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预防运动性猝死,让晨练更安全

日前,一位沪上路跑爱好者在世纪公园夜跑时突然发生意外猝死,据目击者称,这位跑友平日经常在世纪公园夜跑,当晚他跑完准备回家,没想到居然发生了意外。待路过人群发现时已经倒在地上,口鼻出血,经抢救后无效死亡。此事给跑友圈的大家敲响了警钟,夜跑时需注意规避运动受伤的风险,尽量结伴而行,注意安全。

跑步固然是一项积极健康的运动项目,备受很多运动爱好者的热衷,然而中国医师协会心脏内科医师会员、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孟庆智提醒,跑步也需量力而行,而不能一味盲从,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要根据自己运动可承受的范围进行运动,出现不适要及时停下来休息,并求助医生。

运动性猝死并不只是发生在运动员身上,中老年人因体育锻炼过于激烈或运动时间过长发生意外事件亦不在少数。运动性猝死是指在以往健康状态下因非创伤性原因引起意外心脏骤停,并于6小时内死亡。死亡原因多为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80%以上运动性猝死发生在高强度运动的年轻人,其中马拉松、足球、篮球等竞技运动占2/3。

运动性猝死“元凶”为何

孟庆智主任告诉我们,运动性猝死多存在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心脏病,常见的是肥厚性心肌病(占1/3以上)。一般人群的肥厚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但许多患者终身都未被检出。这种病虽多数首发症状为猝死,但只有1/4死者发现过胸痛、头昏、晕厥等病史;隐性冠心病是35岁以上成年人运动性猝死主要原因之一。再则是遗传性心脏病,如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马凡综合征及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等;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炎、左房室瓣(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破裂、预激综合征等也是运动性猝死原因之一。以上这些高风险因素约1/2是有预警和可识别的,还有1/2猝死者生前被认定为健康人。

运动性猝死重在预防

运动性猝死很少发生在心脏结构正常的运动员身上。因此,对所有参加竞技运动的人初检之后间隔几年要作一次健康评估,每次健康评估都应作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特别是有猝死家族史的所有血缘关系成员及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男50岁,女45岁)者。除做上述检查外,必要时做心肌电生理及相关基因筛查,以尽早发现隐匿的高危患者。健康评估对专业的和非专业运动员同等重要,通过系列检查可使运动性猝死减少80%。

孟庆智主任最后提醒,中老年人体育锻炼也应定期做健康体检,对有猝死或早发心血管家族史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患者也应作健康评估。体育锻炼要坚持有氧运动的原则,每次锻炼时间中年人不应超过2小时,老年人不宜超过1小时。以避免发生运动性猝死的悲剧。









































根治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uyf/1182.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