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健康智慧屋》节目收到一名网友的留言,他的母亲今年75岁,上周打了个喷嚏后检查出腰椎骨折。其实,骨折的原因不是打喷嚏,而是骨质疏松。面对骨质疏松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康复呢?本期节目邀请到同济医院副院长、主任物理治疗师祁奇为大家科普。
骨质疏松症常被称为“沉默的疾病”,因早期无症状或症状无特异性而被忽视,患者往往已经产生症状性骨折时才被诊断出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20%患者可能死于各种并发症;约50%患者致残,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会将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祁奇说。“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了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和更年期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目前发病原因和机制并不明确。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因为别的疾病或药物的使用引起的,它占所有骨质疏松症病例的不到5%。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形式。”
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随着骨量丢失、骨微结构破坏、骨骼力学性能下降及微骨折的出现等,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严重者出现脊柱变形,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等严重后果。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有骨质疏松的话,一般需要进行骨密度测量以及一些实验室检查来帮助诊断。“需要提醒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基于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骨折风险评价、骨密度测量,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祁奇说。
面对骨质疏松症应该防治结合,防大于治。人体的骨量一般在30多岁达到峰值,之后便开始下降。“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去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包括保持健康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参加负重运动,以及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祁奇建议。
《健康智慧屋》节目由松江区融媒体中心与区卫健委、区爱卫办联合主办,于每周一到周五11:00—12:00在松江区广播电视台综合频率(FM.9)和“上海松江”App直播。每期节目邀请来自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松江区妇幼保健院、医院南部、医院、医院、医院、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同济医院等松江区内各大医疗机构的专家,接受市民的问诊咨询。
市民朋友如有任何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欢迎在直播期间拨打热线电话-,或下载“上海松江”App进入“直播-可视化直播”收听收看节目直播并参与留言、互动。
来源:上海松江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ys/13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