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必备知识点上篇

点击上方蓝字金标准教育

金标准教育

金标准教育坚持以“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做对题”为授课标准,以“确保学员最终通过考试”为目标!

一、心衰的基本病因和常见诱因有哪些?

(1)基本病因:

①心肌病变: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包括心肌结构损害、心肌代谢障碍;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肥厚。

②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重(后负荷);容量负荷过重(前负荷)。

(2)诱因:

①感染: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IE。

②心律失常:房颤最多见。

③水、电解质紊乱。

④妊娠、输液、盐过多过快。

⑤过度劳累。

⑥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⑦治疗不当:洋地黄用量不足。

⑧高动力循环:严重贫血、甲亢。

⑨肺栓塞。

⑩原有心脏病加重。

二、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左心功能不全

①症状:表现为肺淤血,从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患者可以有咳嗽、咳痰、咯血,还可伴疲劳、乏力、神志异常,甚至少尿、肾功能损害。

②体征:原心脏病体征外,还有心率增快,可闻及奔马律和第二心音亢进,两肺底湿啰音(下垂部位)、哮鸣音。

(2)右心功能不全

①症状:为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上腹胀痛、黄疸、夜尿增多。

②体征: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水肿,紫绀。

三、目前慢性收缩性心衰的治疗常规?并简述每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及其应用原则?

治疗常规:按心功能NYHA分级:

①Ⅰ级:控制危险因素;ACE抑制剂。

②Ⅱ级:ACE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用或不用地高辛。

③Ⅲ级:ACE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

④Ⅳ级:ACE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病情稳定后谨慎用β-受体阻滞剂。

药物治疗:

(1)利尿药

机制:降低心脏前负荷。

分类:排钾类和保钾类①速尿:排钾类,快速、强效;静脉、口服,用于急性和重度心功能不全;注意低钾、低血压;②DHCT:排钾类,口服,较缓和;注意低钾、高血糖、尿酸增高、血脂异常③安体舒通:保钾类,口服,更缓慢;注意高钾,排钾类和保钾类可联用,小剂量间断用。

注意:防止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等)。

常用制剂:

①排钾利尿剂: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双氢克尿塞),口服25~50mg,2~3次/d;呋塞米(furosemide,速尿),口服或肌注,20mg,2~3次/d,亦可静脉注射,属于强效利尿剂。

②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spironlactone,安体舒通)口服20mg,3次/d

(2)扩血管剂

机制: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类型:扩张动脉、扩张静脉、扩张动静脉。

扩张静脉:硝酸酯类。

扩张动脉:硝苯吡啶、酚妥拉明、ACEI,瓣膜狭窄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者慎用甚至禁用。

扩张动、静脉:硝普钠、哌唑嗪,瓣膜狭窄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者慎用甚至禁用。

注意:低血压,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

适应证:

目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常规已不包括单纯血管扩张剂。

1)中、重度慢性左心衰竭者,如无禁忌证均可应用。

2)瓣膜反流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禁忌证:

血容量不足,低血压、肾功能衰竭。

常用药物:

①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动静脉扩张剂,初始量10μg/min,按每5~10min增加5~10μg/min,直至产生疗效或不良反应。

②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静脉扩张剂为主,外周小动脉扩张作用弱,含服0.3mg/次,静滴10μg/min,可增至50~μg/min。

③酚妥拉明(phentolamine)动脉扩张为主,也扩张静脉,静滴0.1mg/min开始,0.3mg/min维持。

④ACEI类:依那普利、苯那普利、培哚普利等。

(3)强心剂:

①洋地黄类

机制:抑制Na+-K+-ATP酶,Na+-Ca2+交换增加,增强心肌收缩力;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负性传导。

适应证:心功能不全,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伴房颤者最佳。

禁忌证:预激合并房颤,缓慢性心律失常,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狭窄呈窦性心律,明显低钾血症。

肺源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洋地黄效果差,易于中毒。

种类:速效:毒K、西地兰,静脉应用。中效:地高辛,口服。

给药方法:维持量法。

应用注意事项:个体化原则,以下情况减量。如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甲减;低钾;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肺心病;药物合用。

