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材料才能构筑好身体---钙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
1、钙能帮助,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所以说钙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缺钙会导致神经性偏头痛(占女性的10%--20%)、烦躁不安、失眠。婴儿如果缺钙会引起夜惊、夜啼、盗汗。缺钙还会诱发儿童的多动症。
2、钙元素还有强化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比如说你的手碰到一杯水,特别热,很快就放下,这中间就有一个神经系统的传递过程:感受器皮肤会把这个信息经过传人神经传递给大脑中枢神经然后再由传出神经传达给效应器肌肉。其中感受和冲动怎样传递给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又怎样传出去?这中间有一种物质叫做神经递质。钙有助于神经递质的产生和释放。
3、钙还能维持肌肉神经的正常兴奋。如果血钙增高,它可以抑制肌肉、神经的兴奋性;当血钙较低的时候,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就会升高,出现抽搐。肠激综合症、女孩子痛经,缺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4、钙还能降低(调节)细胞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缺钙易导致皮肤过敏,水肿等现象。临床上经常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来缓解过敏现象也就是因为钙可维持细胞壁正常的渗透性,缺乏时可导致细胞壁的渗透性变的容易,过敏原和病毒细菌等都将更容易侵袭我们的细胞。5、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人体是最为庞大的生物化学反应仓,任何生命活动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进行,没有钙人体内近千种酶不会被激活;这些酶就像没有充电的电池,不能发挥作用。
6、钙还能维持人体酸碱平衡。
7、钙能激活凝血酶,参与血液的凝固过程。有凝血问题的人钙的摄入增加或许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从另一角度得出,孕妇由于临产可能易出现大出血现象,因此也需要额外增加钙,手术前等都需增加钙的摄入来帮助防止出现血液凝固的障碍。
8、维持心脏的跳动,缺乏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肌收缩力下降将导致血液难以输送到全身各处,身体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身体将被迫调高血压来帮助血液的顺利输送。时间长了,将进一步导致心脏的收缩力下降,最终导致心动过缓,医院会建议安装心脏起博器,因为心脏跳不动了。(医院必定实行传统医疗改革的原因之一,医生从没好好学习营养学)因此:高血压的病人非常需要增加钙的摄入。
总之,钙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它既是身体的构造者,又是身体的调节者,是我们人体的生命之源。简单来说,没有钙心脏不能跳动,没有钙肌肉不能收缩,没有钙消化道不能蠕动,没有钙消化液也不能分泌,没有钙激素不能合成(比如说胰岛素的合成、胰岛素的分泌是离不开钙的,很多人得糖尿病就是长期缺钙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钙卵细胞就不会成熟,没有钙精子就攻不破卵细胞的内膜,卵子就不能受精,人就不能孕育下一代,(更为重要的是人体是最为庞大的生物化学反应仓,任何生命活动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才能进行,没有钙人体内近千种酶不会被激活;这些酶就像没有充电的电池,不能发挥作用。)
当人体内体液的钙浓度下降到每升7毫克浓度的时候,人所有的器官全部停止工作。
缺钙在身体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表现:
1.大脑缺钙:神经不稳定,做梦,易醒,磨牙,睡眠质量差。孩子易惊,睡中后脑勺出汗,咬嘴唇,易哭,枕秃,尿床,个矮。
2.牙齿缺钙:塞牙,牙齿稀疏。
3.心脏缺钙:心率失常,心慌,心悸。
4.气管缺钙:痉挛导致干咳无痰
5.骨头缺钙:腰酸背痛关节痛骨头痛,骨刺,怕风,关节响声,变矮。孩子个矮,X型腿,O型腿。
6.手缺钙:不运动不热手心也出汗。
7.肠子缺钙:纤维素够也照样便秘,肚子涨。
8.子宫缺钙:痛经
9.肌肉缺钙:抽筋
10.中小动脉缺钙:血管痉挛引起血压高
中国人缺钙现状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钙缺乏状况非常严重,居民钙的平均日摄入量仅为毫克,仅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儿童钙摄入量只达到膳食推荐量的1/3左右。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钙参考摄入量(单位:毫克/天)
成年人:
孕早期:
孕中、晚期:
哺乳期:-
0~6个月
6个月~1岁
1~3岁
4~8岁
9-11岁
12-18岁
钙的丢失
1、吸烟、喝酒、熬夜、常喝碳酸饮料、摄入过多的动物性食物等:这些都能造成人体酸性化,使人体中的钙流失;而碳酸饮料中还含有磷酸能造成体内钙磷比例失调,直接阻止钙的吸收。
2、常喝浓茶:茶水中的茶碱能阻止人体对钙的吸收。
3、常喝咖啡:咖啡因能促使体内钙的流失和尿钙排出增多。
4、高盐摄食:使尿钙排出增多而导致身体内的钙大量流失。
5、饮食搭配不良:蔬菜中的草酸、膳食纤维也会阻止钙质的吸收......6、钙与磷还有相互作用,如果磷过高可结合钙被排泄到体外。(含磷高食物:动物肝脏,酵母,麦芽,肉类等,如果你吃这些食物多的话,你还额外需要更多的钙的补充。)
很多人都说“我们没有缺钙的感觉”,既然缺钙能造成这么多疾病,我身体没感觉是不是就不缺钙?钙到底是怎么丢失的呢?
