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激越与易激惹的鉴别临床必备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作者:黄东(医院)

激越与易激惹在精神科新入院的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临床实践中可能被混淆。因两者在疾病诊疗中具有重要性,有必要对两者进行区分。

以下从定义、临床表现、相关疾病因素、鉴别、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定义

(一)激越

激越是一个宽泛、异质性及多因素的综合征,目前尚无国际统一的概念。然而,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认知和运动过度活跃的状态,其特征是过度或不适当的运动或言语活动,并具有明显的情绪唤醒。亦即,激越是一系列思维活动、情绪和行为从低到高不同程度的兴奋过程,且无法平静,严重时可表现为兴奋冲动、威胁、攻击、暴力、自伤等行为。

ICD-10对于激越的定义:明显的坐立不安和过多的肢体活动,并伴有焦虑。

DSM-5对于激越的定义:与内心紧张感相关的过度运动(excessivemotoractivity)。

两个不同诊断标准对于激越的定义虽描述不同,但核心特征基本相同。也即,激越指病人不能保持静止或平静的一种状态,其特征包括:内部特征,如高反应性、思绪急促和情绪紧张;外部特征,主要为运动和语言多动,以及沟通障碍。这种外部特征的运动通常是非生产性的和重复的,包括诸如走来走去、坐立不安、双手扭动、拉扯衣服、坐不住等。

(二)易激惹

易激惹是一种部分生理激越(partialphysiologicalagitation)的心境(mood),其特征是对感官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和非认知调节的阈值降低,对通常不那么烦人的刺激表现出愤怒和/或攻击。它是由直接影响生理和/或生物学的因素所引起的,如饥饿、睡眠不足、疼痛、疲劳等。

可以从七个方面理解这一定义:a)易激惹是一种心境、一种情绪状态,而不是综合征;b)这种情绪状态伴有部分生理上的激越,即生理上的唤醒或紧张;c)对感官刺激的敏感度增加;d)非认知调节,即不需要通过认知评价来调节,因此是反应性的而非有预谋的;e)对感官刺激的刺激阈值降低;f)愤怒和攻击,即易激惹的结果可能出现愤怒或攻击;g)基于生理的,与生理/生物变化直接相关的,即引起易激惹的原因是生理上的,如饥饿、睡眠不足、疲倦、疼痛等。

由于需要进一步研究,一些潜在的易激惹成分没有包括在该定义内,如是否将非生理条件(如情绪、慢性环境应激源)作为易激惹的原因等。

二、临床表现

(点击图片后可放大;下同)

表1激越与易激惹的临床表现

三、相关疾病因素

几乎所有的躯体或精神疾病均可引起激越;而在DSM-5诊断系统中,易激惹可见于大约15种精神障碍。

表2激越与易激惹的相关疾病因素

四、鉴别

理论上讲,两者并无鉴别的需要,从定义上可以完全区别两者。然而,临床实践中有时容易将两者混淆,主要是因为混淆了易激惹、愤怒、攻击三者。易激惹可能转化为愤怒或者攻击,但后两者并不属于易激惹的范畴,而激越的病人也可能出现愤怒、攻击的表现。因此鉴别易激惹与愤怒、攻击后,便不会与激越混淆。

攻击是一系列行为,其目标反应是对被攻击对象的伤害。

对于愤怒的理解:首先,愤怒是由触发因素引起的,比如对个人、资源或公众形象的攻击或威胁;其次,对触发因素的认知评估可能包括对威胁和不发生威胁的需求的负面灾难性评估的夸大或扭曲的认知;第三,扭曲的评估会导致愤怒的体验,包括各种强度的主观感受以及生理上的变化,如紧张和某些面部表情;第四,经历愤怒后,随之出现愤怒的实际表达,如攻击。

五、相关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易激惹可能是激越的内部特征之一。学者Lindenmayer描述了激越患者普遍存在的主要特征,包括过度或半目的性活动的坐立不安、易激惹、对内外刺激的高反应性以及临床病程不稳定。目前国际常用的激越评估量表PANSS-EC的其中一个条目——“敌对性”即以易激惹的程度作为评估其严重程度的标准。

六、治疗表3激越与易激惹的治疗七、总结

激越与易激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组异质性明显的综合征,而后者则是一种心境。理论上两者并无鉴别的需要,但临床上需要区分易激惹、愤怒、攻击三者,以免与激越混淆。

从某种意义上讲,易激惹可能是激越的内部特征之一,但两者的治疗方式决然不同。因此,如果在临床上难以区分激越或易激惹,那么对两者概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便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分裂症协作组,激越患者精神科处置专家共识,中华精神科杂志年12月第50卷第6期ChinJPsychiatry,December,Vol.50,No.6

2.Garriga,M.,Pacchiarotti,I.,Kasper,S.,Zeller,S.L.,Allen,M.H.,Vázquez,G.,…Vieta,E.().Assessmentandmanagementofagitationinpsychiatry:Expertconsensus.TheWorldJournalofBiologicalPsychiatry,17(2),86–.doi:10./..

3.NationalCollaboratingCentreforMentalHealth(UK),ViolenceandAggression:Short-TermManagementinMentalHealth,HealthandCommunitySettings,London:BritishPsychologicalSociety;.NationalInstituteforHealthandCareExcellence:ClinicalGuidelines.PMID:

4.Martínez-RagaJ,AmoreM,DiSciascioG,…,VidailhetP().1stInternationalExperts’MeetingonAgitation:ConclusionsRegardingtheCurrentandIdealManagementParadigmofAgitation.Front.Psychiatry9:54.doi:10./fpsyt..

5.Toohey,M.J.,DiGiuseppe,R.().Definingandmeasuringirritability:Constructclarificationanddifferentiation.ClinicalPsychologyReview,53,93–.doi:10./j.cpr..01.

6.LindenmayerJP..Thepathophysiologyofagitation.JClinPsychiatr.61(Suppl1):5–10.Availablefrom: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zbx/11328.html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