常用制剂:

1)快速作用类制剂

西地兰,缓慢静注0.2~0.4mg/次,24h总量可达1~1.6mg

毒毛旋花子甙K,缓慢静注0.25~0.5mg/次

2)中速作用类制剂

地高辛,常用维持量法给药,即口服0.25~0.5mg,1次/d

②非洋地黄类

多巴胺:兴奋α和β受体,疗效与剂量有关,小剂量强心,较大剂量升压。

多巴酚丁胺:作用于β1受体。

米力农: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短期应用于顽固性心功能不全。

(4)ACEI

作用机制:扩张小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预防和逆转心血管重构;抑制醛固酮分泌。使用中注意:慢性心功能不全首选,慢性肾功能衰竭、高钾、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者慎用,一般不与保钾利尿剂和钾盐合用。常见副作用:咳嗽、高钾、BUN-。常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培哚普利等。

(5)ARB

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作用机制类似于ACEI。常用药物: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6)β-受体阻滞剂

机制: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用中注意,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Ⅲ级;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适量维持;使用初期症状可能会加重,较长时间见效。

副作用:心动过缓、低血压、心功能恶化。

常用药: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β、α受体阻滞剂)。

(7)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机制:抑制心血管的重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

副作用:血钾增高,尤其与ACEI合用时。

常用药:螺内酯(安体舒通)20mg1~2次/日。

四、急性左心衰的治疗要点?

(1)高流量吸氧:酒精抗泡沫。

(2)减少静脉回流:坐位、两腿下垂。

(3)镇静:吗啡、安定。

(4)利尿:静脉应用速尿。

(5)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甘油。

(6)强心甙:西地兰或毒毛K。

(7)氨茶碱、皮质激素。

五、病窦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1)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

(2)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3)常同时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慢—快综合征)。

六、房颤的常见病因、体征、心电图表现和治疗?

(1)病因:

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等。

(2)体征: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脉搏短绌。

(3)心电图表现:

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等的f波,频率为~次/分。

②R-R间期绝对不等。

③QRS波群形态大多正常,也可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宽大畸形。

(4)治疗:

①病因治疗。

②控制心室率: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③预防复发。

④复律:奎尼丁、心律平、胺碘酮、电复律。

⑤抗凝:预防栓塞房颤患者有较高的栓塞发生率,应长期抗凝治疗。一般主张口服华法令,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不宜用华法令者改用阿斯匹林,每日mg。警惕抗凝药物的出血并发症。

⑥根治:RFCA。

七、室上速的心电图表现和治疗措施?

(1)心电图表现:

①心动过速突然发作,突然中止,频率~次/分,节律绝对不规则,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亦可出现室内差传,QRS波群宽大畸形。

②P’波往往看不清楚,或落在QRS波群终末或ST段上。

(2)治疗措施:

①兴奋迷走神经的手法。

②药物:ATP、胺碘酮、心律平、异搏定、洋地黄。

③食道调搏超速抑制。

④同步直流电复律。

⑤药物预防发作。

⑥根治:RFCA。

八、室速的心电图表现、治疗原则和治疗措施?

(1)心电图表现

①连续三个以上的室性早搏。

②QRS宽大畸形,常超过0.12秒。

③心室率为~次/分,节律基本规则。

④干扰性室房分离。

⑤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波(确诊室速的重要依据)。

(2)治疗原则:

需紧急处理,治疗原发疾病。

(3)措施:

①胺碘酮、利多卡因、心肌缺血者应用b-受体阻滞剂。

②同步直流电复律。

③手术。

④RFCA

⑤ICD。

九、电复律与电除颤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症:

各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扑与室颤),各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2)禁忌症:

①房颤发生前心室率缓慢,疑诊病窦综合症。②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房颤。③不能耐受预防复发的药物。

END

我们一直在为健康,为执业医考努力!为坚持梦想的人服务,持续进步,永不放弃!

--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uyf/7656.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