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慢性肠胃炎”......没法治?
肠易激常被误诊,得不到根治
不少人有过类似的经历:经常间歇性腹部不适或疼痛,并伴有便秘或腹泻,排便后有不尽感,医院又查不出所以然。常被诊断为“慢性肠胃炎”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这些人其实就是患上了“肠易激综合症”。此病的高发人群为城市里的学生、公务员、白领、知识分子等从事紧张脑力劳动,且女性比男性常见,因此又称“精英病”。
肠易激的发病率仅次于感冒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胃肠道失调症,常见到什么程度?
其发病率仅次于感冒。在中国,发病率大概是10%-20%。主要症状包括腹部绞痛、胀气、膨胀和肠习性的改变。与炎症不同的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没有损伤,而是肠道神经核肌肉对正常的刺激产生了过敏反应。它会引起多种身体不适和疼痛,但是一般情况下,它不会造成对肠的持久伤害。同样地,这种病也不会导致肠出血或像癌症这类严重疾病。事实上,医生会把肠易激综合征称做一种功能紊乱,因为在检查大肠时并没有发现疾病信号,但是在某些病例中会发现营养不良和厌食症状。
大肠内坏细菌进入小肠,引发肠易激综合征
小肠与大肠内的细菌分工
在一般情况下,在小肠和大肠内生活的细菌种类不同,分工也不同。比如说小肠内的细菌只能分解膳食纤维外的碳水化合物,并不会产生大量气体,但大肠细菌可以分解膳食纤维,并会产生大量气体。由于大部分气体会被大肠内的其他细菌吸收,而且大肠与直肠和肛门毗邻,一些多余的气体很容易被释放出体外,因此大肠内产气并不是严重的问题。
大肠细菌的”偷渡“引发腹胀
如果大肠内的产气微生物转移到了小肠,一部分膳食纤维就会在小肠内被分解。小肠内产生的气体不能完全被小肠内的其他细菌吸收,也不容易释放出体外,这些气体就会使肠腔扩张,引发腹胀和其他多种不适症状。
肠道防止有害菌进入小肠的三道防线
机体有3条防线可以预防大肠内的细菌进入小肠,并且在小肠内过度繁殖:
小肠内的酸性物质: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胃的内容物,包括酸和多种消化酶,都会进入小肠。这样的酸性环境不仅对消化食物有帮助而且不利于肠道内有害细菌的生长。
蠕动:消化道内的食物可以通过消化道的蠕动,从食管行至肛门。这是一条单行线,大肠内的细菌很难逆流而上进入小肠。
细菌间的相互竞争:小肠内正常菌群产生的化学物质能够抵挡大肠内细菌的入侵。
许多药物都能冲破这3条防线,例如,如果经常服用抗酸药,小肠的酸性会随之降低,一些抗抑郁药可以减缓肠蠕动,抗生素药物可能会破坏小肠内具有保护作用的菌落,导致小肠内细菌过度增殖,引起肠易激综合症。
炎症也可诱发肠易激
炎症与肠易激的联系
大部分科学家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疼痛不仅源于气体引起的小肠扩张,也可能源于肠道神经过度敏感。
当肠道处于轻度发炎状态时,白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足以影响肠道的神经和肌肉,使肠道神经过度敏感,导致对正常的刺激产生过激反应,也可能会对某些食物产生不耐受,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益生菌改善“肠易激综合症”的惊喜
一份特别的病例:维持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可以有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对于58岁的莫迪查来说,一种特别的腹部绞痛是肠易激综合征即将发作的信号。6年前,他被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胃肠病学专家大卫·鲁宾医生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让莫迪查的生活麻烦不断,他回忆:“肠易激综合征让我变得很可怜,我没法确定下次上厕所是在5个小时后还是在5分钟之后。有时候疼痛非常剧烈,有时候还会便血。这些都限制了我的出行。还有几次,由于疼痛难忍,我只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做任何动作都会加重疼痛。”
两年前,他开始给莫迪查补充一种益生菌。莫迪查说:“补充益生菌四五天后,我就感觉到了明显的变化,大小便开始变得规律。对于这种变化,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我根本就没想到益生菌会有这么好的疗效。
鲁宾医生说:“我已经用益生菌治好了一批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易激综台征患者。莫迪查是最成功的病例之一。有很多原因会引起肠易激综合征,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维持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可以有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甘肃14个市州夜生活竟然美的如此CIT2015大会VenusA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