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科全面开展心血管病的临床防治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创新研究,同时注重心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经过近5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临床诊疗的特色和优势突出,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并已搭建了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平台,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造就了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湛、敬业爱岗、奋发有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成了承担国家和湖北省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要科研基地,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知名专科。
本专科由心内I科(冠心病I病区)、心内II科(冠心病II病区)、心内III科(心律失常中心)、心内IV科(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心内Ⅴ科(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暨心衰中心)、心内VI(疑难复杂病变介入诊疗中心)、心脏监护病房(CCU)、心功能科、心导管室、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模式动物中心、《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组成。开放床位张,医教研队伍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具海外留学背景30余人。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等,学科组织牵头制定专业指南2项、参编27项。年门诊量约17万人次,年出院人数约1.2万人次,年均手术量约万余台。
本学科能够开展心血管疑难危重症诊断所需要的常规辅助检查,如经胸、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负荷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造影、核素显像定量评估心肌血流灌注等检查。同时本学科配备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体外肺膜氧合仪(ECMO)、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血管内超声诊断仪(IVUS)、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融仪、冷冻消融仪、高端血管造影机、PET-CT/MR影像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设备。
本学科主持和承担国家计划、计划、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国家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心血管病防治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湖北省重大条件平台项目、武汉市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等各类项目余项,在NatMed(IF30.)、Circulation(IF23.)、PhysiologicalReviews(IF24.)、JAmCollCardiol(IF18.)、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IF15.6)、PNAS(IF9.58)、JACC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s(9.)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余篇,出版专著近50部,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年自然指数(英国自然集团)排名居全国医疗机构第10位。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中,我院心血管病学排名全国第四。
学科带头人黄从新教授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医学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成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考试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全国房颤工作组组长、美国HeartRhythmSociety(HRS)Fellow/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学》(八年制)副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学》(五年制)主编、《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总编辑、JournalofCardiovascularElectrophysiology(中文版)副主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等。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篇)。取得科研成果2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等,发明专利1项。
专科基地主任江洪教授,著名心脏病学家,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内科和内科教研室主任,住培和专培基地主任,心内科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获得者。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常委、急危重症学组组长,湖北省科技领军人才,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常委,中国医学装备学会心血管装备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等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国内国际论文余篇,对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有深入研究,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娴熟,安全有效地治疗万余例病人。因在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具有全面和十分精湛的技术而成为全国同行公认的知名专家,享有“南江北马”美誉。
在全国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2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湖北省“九五”攻关等研究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
图(右一)为江洪教授特色诊疗以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的诊疗为优势,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为特色。在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上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介入方法治疗各类心血管疾病水平国内先进,部分领域国际先进。
1.心律失常介入诊断与治疗
(1)经食管心房调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侵入性心内电生理检查;
(2)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希式束生理起搏等;
(3)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防治各种恶性心律失常;
(4)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RFCA):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颤触发灶消融等;
2.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CRT-D)
3.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和旋磨术等(SCA和PCI)治疗冠心病,尤其是疑难复杂冠心病的介入诊疗
4.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5.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6.肾动脉狭窄的成形术、支架置入术
7.心肌病的起搏治疗及化学消融
8.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心脏病
9.心脏大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等
10.难治性高血压病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治疗
疫情期间,三级防护下行急诊冠脉支架置入术供稿:心血管病学专科基地制作:教学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zbx/1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