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W综合征对其它心电现象的掩盖

白癜风治疗体系与技术 http://pf.39.net/bdfyy/bdfzg/160706/4892425.html
WPW综合征对其它心电现象的掩盖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的心房与心室之间仅存在房室传导系统唯一的传导通道,而预激综合征患者往往还存在附加的房室传导径路即旁道或旁路。在WPW征时,心房激动沿旁路的下传比单独经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到心室的速度更快,并全部或部分激动心室,除伴发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外,还可出现各种异常的并有误导作用的心电图(ECG)表现,其中WPW征对其它心电现象的掩盖作用就是极易造成误导的原因之一。

1.对象

年1月至年12月,于我院进行常规ECG检查后,储存的例WPW征ECG资料。

2.方法

仔细测量、分析,先找到间歇性WPW征者例(除外舒张晚期室性早搏及间歇性束支阻滞等),然后再于间歇性WPW征ECG资料中,查找可确定的WPW征掩盖其它心电现象者。

其特征是:WPW征间歇出现时,同时伴有的心肌梗死(MI)、束支阻滞(BBB)、正道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征性ECG表现被掩盖。

结果

共查找到12例WPW征掩盖其它心电现象(MI3例;RBBB5例;LBBB1例;AVB3例)。

典型病例介绍:例1男性,56岁。因胸痛5h入院。入院时ECG(图1A)示:窦性心律伴A型WPW征。ST-T:V2~V4与Δ波方向相同,呈原发性改变。次日肌钙蛋白83.0ng/ml。入院2周后行PCI术,LAD近端50%~95%长狭窄,置入支架一枚。图1B~D分别系记录图1A后3周、半年、1年记录。图1B:T:V2~V5由直立变为倒置呈“冠状T”波。图1C:WPW征消失,V1~V4由R型变为QS型,T波直立。图1D:再现WPW图形时,V1~V4异常QS波再度被掩盖,T:V1~V5倒置较图1B变浅。纵观图1A~D之ECG的动态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肌钙蛋白显著增高等所见,急性前壁MI的诊断可确定,较为特殊的是:其MI之表现,为WPW征所掩盖。例2男性,84岁。因活动后胸闷1周来诊。临床诊断:冠心病。门诊ECG(图2)示:基本心搏为窦性心律伴LBBB,可见间歇性出现的WPW征(R1、3、5、7;根据GallagherΔ波方向,属左前壁旁路[2]),值得注意的是:每于WPW征出现时,LBBB图形即被掩盖。例3男性,6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憋喘10年,加重10d入院。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冠心病,心功能Ⅳ级。入院前1年检查ECG(图3A)示:窦性心律;RBBB;间歇性B型WPW征(R5、R14)。WPW征时RBBB被掩盖。入院时ECG(图3B、C取自同一次ECG的不同时段,不连续)示:除窦性心搏外,另可见房性(图3B之R6、R7)及室性早搏(图3C之R11)。房性早搏诱发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图3B后半部及图3C前半部)。WPW征时RBBB被掩盖(图3A、图3B前半部、图3C末5次心搏),而房性早搏(图3B之R7)及AVRT时RBBB则得以显现。例4女性,60岁。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心悸、憋喘反复发作7~8年。年2月ECG(图4A)示:窦性心律伴A型WPW征。同年3月ECG(图4B)示:窦性心律(频率93bpm)伴完全性AVB及交界性逸搏心律(频率51bpm)。图4C为年8月记录,ECG示:基本节律为心房颤动,房性激动下传时(Ⅱ:R1、2、7、8;Ⅲ:1、2、6;V1:R5~7),QRS形态同图4A,RR不整;提示激动经旁道下传。房性激动下传受阻,出现交界性逸搏时(Ⅱ:R5、6;Ⅲ:4、5;V1:R1~4、8),QRS形态同图2B,RR规整。当二者共同激动心室时,则形成房-交室性融合波(标VF者)。综合多次ECG分析可发现:其正道始终存在完全性AVB,房室传导状态完全取决于旁道的传导情况。当旁道传导完全正常时,正道完全性AVB可完全被掩盖(图4A);当旁道完全阻滞时,正道的AVB全部被揭示(图4B);当旁道部分传导时,正道的AVB部分被掩盖,部分被揭示(图4C)。例5男性,90岁。因胸闷、头晕、心悸1周来诊。临床诊断:冠心病。入院ECG(图1A)示:窦性P波频率79bpm,每2个P波下传一个QRS波群,PR0.30s,QRS呈RBBB型提示1~2度AVB(2:1房室传导)。1周后复查ECG(图1B):窦性频率63bpm,P3、6~8、10、12系房性早搏及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因旁道传导出现了B型WPW征,AVB与RBBB图形皆被掩盖。除P12受阻外,其余P波全部下传心室,且PR间期皆≤0.12s,符合旁道传导“全或无”的特征。