①在我们的人体中,钙占我们体重的1.5-2%,大约-克左右,其中99%存在于我们的骨骼、牙齿、头发等硬组织当中,我们称为骨钙;另外的1%存在于我们人体的血液及软组织当中,我们称为血钙(神经的传导,肌肉的收缩,血液的凝固,心脏的跳动,荷尔蒙的作用等)。
②由于长期缺钙造成血钙下降,这时我们人体自稳系统就会启动。
③在我们的甲状腺后侧有四个腺体叫甲状旁腺,当血钙缺乏时,甲状旁腺会立即分泌出一种甲状旁腺素,刺破骨膜,溶出骨钙,在我们的钙库中提取钙离子,以补充血钙的不足,这个时候我们是没有感觉的。
④这个过程从20岁开始,每年以1%的速度流失。30岁的时候,人已经丢失10%的钙,50岁后,人体丢失的钙已达到30%左右,70岁后,钙的丢失达到了50%,骨头已空隙非常的大,极易造成骨折。所以老年性的骨折已成为世界的难题。
⑤另一方面,血钙虽然不断得到骨钙的补充,但是骨骼的钙与血液中钙的浓度是不一样的,时间长了它会不断残存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血管壁就会不断加厚,造成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后就会容易造成高血压、脑血栓;胰脏动脉硬化易造成糖尿病;心脏动脉硬化易造成心肌梗等。动脉硬化有很多种,但现在医学研究证明,这种矿物质的迁徙,尤其是钙化,是造成动脉硬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⑥当血钙过度升高时,甲状腺就会分泌出一种降钙素,将多余的血钙送回到骨骼当中,进行骨骼再建工程。
⑦但这种钙是异钙质,是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骨骼当中,而是沉淀在骨关节负重部位如颈椎,胸椎,膝关节等处,这时就形成了骨质增生和骨刺;当异钙质沉淀在空腔器官如肾、胆等部位就会导致肾、胆囊结石。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看似一对矛盾,其实都是缺钙所引起的一对孪生骨病。
既然钙缺乏能导致这么多种疾病,那么为了我们的健康一定要给身体进行钙的补充。而有的朋友说“我现在还年轻,等过几年再补还来得及”或者“我通过喝牛奶、喝骨头汤、吃牛肉的方法来补钙,行不行?”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误区一:年轻人不需要补钙
恰恰相反,年轻时正是补钙的黄金时期!人体骨骼中的钙,就像储蓄,一般情况下,90%的骨量累积在20岁之前完成,10%在20~30岁之间完成,并在30岁左右达到峰值。在骨骼达到骨密度峰值之前,骨代谢非常旺盛,摄入的钙会很快的被吸收进入骨骼中沉淀,骨骼生成迅速,骨钙含量高,骨骼最为强壮。
误区二、每天一杯牛奶,足以满足需求
人类并不适合消化牛奶,全球75%的人的胃中缺乏消化牛奶中的乳糖的酶。只有生活在欧中、中亚等地的人,由于可以经济而安全地饲养奶牛,把牛奶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久而久之获得了消化牛奶中乳糖的能力,并遗传给后代。而我们由于缺乏消化牛奶的能力,饮用牛奶容易患上关节炎、过敏、哮喘和各种胃病。
误区三、骨头汤有助于补钙
单纯靠喝骨头汤很难达到补钙的效果。检测证明,骨头汤里的钙含量微乎其微,更缺少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切莫被骨头汤补钙的传言所误导。另外,对老年人而言,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的骨内脂肪,经常食用还可能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误区四、吃牛肉有利于补钙
