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节)
在0-8岁这个时间段,父母最烦恼的问题莫过于发烧、咳嗽或者腹泻,儿科的门诊,有一半以上的小病人都是因为这几个问题就诊的。
但是这几个问题,假如家长懂得各种原理的话,有一大部分又是可以自己在家学着护理,让孩子得到康复的。
这样医院跑动,也免去了孩子遭受太多针药的痛苦。
全球一半以上的抗生素都被中国人用掉了,而中国人当中,又多半是儿童在使用,这是一件令人揪心的事情。
那0-8岁的孩子,为什么总生病呢,特别是为什么隔三差五就要闹个别扭呢!
大家要接受0-8岁的孩子生病这个现象,这是一个常态,如果婴幼儿时期很少生病的话,他长大后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
我们来看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生病的本质是什么,无论是发烧、咳嗽、腹泻其实涉及了几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孩子的免疫系统,一个是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病毒、细菌等)。
从胚胎发育成一个胎儿,从母体分离出来,已经各方面发育都比较完善,但唯独孩子的呼吸道和消化道这两个很容易接触外界的系统发育不完整。
许多人以为孩子的免疫系统是薄弱的,但这是一个误区!
我们的免疫器官,例如胸腺、扁桃体等,无一例外都是在童年期重量最重,功能最活跃,可以说儿童期是我们一生中免疫力最强的一个时期。
这样的话,很人会困惑了,为什么免疫力那么强,还会生病呢?
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生病的真正原因,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免疫系统的特点以及其他的一些器官的发育特点。
在我们的免疫系统中,有一种叫做T细胞的细胞,这种细胞在整个免疫系统中充当着重要的作用。
T细胞中能产生免疫记忆,对入侵过身体的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等)能够产生记忆功能。
在身体感染一次病毒细菌之后,身体就会记住它们,当这些病毒细菌再次感染身体的时候,身体便能轻松地把这些病毒细菌清除。
这是免疫系统保护身体的重要防线!
如果T细胞的免疫功能形成不了,那么,身体就需要反复地接触病原体来完成这样的过程。
在0-8岁这个阶段,是我们身体T细胞大量识别外界的病原体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身体必须大量接触病原体,以形成足够大、足够多的免疫记忆,以应对在以后的岁月中对外界的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形成自身的免疫防线。
大家看这个图,在0-8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淋巴系统发育是最快速的。
淋巴系统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其中T细胞就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10岁之后,开始下降。
问题来了,T细胞在孩子身体内部,在骨髓里面制造,在血液之中活动,它们活动的空间是在身体的内部。
如果要锻炼它们的话,如果要让它们形成强大的免疫记忆功能的话,让它们接触环境中的病原体(病毒、细菌等),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身体感染的通道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特别是在0-3岁这个阶段孩子的呼吸道黏膜和消化道黏膜都是薄弱的。
黏膜就像身体的城墙一样,黏膜薄弱,就容易被攻陷,就像城墙不够坚固,就容易被敌人攻陷是一个道理。
在0-3岁,4-10岁这些时间节点,孩子的身体是处于开放状态的。
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一开始我说在0-8岁这个时间段,孩子必然会生病了么!
0-8岁的孩子,呼吸道的黏膜和消化道的黏膜都还不是非常健全,外界的病原体就容易从这些地方攻入进来。
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产生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而生病。
在0-8岁这个阶段,因为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黏膜的薄弱,感染性疾病发生是一种常态。
这件事情是着急解决不了的,孩子的黏膜不会因为我们的着急而发育地更快。
所以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客观地面对这样的现状,才能知道该如何支持孩子的健康会更有效。
(第二小节)
如果孩子一生下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就发育好,黏膜功能就非常强大,不让病原体有进入身体的机会,这样好不好呢?
假如我们的免疫系统没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的话,那么相当于免疫系统没有锻炼的机会,不锻炼,如何才能强大呢?
不强大,又怎么能够应付各种外在的风险呢?
关键的问题是:那我们该如何来去应对这样的现状呢?
