做到合理用药。

  7.熟练掌握各种常用诊治技术,如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硬膜下穿刺术、洗胃法、胃肠减压法、气管插管术等。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

  2.了解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

  附:专业病种

  1.儿科基础

  1)小儿年龄分期

  2)生长发育

  3)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4)营养学基础及婴儿喂养

  5)儿童少年膳食安排

  6)营养状况评价

  7)小儿药物治疗

  2.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新生儿窒息与复苏

  2)新生儿黄疸

  3)新生儿溶血病

  ①ABO血型不合

  ②Rh血型不合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颅内出血

  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②新生儿颅内出血

  5)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

  ①胎粪吸入综合征

  ②湿肺

  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⑤新生儿肺出血

  6)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7)新生儿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

  ①新生儿低血糖

  ②新生儿高血糖

  8)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9)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10)早产儿视网膜病

  11)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①新生儿败血症

  ②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③新生儿破伤风

  ④新生儿宫内感染

  ⑤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⑥先天性梅毒

  三、营养性疾病

  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2)维生素D缺乏症

  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3)肥胖症

  4)维生素A缺乏症

  5)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

  6)微量元素缺乏

  ①锌缺乏

  ②碘缺乏

  四、消化系统疾病

  1)小儿腹泻病

  2)小儿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①小儿胃炎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

  3)消化性溃疡

  4)胃食管返流

  5)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6)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7)肠套叠

  五、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毛细支气管炎

  3)小儿肺炎

  ①肺炎链球菌肺炎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③腺病毒肺炎

  ④支原体肺炎

  4)胸膜炎、脓胸及脓气胸

  ①干性胸膜炎

  ②浆液性胸膜炎

  ③脓胸

  ④气胸

  5)支气管扩张

6)气管、支气管异物

  7)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8)反复呼吸道感染

  9)上气道梗阻

  六、循环系统疾病

  1)先天性心脏病

  ①房间隔缺损

  ②室间隔缺损

  ③动脉导管未闭

  ④法鲁氏四联症

  ⑤肺动脉狭窄

  2)心律失常

  ①窦性心动过速

  ②窦性心动过窦

  ③期间收缩

  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⑥房室传导阻滞

  ⑦长QT间期综合症

  ⑧预激综合症

  3)充血性心力衰竭

  4)病毒性心肌炎

  5)心源性休克

  6)心肌病

  7)感染性心内膜炎

  8)心包炎

  七、造血系统疾病

  1)小儿贫血

  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②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再生障碍性贫血

  2)溶血性贫血

  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③地中海贫血

  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出血性疾病

  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②血友病

  4)急性白血病

  5)小儿恶性淋巴瘤

  6)噬血细胞综合征

  7)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八、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肾炎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

  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③慢性肾小球肾炎

  2)肾病综合征

  3)IgA肾病

  4)乙肝病毒相关肾炎

  5)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6)Alport综合征

  7)泌尿道感染

  8)膀胱输尿管反流

  9)肾小管酸中毒

  10)溶血尿毒综合征

  11)肾衰竭

  ①急性肾衰竭

  ②慢性肾衰竭

  九、神经系统疾病

  1)热性惊厥

  2)癫痫

  3)脑性瘫痪

  4)重症肌无力

  5)多发性抽动

  6)格林巴利综合征

  7)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8)急性脊髓炎

  9)瑞氏综合征

  10)神经皮肤综合征

  11)小儿急性偏瘫

  12)脑白质营养不良

  1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十、心理及行为障碍

  1)睡眠障碍

  2)遗尿症

  3)儿童多动综合征

  4)青春期心理行为特征与紊乱

  5)孤独症

  十一、风湿性疾病

  1)风湿热

  2)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3)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4)皮肌炎

