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功能科唐佐
心电图诊断
诊断特征
注解与书写
左心室高电压
有些人,特别是年青人胸壁薄,电压可以高,或只有单纯的特异性存在。
Rv5≥2.5mv,Rv5+Sv1≥4.0mv(男)3.5mv(女),RⅠ+RⅡ>2.5mv。
右心室肥厚并劳损
由于正常人的左心室比右心室要厚,所以右心室肥厚在心电图特征表现上很容易漏诊,故凡高血压心脏病人、先天性心脏病人要注意结合临床考虑。
V1呈Rs、R、qR、rsR特别是呈qR,Rv1>1.0mv,Rv1+Sv5>1.2mv,RavR>0.5mv,心电轴>+°;+心肌劳损(ST-T改变),VAT>0.03″。
双侧心室肥厚
高血压心脏病人、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较常见。
双侧大的表现;左侧特征+RavR振幅>0.5mv;或+心电轴≥+90°。
心肌梗塞
病理性Q波出现,其时限>0.03″,振幅>1/4的R波;ST段呈弓背抬高或抬高在0.3mv以上;或R波振幅出现压低,或ST段、T波发生动态改变;或T波高耸,约1.5mv;T波倒置。
超急性期:为数小时,ST段呈直立型升高,T波高耸;急性期:为数周,QR波或QS波出现,ST段呈弓背抬高,T波呈对称形倒置;亚急性期:为3~6个月,R波振幅下降,病理Q波,T波逐渐恢复或表现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供血不足。陈旧期:为半年以后,ST段和Q波已无明显改变;一般认为,连续两次心电图无改变者方定为下一期改变。
前间壁心梗
V1、V2、V3改变
局限前壁心梗
V3、V4、V5改变
广泛前壁心梗
V1~V6+avL+Ⅰ改变
前侧壁心梗
V5~V7+avL+Ⅰ改变
下壁心肌梗
Ⅱ、Ⅲ、avF改变
高侧壁心梗
avR、avF、Ⅰ、avL改变
正后壁心梗
V7、V8改变
右室壁心梗
右侧壁导联改变
心内膜下心梗
无病理性Q波出现而发生了ST段、T波、R波的动态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
梗塞后综合症
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原因,引起心包腔内的炎症,产生炎性惨出。
1、ST段再度抬高,但不如急性期明显。2、原倒置T波变为直立或双相。3、大量心包积液时,QRS波振幅明显减小。
心脏破裂
常发于透壁性心梗,多见于心梗第一周,特别是第一天。
左室游离壁破裂
急性心梗病人突然出现休克、抽搐、呼吸停止。占心脏破裂的70%。
出现心动过缓,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或室性自主心律,呈“电—机械分离”。
室间隔穿孔
穿孔较大时,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出现右心房、室压增大,随后出现左心室肥厚。占心脏破裂的20%。
除原心梗改变外,还可表现出左心室高电压。
乳头肌断裂
可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大。占心脏破裂的5%。
出现左心室肥厚
心脏室壁瘤
ST段持续抬高约2个月以上。
ST段抬高V1~V3>0.2mv,V4~V6>0.1mv(再增加0.05mv可提高特异性)
心肌梗塞的鉴别诊断
1、肢体导联出现异常Q波:1、重度右心室肥厚;2、右位心;3、预激综合征;4、左前分支
传导阻滞。
2、Ⅱ、Ⅲ、avF导联异常q或Q波:1、下壁心梗;2、扩张型心肌病;3、进行性肌萎缩;4、预激综合征;5、左束支阻滞合并电轴左偏;6、急性肺梗塞;7、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3、右胸前导联出现异常Q波:1、B型预激综合征;2、肺气肿与肺心病;3、左束支阻滞;4、左前分支阻滞;5、左室肥厚;6、右室肥厚;
4、左胸前导联出现异常Q波:1、室间隔肥厚型心肌病;2、左室舒张期负荷增重;3、C型预激综合征;
白癜风能完全治愈吗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