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6日,河南裕鸿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战伟先生,突发心脏疾病,于当日上午9时49分溘然长逝,享年46岁。
谈及生死,心情总是无比沉重。
1月28日,刘战伟先生猝逝的消息在地产圈首先传出,同业一片叹惋之声,人们实难置信,正值如日中天人生壮年,会走的如此突然。
近几年,中国有超过30位知名企业家因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先后去世。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平均年龄为48岁,死于癌症的平均年龄为46岁,因此年轻的企业家更应该增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危险意识。
当我们声声惋惜“正当壮年,壮志未酬”的同时,也应该了解心脏病对生命的的威胁,多一些警惕,尽量保护自己,远离猝死的可能。
猝死如何预防
1.预警症状
在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下,出现容易疲惫、健忘、颈部肩部紧缩感、头痛、肌肉痛、胸闷、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失眠、自杀倾向等症状,此时应及时调整身体和心理状态。
晕厥、抽搐是心源性猝死的前期重要征兆,胸痛、黑矇是也可能是心源性猝死前期征兆。
2.前期筛查
普通心电图筛查是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
心电图对于包括长QT综合征、预激综合症、肥厚型心肌病等都是敏感和有效的筛查手段。除心电图外,病史的询问(有无警戒症状、猝死家族史等)和定期的身体体检筛查都很重要。
结合心电图、病史、体检检查等结果判断身体状况,如进一步怀疑猝死相关的疾病,应完善其他相关检查,包括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冠脉造影、心内电生理、基因检查等等。
3.危险因素的控制
发现了猝死的潜在风险后,应及时控制风险。例如,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之后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必要时置入埋藏式除颤器。又如,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应该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以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年轻人猝死的案例近年呈上升趋势。过度劳累和熬夜,毋庸置疑是猝死的危险因素,也是目前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期熬夜,可导致一系列疾病,并可能最终导致死亡。睡眠不足者死亡风险增加12%,糖尿病风险增加37%,高血压风险增加17%,冠心病风险增加26%。
而短期熬夜,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例如,改变你的心电图。研究表明,健康人群在1天不睡觉之后,心电图的QT离散度明显增加,而QT离散度与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明显相关。简单说就是会引起身体的异常应激反应。
过度劳累和熬夜尽量避免,对于无法规避的加班和熬夜应尽量减低相关的影响,预防猝死。
(1)自我调适
长期高负荷工作不论是否会直接造成死亡都应该需要自我调适。
高负荷工作的定义:1个月内,工作时间与加班时间超过小时;或2个月至6个月之间,工作时间与加班时间每月平均超过80小时。
长期连续的工作,会导致反应力下降,专注程度降低等。对工作效率和身体都有着不小的影响。
对笔者自身而言,熬夜有两条原则,一是尽量保证每晚4小时的睡眠,二是不连续熬夜,熬一天必须补充睡眠一天。(仅供参考)
(2)坚持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逆转熬夜引起的身体不良影响,工作中长期久坐应适当的起身活动身体。
(3)保持心理健康
焦虑抑郁、压力大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对熬夜人群的身体的伤害尤为严重。熬夜的时候,准备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或着小活动,分散紧绷的精神情绪。
(4)自我身体
要清晰地理解熬夜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猝死等等的危险因素,必须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应定期的检查心电图、血压、血糖,排查身体可触发疾病了解身体状况。
你是否有每年如期做健康检查?是否有注意避免自己吸烟喝酒等问题?是否有规律健康的运动习惯?而昨日熬夜的你,是否考虑好好补一个午觉?近期胸闷、黑矇、头痛的你,是否考虑休整一下?
为了家人请关爱自己的健康。
(关爱健康关爱生命)
[注:部分内容摘自丁香园、郑州晚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甲氧补骨脂素洗剂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hl/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