我们不可能为了锻炼T免疫细胞,然后任由身体不舒服或者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要了解哪些措施是可取的,我们必须知道身体在锻炼免疫系统,在面临这些挑战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支持,给它对的支持,身体才能面临小的风险。
例如喉咙肿痛,这是免疫系统和病原体在这里打仗的信号,如果出现咽喉部位的不适,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已经有病原体入侵了,但病原体还没有攻破城墙,还处于身体的外围。
发烧意味着病原体已经攻破城墙,进入身体内部了,病原体在38度-39度之间的时候,在身体内部是非常不活跃的,几乎处于不复制,没有攻击力的状态。
例如咳嗽,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身体在往外清除病原体的“尸体”。
例如腹泻,身体通过物理的方式减少病原体进入身体。
如果我们不清楚身体这些症状的意义的话,你会消炎,你会退烧,你会止咳,你会止泻……
你会想到各种办法来抑制这些症状,抑制不下去你就着急,着急就找更多的办法,最终症状抑制下去了,孩子也蔫了。
问题是,如果我们不退烧,不止咳,不止泻,不抑制这些症状,心里会不安,感觉不踏实。
因为我们担心体温上升带来的风险,例如热惊厥,例如担心咳嗽带来的风险,担心肺炎。
我们有很多担心,都可以理解,但是大家要学会分辨风险,懂得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是必须医疗处理,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是可以自己学着支持身体。
很多家长只是不想看到孩子生病的样子,让大人省事省心,却不想如何去支持帮助孩子的身体去打赢这场战争,她应该做些什么。
当然更多的是她不知道她的正确做法是如何?更多的是担心烦恼。
病原体在38~39度几乎没有攻击性,只有挨打的份,假如我们急着把体温降下来的话,免疫细胞没那么活跃了,细菌病毒反而活跃了,细菌病毒活跃了,那你说自己是不是在好心办坏事呢?
如果你想身体快点退烧,非常简单,你只要让免疫系统快速的把进入身体的病原体干掉,体温自然就降下来了。
那你会问,那体温为什么一直那么高呢?大家觉得呢?如果病原体已经被清除了,身体有必要把体温弄的那么高吗?
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意味着病原体还没有完全被清干净。体温降下来又升上去,也意味着病原体没有被清除干净,这时候我们该着急的不是降温,而是如何清病原体。
大家拿着自己退烧药的说明书,好好看看,这些药有写着能够帮助身体清病原体吗?
如果没有,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其它的更好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降温呢?
为什么孩子的病情会一直反复,拖拖拉拉,好长时间都不好?是有一部分的父母的不当退烧,过早退烧,频繁退烧有关的。
那另外,大家常用的抗生素,抗病毒药是可以帮助身体清除病原体,不过,大家要考虑清楚的是,我们是不是非得那么火急火燎的求助这些药物。
而且都还知道的药物有副作用,甚至药物的副作用对身体的影响更大。
那你请药物来帮忙,T细胞刚想工作,抗生素就来了,抗病毒药物就来了,还没来得及反应,病毒,细菌已经被干掉了,那它们怎么锻炼?怎么形成免疫记忆?
下次这些病毒细菌来的时候,它怎么应对?继续借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吗?
所以这也是导致很多人孩子感冒发烧反反复复,借助药物治疗,刚好了一段,就又上来了。
我们在支持孩子退烧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超过三天,快的一天就完全好,而且生病和不生病精神状态,精神体力,都没啥太大的区别,不像其他孩子那样病怏怏的。
那如果过了8岁,过了淋巴系统发育的正常时期,T细胞还是没有得到锻炼的话,那这部分的功能就会被弱化,免疫系统形同虚设,长大后,要不,容易出现哮喘,就容易出现肠易激综合症。
发烧会烧坏大脑,这个几率是非常小的,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个大脑可能本身有隐性炎症,平时没有反应出来。
但为什么会得肺炎支气管炎呢?
身体发烧是需要大量的能量的,而免疫细胞的产生也是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的,这两样结合,如果孩子的体能储备不足,是没有能力去战胜致病菌的。
当身体营养储备不够时,免疫细胞的数量不足,活力有限,致病菌的数量几何倍增的方式繁殖,最终致病菌打赢这场战争,进入肺部,进入血液,进入脑部。
所以不是发烧烧坏大脑,烧坏肺,是身体阻止致病菌的战斗输了,致病菌会侵占好的细胞,吸取营养,扩大自己的群体地盘。
身体所有的反应症状,都是为了阻止致病菌对身体的伤害,为了将致病菌排出体外。
发烧是身体的作为,在体温升高的环境下,致病菌的繁殖,作战能力下降,而免疫细胞兴奋。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心态,一定要相信,身体对这个孩子的爱护只会比父母更加的全心全意!
身体永远不会伤害这个生命,所有的反应,疾病症状,都是为了保护这个生命,因为它们共存!
此图不扫,何以扫天下!
▼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zbx/10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