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四大危害

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不仅是提醒我们心脏出了问题,更会给我们造成全身性的健康损害。因此,我们就来介绍心律失常究竟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危害性。

危害之一:心力衰竭。快速型的心房颤动、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次数过多的频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均有可能加重心脏的负担,超负荷的工作会使心脏变大,最后“不堪重负”,出现气促、浮肿等心力衰竭的症状。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就预示着心脏功能正在耗竭,作为发动机的心脏不行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会跟着显著下降,而且会进一步影响到人体其他脏器的功能,危害可想而知。

危害之二:诱发心绞痛。快速型心律失常发作时,好比发动机持续在高转速工作,会使心脏的耗氧增加,如果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本身存在病变供血不足(如严重粥样硬化、狭窄),就会使得心脏处于缺氧状态,极易诱发心绞痛。一旦心脏缺氧长时间得不到纠正,甚至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危害之三:全身血管栓塞性疾病。房颤是此类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颤动的心房内一旦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将沿着血流到达全身各处,流到哪条血管,就会堵塞哪条血管。常见的包括:脑栓塞、肾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其中又以脑栓塞最为常见。

危害之四:最让人“闻之变色”的危害就是猝死。心律失常中的快速型房颤伴预激综合征、器质性心脏病伴室性早搏、室速、室颤都是发生猝死的罪魁祸首。

猝死也许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猝死的发生大家也都有所耳闻,猝死一般来说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可出现的意外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把猝死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的死亡。猝死的发生率非常的高,在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超过50万例,每天猝死的人数在人左右,约每1分钟就有1人猝死,可见猝死的危害有多大!

一般来说猝死发生进展非常快,可使人突然丧失意识,处于昏迷状态,如果不及时抢救,就会出现心脏呼吸停止,最后导致死亡。临床上,约75%的猝死都有一定诱因,约1/3的猝死在发病前2天内有胸痛、胸闷、憋气、心慌、极度疲劳等症状,这也警示着我们,一旦发现上述不适感时,需要及早就诊,早发现早处理可以大大减少猝死的发生率。

虽然猝死非常可怕,但是猝死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预防的。常见的诱因有持续的过度疲劳,情绪上的大喜大悲,酗酒,饱餐,过量剧烈运动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加重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的发生。所以,无论是健康的人,还是心律失常患者,都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安排有规律的作息,进行适当的运动,这些都会带来众多益处。









































白癜风药物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5921.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