  5)过敏性紫癜

  6)多发性大动脉炎

  7)结节性多动脉炎

  8)川崎病

  9)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10)结节性脂膜炎

  十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1)甲状腺疾病

  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儿童糖尿病

 ①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

  3)身材矮小

  ①生长激素缺乏症

  ②宫内生长障碍

  ③家族性矮小症

  ④特发性矮小症

  ⑤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

  4)性早熟

  ①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②单纯性乳房发育

  5)尿崩症

  ①中枢性尿崩症

  ②肾性尿崩症

  6)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①21-羟化酶缺乏症

  ②11-羟化酶缺乏症

  ③17-羟化酶缺乏症

  7)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

  ②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

  ③多发性内分泌自身免疫综合征

  十三、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

  1.染色体疾病

  ①21-三体综合征

  ②Turner综合征

  2.代谢性疾病

  ①糖原累积病

  ②粘多糖病

  ③苯丙酮尿症

  ④戈谢病

  ⑤肝豆状核变性

  十四、小儿结核病

  1)肺结核

  ①原发综合征

  ②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2)结核性胸膜炎

  3)腹腔结核

  ①肠结核

  ②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③结核性腹膜炎

  4)结核性脑膜炎

  5)周围淋巴结结核

  6)隐性结核感染

  十五、感染性疾病

  1)流行性感冒

  2)出疹性疾病

  ①麻疹

  ②风疹

  ③幼儿急疹

  ④水痘

  ⑤猩红热

  3)流行性腮腺炎

  4)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5)流行性乙型脑炎

  6)脊髓灰质炎

  7)病毒性肝炎

  ①甲型肝炎

  ②乙型肝炎

  ③丙型肝炎

  ④丁型肝炎

  ⑤戊型肝炎

  8)EB病毒感染

  9)巨细胞病毒感染

  10)狂犬病

  11)HIV感染

  12)百日咳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化脓性脑膜炎

  15)伤寒和副伤寒

  16)霍乱

  17)细菌性痢疾

  18)食物中毒

  ①细菌性食物中毒

  ②病毒性食物中毒

  19)败血症(血液感染症)

  20)院内感染

  21)厌氧菌感染

  22)淋病

  23)支原体感染

  24)衣原体感染

  25)真菌感染

  26)钩端螺旋体病

  27)蛔虫症

28)钩虫病

  29)蛲虫病

  30)弓形虫病

  31)疟疾

  32)阿米巴病

  33)血吸虫病

  十六、免疫缺陷性疾病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①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②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综合征

  ③选择性IgA缺乏症

  ④X-连锁联合免疫缺陷病

  ⑤X-连锁高IgM血症

  ⑥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⑦慢性肉芽肿病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十七、变态反应性疾病

  1)过敏反应(症)

  2)血清病

  3)变应性鼻炎

  4)支气管哮喘

  5)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①湿疹

  ②接触性皮炎

  ③荨麻疹

  ④血管性水肿

  ⑤丘疹性荨麻疹

  ⑥结节性红斑

  ⑦药物性皮炎

  十八、儿科急救

  1)心肺脑复苏

  2)呼吸衰竭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急性颅内高压增高征

  5)感染性休克

  6)急性肝功能衰竭

  7)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8)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9)溺水

  10)危重病儿的低钠血症

  11)急性中毒

  ①有机磷中毒

  ②强酸、强碱中毒

  ③灭鼠剂中毒

  ④镇静剂中毒

  ⑤亚硝酸盐中毒

  ⑥毒蕈中毒

  ⑦酒精中毒

  ⑧吗啡中毒

  ⑨氯气中毒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儿科学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儿内科专业的基础理论。

  2.掌握小儿心理、遗传、代谢、免疫和解剖、生理、病理及药理等基本理论。

  3.掌握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儿内科三级学科的主要分支内容,如新生儿、呼吸、消化、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

  2.掌握儿内科三级学科的其他分支内容,如循环、神经、血液、肾脏、内分泌、遗传、代谢及风湿和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知识。

  3.掌握儿童保健医学和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

  4.掌握急救医学、儿外科急腹症、耳鼻喉科上气道梗阻等急症的相关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儿科专业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

