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部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1.急性胃炎:多由于患儿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或有毒物质(强酸、强碱、乙醇、农药等)、机体应激(如严重感染、休克、缺血缺氧、中毒、颅内高压、严重烧伤、精神极度紧张、呼吸衰竭和其它危重疾病等)、感染(如细菌及其毒素、病毒等)等病理状态引起,为胃黏膜或胃壁的急性炎性改变。另外,一些不洁或过于辛辣、过冷过热的食物以及部分过敏体质小儿出现的食物过敏显现也可导致急性胃炎的发生。患儿多起病急骤,可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甚或呕血、黑便等轻重不一的临床症状,伴有感染的患儿可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甚至休克等。临床需与肠痉挛、蛔虫症等鉴别。必要时可查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协助诊治。

2.慢性胃炎:各种有害因子如感染(尤其是Hp感染)、十二指肠液反流、饮食不当(如经常过冷、过热或过于辛辣饮食、暴饮暴食等)、持续用药(如阿司匹林、激素等)、X线以及食物过敏等长期反复作用于胃黏膜或某些全身性疾病造成的慢性胃损伤(如尿毒症、重症糖尿病、肝胆胰疾病、SLE等)而引起得胃黏膜慢性损伤,即为慢性胃炎,小儿以浅表性胃炎最常见。依据病理学改变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三度,患儿常以反复发作、无规律性、但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的腹痛为首诊症状,脐周、上腹为著,可为隐痛或钝痛,严重者可为剧烈绞痛。患儿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呃逆、反酸、呕吐、腹胀、嗳气等表现,久之可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出现乏力、消瘦、食欲不振。部分患儿可有呕血或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超声检查、胃镜以及Hp感染的筛查是有效的诊疗手段。

3.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Hp为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与慢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有关,其适宜生长的PH为5.5-8.5。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年发表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1)Hp的检测指征包括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nti–inflammatorydrug,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如果尚无足够证据显示Hp感染与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生长发育迟缓有关或临床检查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病因,而不是检测是否存在Hp感染以及功能性腹痛患儿不建议常规行Hp检测。尿素呼气试验(UBT)中13C尿素呼气试验无放射性,适用于儿童,可用于诊断Hp现症感染,还可用于治疗后的复查。粪便Hp抗原检测(SAT)是唯一一项诊断准确性不受患儿年龄影响的无创性检测方法。Hp培养阳性是诊断Hp现症感染的"金标准"。

(2)Hp感染的诊断:符合下述四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①细菌培养阳性;②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均阳性;③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RUT结果不一致,需进一步行非侵入性检测,如UBT或SAT;④消化性溃疡出血时,病理组织学或RUT中任一项阳性。

4.消化性溃疡:机体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部位如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胃肠术后吻合口、小肠等部位均可能出现溃疡,但绝大部分位于胃和十二指肠,小儿又以十二指肠溃疡(DU)多见。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婴幼儿多为急性、继发性溃疡,常有明确的原发疾病,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相近;年长儿更为多见,多为慢性、原发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见,男孩多于女孩,可有明显的家族史。患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有呕吐、食欲差、腹痛、恶心、反酸、呕血、便血等不适,严重者可有胃肠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失血性休克甚或腹膜炎、胰腺炎等并发症,久之可有生长发育迟缓、贫血、消瘦等表现。继发性溃疡多有严重感染、休克、手术、烧伤、外伤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病史,其中严重烧伤引起的溃疡称为柯林(Curling)溃疡,颅脑外科引起的称为库欣(Cushing)溃疡。

5.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为新生儿常见消化道畸形。患儿多于生后2-3周出现频繁喷射性呕吐,多于奶后半小时内出现,呕吐物不含胆汁,食欲亢进,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表现,久之可有营养不良。部分患儿可于生后数小时或迟至生后1-2月开始出现呕吐等症状。患儿进奶后可见胃型以及左向右推动的蠕动波,并常于右上腹肋弓下与右侧腹直肌之间触及一可移动的、光滑、硬度如触鼻感觉的肿物,即为肥厚的幽门。X线、彩超、消化内镜等可协助诊断。需与幽门痉挛、十二指肠梗阻等疾病鉴别。

6.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特发性消化不良或原发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餐后饱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或反酸为主要表现而经各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症候群,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表现为餐后饱胀或早饱)和上腹痛综合征(表现为上腹痛或烧灼感)两个亚型。罗马Ⅲ标准对FD的定义为:指经排除器质性疾病,反复发生的上腹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或早饱达6个月以上,且近2个月有症状。患儿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有上腹痛、腹胀、早饱、暖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和呕吐等,多反复出现。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发表于《中华儿科杂志年6月第50卷第6期》的《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制定的儿童FD诊断标准为:有消化不良症状至少2个月,每周至少出现1次,并符合以下3项条件:(1)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脐上)疼痛或不适、早饱、嗳气、恶心、呕吐、反酸;(2)症状在排便后不能缓解,或症状发作与排便频率或粪便性状的改变无关(即除外肠易激综合征);(3)无炎症性、解剖学、代谢性或胂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释患儿的症状。此病需与胃食管反流、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鉴别。对于出现消瘦、贫血、夜间痛醒、持续呕吐、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消化不良报警症状的患儿需要及时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对于经验治疗或常规治疗无效的FD患儿需注意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可能。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

最新AHA小儿心肺复苏指南要点

最新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手足口病问与答

简单四步,教你看懂动脉血气分析

小儿常用退热药物治疗专家指南(版)(最新)

史上最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脑病的诊断与临床特点(1)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新诊疗常规及流程图

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儿童结核病管理(第2版)节选

儿科心前区不同部位常见生理性杂音介绍及鉴别

指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年制定)

图文讲解小儿纵膈占位及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诊断

(独家/最新)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控制专家共识(版)

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实践指南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2)

小儿常见呼吸异常的临床分析

十六个问题让你全面看懂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图解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嗅神经和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临床常见危象诊治

图表精讲小儿瘫痪

小儿脑疝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近30种异常面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收藏)

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临床应用的最新专家共识(版)

让儿科医生心痛的心源性腹痛

儿童常见慎用或禁用药物一览表

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黄金法则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专业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6762.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