讨论

本文病例说明WPW征存在时,MI、BBB、AVB的特征性ECG表现皆可被掩盖。因此,WPW征持续出现时,极易造成同时伴发的MI、BBB、AVB的漏诊及误诊。故加强对“WPW征掩盖其它心电现象”的认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WPW征与MI同时出现时,负向Δ波可酷似夸张异常Q波,而正向Δ波则可掩盖异常Q波(图1);另外WPW征还常伴有ST-T继发性改变,因此,亦可掩盖非Q波型MI的诊断。此时,除密切结合临床情况外,注意下述线索,方可窥见端倪:①原发性ST-T改变(如图1A之ST-T与Δ波方向相同);②ST-T动态观察;③利用WPW间歇出现的机会。WPW征合并BBB是一种少见的心电现象,Pick和Fish曾提出:(1)WPW征可能与RBBB或LBBB并存。(2)WPW征发生在未阻滞侧心室,则WPW征与BBB皆可显现。(3)WPW征发生在阻滞侧心室,则可因阻滞侧心室预先激动,从而使BBB图像被掩盖。(4)双侧心室同步发生WPW征时,因激动不经正路传导,从而使BBB图像不显现。B型WPW征理论上可掩盖同时出现的RBBB,但Ebsteins畸形时,二者可同时出现.B型WPW征与LBBB共存时也可相互影响,致PJ间期缩短。Denes认为WPW征掩盖LBBB的报道极为少见,图2即属于一例。图3恰巧记录AVRT发作,其以往图及心动过速发作时的QRS形态皆佐证了其RBBB的存在,但旁道传导时RBBB图像即被掩盖。WPW征伴AVB时,AVB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于正道或旁道中。当二者同时受累时,其ECG表现可错综复杂,随正道及旁道各自阻滞程度、类型及是否同步发生等情况的不同而异。如旁道传导正常,AVB仅发生于正道:则其AVB可被WPW征掩盖。正道一或三度AVB时,WPW征可表现为完全性(图4A、图5B)。正道二度Ⅰ型AVB时,WPW征QRS波群可由窄变宽或呈现持续的完全性WPW征。二度Ⅱ型AVB时,典型WPW征与完全性WPW征交替出现(图4C)。如正道传导正常:旁道表现为一度或三度AVB时,WPW征特征图形消失(图4B、图5A)。旁道表现为二度AVB时,则表现为WPW征间歇出现。如正道与旁道同步发生一度AVB时,则ECG表现与Mahaim型预激难以区分。而正道与旁道同步发生三度AVB时,ECG表现与一般三度AVB无异(图4B)。

李兴杰王彦梅崔全新

山医院

临床心电学杂志

其它WPW综合征

AVRT期间的折返性环路(通过Kent束进行逆行传导)AVRT的机制:顺行性(左)和逆行性(右)

心室预激波(右侧旁路)

左心室侧壁旁路

B型WPW综合征

波负向,呈qR形,C型WPW综合征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zbx/107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