  2.熟练掌握儿科专业急重症及疑难病例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抢救治疗。

  3.熟练掌握儿科常见传染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

  4.掌握实验室检查,如血、尿、便三大常规,生化及儿科各系统密切相关的各种检验知识。

  5.掌握X线、CT、核磁共振、心脏B超、心电图、脑电图等知识。

  6.掌握儿内科常用药及特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对药理及药代动力学应有较深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做到合理用药。

  7.熟练掌握各种常用诊治技术,如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硬膜下穿刺术、洗胃法、胃肠减压法、气管插管术等。

  三、学科新进展

  1.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

  2.了解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

  附:专业病种

  一.儿科基础

  1)小儿年龄分期

  2)生长发育

  3)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

  4)营养学基础及婴儿喂养

  5)儿童少年膳食安排

  6)营养状况评价

  7)小儿药物治疗

  二.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新生儿窒息与复苏

  2)新生儿黄疸

  3)新生儿溶血病

  ①ABO血型不合

  ②Rh血型不合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颅内出血

  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②新生儿颅内出血

  5)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

  ①胎粪吸入综合征

  ②湿肺

  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⑤新生儿肺出血

  6)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7)新生儿低血糖症和高血糖症

  ①新生儿低血糖

  ②新生儿高血糖

  8)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9)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10)早产儿视网膜病

  11)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①新生儿败血症

  ②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③新生儿破伤风

  ④新生儿宫内感染

  ⑤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⑥先天性梅毒

  三、营养性疾病

  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2)维生素D缺乏症

  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②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3)肥胖症

  4)维生素A缺乏症

  5)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病

  6)微量元素缺乏

  ①锌缺乏

  ②碘缺乏

  四、消化系统疾病

  1)小儿腹泻病

  2)小儿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①小儿胃炎

  ②幽门螺杆菌感染

  3)消化性溃疡

  4)胃食管返流

  5)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6)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7)肠套叠

  五、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毛细支气管炎

  3)小儿肺炎

  ①肺炎链球菌肺炎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③腺病毒肺炎

  ④支原体肺炎

  4)胸膜炎、脓胸及脓气胸

  ①干性胸膜炎

  ②浆液性胸膜炎

  ③脓胸

  ④气胸

  5)支气管扩张

  6)气管、支气管异物

  7)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8)反复呼吸道感染

  9)上气道梗阻

  六、循环系统疾病

  1)先天性心脏病

  ①房间隔缺损

  ②室间隔缺损

  ③动脉导管未闭

  ④法鲁氏四联症

  ⑤肺动脉狭窄

  2)心律失常

 ①窦性心动过速

  ②窦性心动过窦

  ③期间收缩

  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⑤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⑥房室传导阻滞

  ⑦长QT间期综合症

  ⑧预激综合症

  3)充血性心力衰竭

  4)病毒性心肌炎

  5)心源性休克

  6)心肌病

  7)感染性心内膜炎

  8)心包炎

  七、造血系统疾病

  1)小儿贫血

  ①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②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再生障碍性贫血

  2)溶血性贫血

  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③地中海贫血

  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出血性疾病

  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②血友病

  4)急性白血病

  5)小儿恶性淋巴瘤

  6)噬血细胞综合征

  7)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八、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肾炎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

  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③慢性肾小球肾炎

  2)肾病综合征

  3)IgA肾病

  4)乙肝病毒相关肾炎

  5)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6)Alport综合征

  7)泌尿道感染

  8)膀胱输尿管反流

  9)肾小管酸中毒

  10)溶血尿毒综合征

  11)肾衰竭

  ①急性肾衰竭

  ②慢性肾衰竭

  九、神经系统疾病

  1)热性惊厥

  2)癫痫

  3)脑性瘫痪

  4)重症肌无力

  5)多发性抽动

  6)格林巴利综合征

  7)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8)急性脊髓炎

  9)瑞氏综合征

  10)神经皮肤综合征

  11)小儿急性偏瘫

  12)脑白质营养不良

  1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十、心理及行为障碍

  1)睡眠障碍

  2)遗尿症

  3)儿童多动综合征

  4)青春期心理行为特征与紊乱

  5)孤独症

  十一、风湿性疾病

  1)风湿热

  2)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3)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4)皮肌炎

