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至当心染上易激综合症

进入盛夏,高温炙烤,滚滚热浪让人们承受着种种生理上的不适。而最近,与高温一样热度不减的一类社会现象:动辄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甚至致人死地的“易激综合症”也大行其道,夺人眼球,在燥热的夏日里更让人多了一份精神上的烦忧和不安。

有媒体的报道为证:两个壮汉仅仅因为与街头女子的几句口角,竟将路边婴儿车中的两岁幼儿活生生摔死,这悖逆天理常识的逆袭之举,让社会“惊呆了”。而最近,我市一名女子因为停车与某单位保安发生争执,竟然使一次口角之争演变成了一场生死之劫。更平常的是,公交、地铁上,为了一个座位,老人坐女孩大腿上,小伙与大叔互殴,还有人“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冲冠而怒,争执不休。稍有不顺,一触即发,医学上的“易激综合症”如今却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流行和弥漫。

权利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的复苏,乃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不要忘了,挥舞拳头的距离止于鼻尖。权利亦有边界,言行也需理性。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不时可以看见“易激综合症”患者的身影。一言不合,动辄恶语相向、拳脚相加,一语不睦,往往记恨在心、睚眦必报。

这些人的情绪燃点为何如此之低?有人说,这是社会激烈竞争带来的副产品;也有人说,这缘于社会矛盾的反复堆叠积压。这都有一定道理。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古代先贤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积淀几千年而不衰的道德因子滋养与庇护着我们的心灵。但在当下的社会转型期,一些领域存在的“赢者通吃”的现象也在冲击和粉碎着人们心中固有的道德观念。“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拳头底下出真理”。在“赢者通吃”的语境下,一些人选择了非理性的所谓“先下手为强”。而事实上,也确有人因此得到了好处,就像“破窗效应”一样,违规者非但未得到惩罚,反而得了便宜,这无疑给后来者以某种暗示。

“易激综合症”危害不浅。在它的刺激下,公序良俗被践踏,社会信任被撕裂,价值观念被解构。预防和治理它,不妨开以下三个药方。一靠教育引导。解决思想的问题还须正人心、固根本。应从学校教育做起,从娃娃开始抓起,让更多的优秀传统国学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品行教育方能营造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二要从我做起。一个成熟稳重的人总是善于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面对身边突然而至的“情绪火药”,我们当有绅士般的风度和不与其一般见识的雅量。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暴戾,却可以不被暴戾俘虏;我们无力根除暴戾存在的土壤,却一定不能支持和参与暴与恶的行为。因为,你怎样,社会就怎样。三是树正压邪。大道不彰,小盗必猖。应建立有效的道德评价机制,真正让道德失范者无颜面,触犯法纪者受惩处,“劣币不再驱逐良币”。

百年前的辜鸿铭老先生曾评价中国人的性格,“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借老先生的言,我们真的十分乐见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能表现出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之风,拥有“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uyf/5991.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