不少人认为欧美人骨骼强壮是因为爱吃牛肉。事实上,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钙缺乏相当严重的人。这是因为牛肉本身含钙量极低——所有的肉都是这样。同时,肉里面含有大量的“成酸性元素”,主要是磷、硫和氯,它们让血液趋向酸性,身体不得不用食物和骨骼中的钙离子来中和成酸性元素,因而增加体内钙元素的流失,减少钙的吸收。所以,缺钙的中老年人应当适当控制肉类的摄入量,不论是红肉还是白肉。
误区五、喝饮料与补钙无关
饮料中大多含有磷酸盐,而磷酸盐会严重地妨碍钙的吸收,促进钙的流失。可乐是其中害处最大者——因为其中含有磷酸。把人的牙齿和骨头泡在可乐当中,它们就会慢慢地溶化!其中的精制糖也不利于钙吸收。所以,凡是需要补钙的人,都要严格控制甜饮料的数量
科学补钙---钙剂的比较与分析
1、补钙首先看钙源:
按原料分:
无机钙---主要包括石灰石、大理石、阳起石、龟板、贝壳等。
有机钙---动物的骨骼,因其结构与人体相似,故较容易被人体吸收。
2、加工方法要分辨
机械法:将所有的钙原料粉碎,这种钙的分子大,不易吸收,而且重金属超标。
物理法:将钙原料用度的高温煅烧,破坏了营养成份。
化学法:通过一些化学制剂,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酸钙等。它们都属于酸解的,毒副作用非常大。
生物酶解法:选择动物骨骼或纯植物提取,加入多种活性酶,进行提纯,保留营养,排除杂质,清除重金属。这种加工的方法是最好的。
帮助吸收钙的重要维生素
维生素D3——骨质固定剂
维生素D3是一种最活跃的剂型,它能説明增加骨质的密度;如果缺乏维生素D,身体便不能吸收钙,同样地,如果维生素D不足,补充再多的钙质也是徒然。
维生素K2——钙质指挥官
维生素K2主要作用是指挥钙质回流至骨骼中,不会徘徊在动脉里,这对补充钙质的安全性非常重要;而维生素K1则并不能达致这个功效。维生素K2具有激活骨钙蛋白的功能,将钙牢牢稳固在骨骼中,使骨质更坚固,从而减少骨折高达81%,所以添加维生素K2对於生産优质的钙镁产品是非常重要的。钙与镁之间也同样有相互作用,缺镁可对钙的代谢造成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钙和镁是战友,是伙伴,有钙就必定要有镁。
附:镁的健康作用(如果你补了很多钙,但仍出现很多缺乏的症状,查查看是否存在镁缺乏的问题)
镁60%--65%存在骨头,牙齿,27%分布于软组织。镁同样也可维护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缺乏可导致失眠、肌肉痉挛、腿脚抽筋、癫痫、脾气暴躁。
镁帮助抑制钾、钙通道——缺乏时,细胞无法保住钾将导致肢体无力,心律不齐(心脏病),冠状动脉痉挛(高血压)。缺乏镁时可导致钙流失到软组织中。这个论点解释了很多人经常怀疑补多了钙会结石,没错,如果没有足够的镁参与,这个问题需要考虑。缺乏VE也可造成钙的堆积。镁可帮助心脏问题---可帮助降低血液胆固醇(心血管问题)镁可帮助激活多种酶的活性—多种酵素合成都需要镁的参与,帮助糖类(糖尿病),蛋白质,脂肪转化。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ys/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