  5)过敏性紫癜

  6)多发性大动脉炎

  7)结节性多动脉炎

  8)川崎病

  9)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10)结节性脂膜炎

  十二、内分泌系统疾病

  1)甲状腺疾病

  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儿童糖尿病

  ①1型糖尿病

  ②2型糖尿病

  3)身材矮小

  ①生长激素缺乏症

  ②宫内生长障碍

  ③家族性矮小症

  ④特发性矮小症

  ⑤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

  4)性早熟

  ①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②单纯性乳房发育

  5)尿崩症

  ①中枢性尿崩症

  ②肾性尿崩症

  6)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①21-羟化酶缺乏症

  ②11-羟化酶缺乏症

  ③17-羟化酶缺乏症

  7)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

  ②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

  ③多发性内分泌自身免疫综合征

  十三、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

  1.染色体疾病

  ①21-三体综合征

  ②Turner综合征

  2.代谢性疾病

  ①糖原累积病

  ②粘多糖病

  ③苯丙酮尿症

  ④戈谢病

  ⑤肝豆状核变性

  十四、小儿结核病

  1)肺结核

  ①原发综合征

  ②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2)结核性胸膜炎

  3)腹腔结核

  ①肠结核

  ②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③结核性腹膜炎

  4)结核性脑膜炎

  5)周围淋巴结结核

  6)隐性结核感染

  十五、感染性疾病

  1)流行性感冒

  2)出疹性疾病

  ①麻疹

  ②风疹

  ③幼儿急疹

  ④水痘

  ⑤猩红热

  3)流行性腮腺炎

  4)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5)流行性乙型脑炎

  6)脊髓灰质炎

  7)病毒性肝炎

  ①甲型肝炎

  ②乙型肝炎

  ③丙型肝炎

  ④丁型肝炎

  ⑤戊型肝炎

  8)EB病毒感染

  9)巨细胞病毒感染

  10)狂犬病

  11)HIV感染

  12)百日咳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化脓性脑膜炎

  15)伤寒和副伤寒

  16)霍乱

  17)细菌性痢疾

  18)食物中毒

  ①细菌性食物中毒

  ②病毒性食物中毒

  19)败血症(血液感染症)

  20)院内感染

  21)厌氧菌感染

  22)淋病

  23)支原体感染

  24)衣原体感染

  25)真菌感染

  26)钩端螺旋体病

  27)蛔虫症

  28)钩虫病

  29)蛲虫病

  30)弓形虫病

  31)疟疾

  32)阿米巴病

  33)血吸虫病

  十六、免疫缺陷性疾病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①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②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综合征

  ③选择性IgA缺乏症

  ④X-连锁联合免疫缺陷病

  ⑤X-连锁高IgM血症

  ⑥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⑦慢性肉芽肿病

  2)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十七、变态反应性疾病

  1)过敏反应(症)

  2)血清病

  3)变应性鼻炎

  4)支气管哮喘

  5)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①湿疹

  ②接触性皮炎

  ③荨麻疹

  ④血管性水肿

  ⑤丘疹性荨麻疹

  ⑥结节性红斑

  ⑦药物性皮炎

  十八、儿科急救

  1)心肺脑复苏

  2)呼吸衰竭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急性颅内高压增高征

  5)感染性休克

  6)急性肝功能衰竭

 7)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8)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9)溺水

