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夏时畅先通报了最新疫情情况:3月14日,浙江无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3月14日24时,浙江现有在院治疗确诊病例3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1例,均由境外输入。
2月22日起,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全部动态清零,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并持续向好。但是,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够有效降低人群感染和发病风险,对控制乃至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接种疫苗已成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的重要措施,均在积极迅速的推进。
前期浙江重点人群紧急接种工作情况目前,全省共设立了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截至3月14日已累计接种.92万剂次,已有.62万余人完成了两剂次的全程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不高于国家公布的其他疫苗报告发生率,主要以皮疹为主,未发生疫苗接种相关死亡、严重残疾等,所有异常反应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接种工作平稳顺利,为下一步做好居民免费接种工作积累了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本轮居民免费接种工作总体安排年3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部署会后,浙江迅速行动,省疫情防控办于3月5日组织召开了全省居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工作部署会,在总结浙江重点人群紧急接种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18周岁及以上居民免费接种工作。
本次新冠病毒疫苗居民免费接种工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涉及人群最广的预防接种活动,是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的战略性措施,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记者问答 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夏时畅、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徐伟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直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请问新冠病毒疫苗免费接种的对象有哪些?总体安排情况是怎样的?
夏时畅答: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传播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措施。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力求加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将疫苗作为对抗疫情的重要手段。浙江本次居民免费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在前期重点人群接种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浙江工作推进实际,扩大了接种年龄、岗位、行业等人群范围,现阶段浙江省内18周岁及以上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都是本次接种服务对象,不区分是否为浙江户籍、是否参加了医保、是否为重点行业人员;后续将根据疫苗研发进展,适时开展18周岁以下等人群的接种工作。
本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苗费和接种费个人都不用负担吗?
徐伟伟答:这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免费接种,免费接种是党中央的决策,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自愿。本人接种是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接种。
二是免费。相关费用由医保基金滚存结余和财政共同负担,居民个人不负担,而且接种人员不区分是否参加了医保,所有的人员都可以免费。
三是属地。接种人员费用由接种地支付。
另外还有两个说明:一个说明,本次免费是指一轮次的接种免费;二是异常反应,前段时间国家医保局在与疫苗生产企业协商价格的过程中已经明确,企业预定的疫苗价格已经包含了购买异常反应赔偿险费用,其补偿费用由疫苗企业投保异常反应赔偿险的商业保险公司予以赔偿。医保部门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确保新冠病毒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的资金到位?
徐伟伟答:为确保这次疫苗接种的资金到位,医保部门有三个“及时”:
一是及时做好疫苗资金预拨。为缓解采购机构和生产企业资金压力,省医保局将向省疾控部门预付3个月疫苗采购费用,用于向疫苗生产企业预付采购费用,做到钱等苗而不是苗等钱。
二是及时支付。医保部门将根据卫生健康部门提供的全省疫苗接种以及费用信息,于每月月底前,及时将疫苗费用支付给医院,确保资金按时拨付到位。
三是及时做好疫苗资金监管。省医保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对疫苗接种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疫苗经费专款专用,确保群众疫苗打得明白,专项资金说的清楚。
目前部分群众对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还是有一定的疑虑,请问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到底如何?
陈直平答:目前,浙江提供大家接种的新冠疫苗就两种:分别为国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药中生”)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兴中维”)生产的灭活疫苗。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下疫苗的安全性: 1.两种疫苗均是灭活疫苗,而灭活疫苗是人类疫苗研发生产的最传统最经典技术路线,即在实验室或疫苗生产车间培养新冠病毒,然后将其灭活,使之没有毒性,但其进入人体后依旧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保护效果;由于灭活疫苗制备方法简单快速,安全性比较高,早已被广泛使用,比如我国目前在儿童免疫接种中使用的脊灰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部分乙肝疫苗等都是灭活疫苗。 2.两种疫苗均是国家已批准附条件上市的产品,获批上市的疫苗,在其上市前的一、二、三期临床试验中,各项安全性指标肯定是达到了国家要求,这需要大量实验室和现场人群实际接种数据,是需要经过多轮多学科专家严格审查、质疑后才能通过评审。 3.我国目前已经接种了超过万剂次新冠疫苗,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表明,我国新冠疫苗安全性良好,异常反应总的发生率,跟常规接种的灭活疫苗接近,主要的表现是一些局部的疼痛、局部的硬结这样一些情况。轻度发热的病例不到0.1%,过敏反应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二,至今尚未发现出现死亡、严重残疾及群体性预防接种事件。截至年3月11日,浙江省累计接种新冠疫苗万余剂次,据异常接种反应监测系统统计分析,接种后累计报告疑似异常接种反应(简称:AEFI)发生率为5.32/万,而全省年其他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为6.02/万;而且报告的疑似异常接种反应大部分为一般反应,所谓的一般反应是指受种者发生的一过性、轻微的机体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轻度发烧、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目前真正被确认为严重异常反应的发生率只有百万分之二,并经治疗后好转痊愈,目前全省未监测到死亡、严重残疾和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经对浙江现有监测信息结果分析,提示本次新冠疫苗及接种整体安全可靠。 以上三点均说明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大家可以放心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哪些人或在何种情况下不适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陈直平答:首先说一下新冠疫苗的禁忌症。所谓疫苗接种的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通常接种疫苗的禁忌包括:
1.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者;
3.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
4.正在发热者;
5.妊娠期妇女。
目前新冠疫苗禁忌症就是根据疫苗说明书的规定要求来执行,大家都可以查询到。
为了避免禁忌接种情况发生,到了接种现场,大家还是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要事先或现场阅读知情同意书中相关内容,或疫苗说明书中有关内容,自我判断掌握有无禁忌情况,遇到自我无法区别界定,可以向接种医生直接咨询;第二,如实主动地向接种医生报告身体健康状况及既往疾病史、过敏史等;第三,在接种时,接种医生也会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及既往过敏史,一定要认真配合回答。
以下几种不宜或谨慎接种的情况:明确对疫苗成分既往有过敏者不能接种;如果接种第一剂次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则不建议接种第二剂次;既往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者)不能接种;患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等)不能接种;糖尿病患者及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需谨慎接种;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者出血性疾病者,需谨慎接种;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接种新冠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当然,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可以在晚些时候再来接种疫苗。
第二,我想提醒一下在接种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在接种过程中,每个老百姓到接种点去之前应该首先了解一下新冠疾病、新冠病毒疫苗相关知识及接种流程。到接种点时,要携带相关证件(身份证、护照等),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询问,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在接种后,一定要配合留观30分钟;同时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果发生疑似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接种单位,需要时及时就医。接种当日避免注射部位沾水并注意局部卫生,以防诱发皮肤感染;接种当日也建议清淡饮食、多喝水,不要剧烈运动,不要饮酒。特别提醒和强调的是:接种了新冠疫苗后并不等于进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的保险箱。首先对于个人来说,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并且产生保护性抗体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群体来说,在没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况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传播。所以,要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现阶段其他各项防控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通风等防护措施。
文章来源:浙江发布
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zbx/1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