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泌健康讲座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www.bdfyy999.com/xinwenzhongxin/xueshuhuiyi/103371.html

原理

利用高能量的脉冲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短时间内同时除极,抑制异位兴奋性,使具有最高节律性的窦房结发放冲动,恢复为窦性心律。

构造

电极板

根据电脉冲通过心脏的方向:

⊙单相波除颤仪

⊙双相波除颤仪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

⊙体内除颤仪

⊙体外除颤仪

研究表明:双相波较单相波除颤有更好的自主心律恢复率

电复律/除颤-分类

根据电极板放置位置:体内除颤与体外除颤

体内除颤是将电极板放置于胸壁心脏前后或左右,间接向心脏放电。体外除颤时电阻大、电能消耗多,但可避免开胸。现除手术外,均采用体外进行电击除颤。

根据与R波是否同步: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复律

同步电复律: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病人心电中的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的30毫秒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

同步电复律适应症:

1、心房颤动和扑动

2、阵发性室上速、室速、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律失常者。

非同步电复律:无需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用于室颤、室扑。

非同步电复律适应症:

1、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QRS波增宽不能与T波区别者;

2、心室扑动;

3、心室颤动。

电复律/除颤-禁忌症

?缓慢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洋地黄过量引起的心律失常(除室颤外)

?伴有高度或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房速。

?严重的低血钾暂不宜做电复律。

?左房巨大,心房颤动持续一年以上,长期心室率不快者。

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素,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达90%,三分钟内除颤70~80%恢复心跳,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30%,9~11分钟后约10%,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

1.除颤机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准备抢救物品、导电糊、电极片等。

2.暴露胸部,清洁监护导联部位皮肤,按电极片,连接导联线。

3.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观察显示仪上心电波形。

4.判断病人出现室颤,需紧急除颤(最短时间判断,不超过30秒钟)。

5.将病人摆放为复苏体位,左上肢外展。

6.将除颤电极板涂上专用导电膏(U形涂抹)并均匀分布涂于两块电极板上,选择除颤能力,单相波J,双相波J)。

7.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负极“胸骨”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正极“心尖”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五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负极“胸骨”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正极“心尖”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四、五肋间,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

8.除颤仪充电至所需能量(单向波J,双向波J)电极板压力适当;再次观察心电示波(仍为室颤)。

9.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放电结束后方可离开患者皮肤。(从启用手控除颤电极板至第一次除颤完毕,全过程不超过20秒钟)。

10.观察心电示波,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不成功可重复电除颤。(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

11.将患者身上的导电糊擦拭干净,帮助取舒适体位。

12.移开电极板。旋钮回位至监护;清洁除颤电极板,电极板正确回位。

13.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1.局部皮肤灼伤较常见与操作时电极板按压不紧、导电膏涂抹不均匀或多少有关

2.栓塞:心、肺、脑、下肢栓塞

3.心律失常

4.心肌损伤

5.低血压

6.急性肺水肿或心脏扩大

7.呼吸抑制

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除颤前要识别心电图类型,以正确选择除颤方式。

3.除颤电极板放置部位要准确,局部皮肤无潮湿、无敷料。如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cm。

4.消瘦的病人垫4~6层盐水纱布。

5.导电糊涂抹均匀,手持电极板时,两极不能相对,不能面对自己,两块电极板之间的距离应超过10cm。不可用耦合剂替代导电糊。

6.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7.病人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需要除颤,应将针头固定牢固。

8.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需转换为同步除颤: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19.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除颤功能。

10.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时充电。

1.继续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面色、肢体情况及有无栓塞表现,随时做好记录。病情稳定后返回病房。术前抗凝治疗者术后仍需给药,并做抗凝血监护。并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确定有无心肌损伤

2.卧床休息1天~2天,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房颤复律后,继续服用药物维持,并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

4.保健指导,向病人说明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防止复发。

资料来源:急诊科吴官遥资料整理、编辑:宣传中心王欢照片拍摄:宣传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zbx/9957.html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