  10)危重病儿的低钠血症

  11)急性中毒

  ①有机磷中毒

  ②强酸、强碱中毒

  ③灭鼠剂中毒

  ④镇静剂中毒

  ⑤亚硝酸盐中毒

  ⑥毒蕈中毒

  ⑦酒精中毒

  ⑧吗啡中毒

  ⑨氯气中毒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儿童保健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心理卫生、免疫与疾病预防等儿童保健学的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儿童保健的工作原理和要求,以及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3.熟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的理论知识。

  4.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二)相关专业知识

  熟悉医学心理学、医学遗传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有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各期的保健特点及咨询指导技术。

  2.熟练掌握新生儿保健服务的技能,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治技术,以及危重症新生儿的识别及转诊技术。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基本程序,熟悉筛查阳性病例的处理原则。

  3.熟练掌握母乳喂养咨询指导技巧、婴儿辅食添加与合理膳食指导方法与内容,以及营养评价的方法与技术,熟练掌握喂养偏差儿童的干预措施与方法。

  4.熟练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技术,以及儿童生长发育偏离的处理原则和咨询指导技术。

  5.掌握儿童常见营养障碍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方法。掌握免疫接种程序、具体操作技能和异常情况的处理。

  6.掌握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与原因,以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防范措施和处理原则。

  7.掌握儿童听力筛查、视力检查的基本技能,以及五官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8.掌握儿童保健信息管理常用的生命指标、健康指标和服务指标的含义和统计方法。熟悉儿童保健调查研究、监测、干预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资料分析的方法。

  三、学科新进展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附本专业内容:

  1.儿童生长发育与评价

  2.儿童营养与喂养

  3.免疫与计划免疫

  4.儿童神经心理发育与评价

  5.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6.营养障碍性疾病防治

  7.儿童常见疾病防治

  8.眼耳口常见疾病

  9.遗传性疾病

  10.儿童意外伤害

  1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

  12.儿童保健信息管理

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大纲——儿童保健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心理卫生、免疫与疾病预防等儿童保健学的理论和新进展。

  2.熟练掌握儿童保健的工作原理和要求,以及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3.掌握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的理论知识。

  4.熟悉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二)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心理学、医学遗传学、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各期的保健特点及咨询指导技术。

  2.熟练掌握新生儿保健服务的技能,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治技术,以及危重症新生儿的识别及转诊技术。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基本程序,熟悉筛查阳性病例的处理原则。

  3.熟练掌握母乳喂养咨询指导技巧、婴儿辅食添加与合理膳食指导方法与内容,以及营养评价的方法与技术,熟练掌握喂养偏差儿童的干预措施与方法。

  4.熟练掌握儿童体格生长与神经心理发育监测与评价技术,以及儿童生长发育偏离的处理原则和咨询指导技术。熟悉儿童早期发展的内容和方法。

  5.熟练掌握儿童常见营养障碍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原则和方法。掌握免疫接种程序、具体操作技能和异常情况的处理。

  6.掌握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类型与原因,以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防范措施和处理原则。

  7、掌握儿童听力筛查、视力检查的基本技能,以及五官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8.掌握托幼机构卫生消毒、传染病预防、儿童健康检查、食品卫生与营养膳食管理等卫生保健业务指导技术。

  9、掌握儿童保健信息管理常有的生命指标、健康指标和服务指标的含义和统计方法,掌握儿童保健信息收集的方法与内容。

  10.熟悉儿童保健调查研究、监测、干预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资料分析的方法。

  三、学科新进展

  1.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如儿童早期发展、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环境与儿童健康、成人慢性病的儿童期干预等,并用于专业实践和研究中。

  2.熟悉相关专业近年来的进展。

  附本专业内容:

  1.儿童体格生长与评价

  2.儿童营养与喂养

  3.免疫与计划免疫

  4.儿童神经心理发育与评价

  5.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6.营养障碍性疾病防治

  7.儿童常见疾病防治

  8.眼耳口常见疾病

  9.遗传性疾病

  10.儿童意外伤害

  1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

  12.儿童保健信息管理









































白癜风最好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uyf/884.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