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与心律失常
4.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伴房颤达11%~39%,显性多于隐匿性,多旁路多于单旁路心电图表现为:①p波消失,代之f波,f波因心室率极快不能清楚显示,宽qrs波节律绝对不齐;②心室率>180次/分;③宽qrs波群具有多变性;④临床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多呈阵发性发作前后有典型预激综合征,δ波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初始向量方向一致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应注意与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bbb相鉴别,后者增宽的qrs波群符合典型bbb图型差异传导可出现不完全或完全性bbb波形变化,且符合长-短周期
2.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此种心动过速按前传心室的径路分为顺向型和逆向型前者占95%,此型激动经正路前传心室,旁路逆传心房,心电图表现:①心率160~250次/分,p与qrs呈1∶1下传;②可由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或终止,无明显p-r间期延长;③ⅱ、ⅲ、avf导联qrs波后有p-,r-p-
6.快-慢综合征快-慢综合征常见于正常心律及窦房结功能正常的预激综合征者,当发生的快速心动过速终止时,常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4]临床及心电图特点:①任何年龄的预激综合征者均可发生,但以20~40岁的青年者多见,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②有反复发生的折返性室上速病史,发作时心率200次/分以上,伴有st-t改变;③晕厥反复发作,与心动过速终止时同时发生心动过速终止时,可有严重的窦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r-r间距较长同时发生程度不同的急性脑缺血发作,严重者发生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④正常心律及窦房结功能正常;⑤冠脉造影正常发生原因可能因急性冠脉供血不足或急性窦房结功能不全,慢-快综合征是病窦的一个亚型,而快-慢综合征是预激发生室上速后出现的合并征两者都有快速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交替,且都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晕厥,易被混淆,应仔细鉴别
5.心室颤动典型预激综合征可引发心室颤动猝死,在欧美发生率为0.01%~0.30%预激综合征发生心室颤动者81%有心房颤动史,当发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及快速(>200次/分)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快速的心房激动可通过不应期短的旁路下传心室,引起极快的心室率,甚至恶化为心室颤动猝死引发心室颤动的主要原因与旁路有效不应期过短有关
3.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旁路以旁观者出现)预激与房室结双径路并存,临床并非罕见此时室上性心动过速多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表现,但少数情况下,旁路以旁观者存在,实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随着电生研究的进展,近几年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和专用术语,即预激性心动过速、无辜旁道预激性心动过速不是预激综合征伴发心动过速的同义语,仅指预激伴旁道顺传心动过速的总称,包括经旁道(含房束和束室旁道)下传心室的各种起源于房室结之上的心动过速,如心房颤动伴旁道顺传、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共同特点为室上性激动能快速通过旁道下传心室,引起快速心室激动临床意义为控制心室率必经选用旁道传导的药物,诊断时应注意与其它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预激性心动过速时,旁道不作为折返环路的组成部分,不直接参加折返,但旁道却是心动过速下传心室的通路,此旁道称为无辜旁道无辜旁道心动过速肯定是预激性心动过速,是宽qrs波群的心动过速而旁观旁道既不是折返环路的组成部分,又不参与房室传导旁道因某种原因,心动过速发生时传导功能没有表现出来,纯粹属于袖手旁观
预激综合征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为0.15%~0.2%,预激综合征并不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和临床症状,多在心电图常规检查中偶然发现,或因并发心动过速就诊预激综合征时由于心室除极、复极顺序与正常不同,可掩盖或酷似bbb、心肌梗死等受到临床重视
预激综合征可合并多种心律失常,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其次为心房颤动,偶有心室颤动近有学者提出与猝死有关的快慢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由于房室旁路存在为房室折返构成了解剖的环路,故80%伴有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少数旁路也以旁观者并存
<p--r,r-p-牛皮癣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uyf/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