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太多他知道什么时候

  年12月20日,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因高血压引起的突发心肌梗死去世;年6月23日,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位于昌平沙河的家中突发心脏病。经急救人员抢救40分钟,仍未能挽回侯先生的生命,侯耀文为突发心源性猝死。年12月19日,朝鲜方面发布医学报告称,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于当地时间12月17日突发重症急性心肌梗塞,并由此引发了“心脏休克”,虽然朝鲜有关部门采取了紧急治疗措施,但金正日最终还是因医治无效去世。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心肌梗死到底是什么疾病?怎么这么多的名人,在目前有这么好的医疗救治措施,怎么都还没有抢救过来呢?我们就来说说心肌梗死和对它的预防治疗措施吧,或许关键时刻能挽救一条生命呢。

2.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为什么会致死?该如何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中老年人心脏猝死的最危重心脏急症,紧急情况下如果您懂一些急救措施,或许就此可以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如果一点概念都没有,也可能酿成无法挽救的后果。首先,原有冠心病患者应该对此高度重视,一般来讲,心肌梗死发作前的一段时间病人会有不同于平常的身体过度劳累或精神过度紧张,而在心肌梗死发作前1~2天内,病人会有体力下降、出汗增多、恶心加剧、心跳加快或减慢,并且出现烦躁不安、脸色不好等反常现象。发病前的1~2天内,患者还会有比以前次数增多的心绞痛发作,紧急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后缓解效果不明显,心绞痛会反复发作。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及其家人、身边人必须高度重视,知道可能会发生心肌梗死,病人应该休息并立即尽早入住心脏专科。如果发现病情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医务人员到场并进行现场救护。

  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心肌梗死发生后,多数表现是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引起的剧烈疼痛,其次是休克、急性左心衰、心律失常等。急性心肌梗死症状随梗死的大小、部位、发展速度和原来心脏的功能情况而轻重不同。

  1.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先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多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至少在20分钟以上,有时可达数小时或数天,患者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患者常出现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等。有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常被误认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部分患者疼痛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而被误认为骨关节痛。这是因为内脏神经敏感的不确定性,支配心脏的神经与支配消化系统等内脏的神经从同一神经根发出而致。

我做心血管病医生已经四十几年了。刚做医生的那些年,全年见到的心肌梗死病人可能也就四五十个,而且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可是做了十几二十年之后,我发现手里的病人变得越来越年轻。自己的技术好了,科技发展了,但病人怎么好像越治越“糟”了呢?现在好多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是来自于用支架把病人的血管打开,挽救一个个濒临死亡的生命。

1我母亲说,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事业

有的病人,35岁第一次放支架,放完就把所有药物都停了,没有人提醒他应该怎么做。10年过去了,他又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血栓,医生赶紧又加上支架抢救回来。如此循环,我们很多人不是在“等待发病”,就是在“等待复发”。

那么,让我们再看看芬兰这个国家。芬兰有一位帕斯卡医生,也是做心血管病的。上世纪70年代,帕斯卡医生不做临床,而转去做了预防。他选择了芬兰一个心血管病发病率最高的省份做示范并推广至全国。通过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11年后,芬兰的冠心病死亡率下降80%,总死亡率下降50%。

我们看到,预防,绝不是乌托邦,是可以做到的。我们做医生的成就感,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今天抢救了多少病人,而是我能够在怎样的程度上减少公众的发病几率。

我曾亲身经历了SARS(非典)。大家知道,那时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人染病,可能所有人都会遭殃。不仅如此,他有没有到过其他城市,接触过什么人,可能都特别关键。所以,疾病不单单是某个病灶、病毒的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你可能会说这是个个例,那么我们今天运动减少、城市污染、生活压力、垃圾食品……是不是都和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相关呢?而且发病机制更是复杂。

我母亲(注: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著名医生胡佩兰)曾经说过,做医生是一项需要情感投入的行业。什么意思呢?治病要看病情,还要看心情,要和他唠唠家常,他的什么事都要知道一点,久而久之,病人就变成了朋友。我建议年轻的医生都要学一点心理学,一方面有助于交流;另一方面,心理症状有的时候会表现在躯体上。

2医学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

现在医学的提法很多,循证医学、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但我觉得这个行业最核心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价值体系,第二是医学的目的,第三是社会责任感。

一名医生对某个决策的价值判断来自于他对病人的同理心和责任心。希波克拉底说,“不要在病人身上做得过多”,要学会明智地选择,优化治疗方案。看到一位病人已经七八十岁了,虽然有心血管病,但毫无症状,你觉得他真的需要做支架吗?

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喊停”——你在手术中打开胸腔,啊,似乎和预想得完全不一样,短暂时间内找不到对的答案。这个时候,你是否宁愿承认自己的失败,关上胸腔,以免造成不能挽回的后果呢?

没错,医学的最高目标是“救死扶伤”。但现实是,我们只是“有时在治愈”。从小,大家笃信的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使用知识的地方要对,不要孤注一掷地放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反而应该通过研究,获得某种疾病的致病证据,写成指南来培训医生。同时,把这样的健康知识传播开来,群防群治。只有公众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才能把知识转化成行为,把知识转化成提高公众健康的力量。

现在,我们的整个医疗体系是一个被动式、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链,医院和医生的执业模式是坐堂行医,等着病人来,而且很多来的人已经是病程的中后期了,这个阶段往往更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而且每次病情的复发,疗效都会更差。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当前医学所经历的迷失,有时不在于手段,而在于目的。

所以我想再强调一遍预防的重要性。近几年,我们常说医疗机会的公平性、健康权益的公平性。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公平?控烟,治污,为公众作健康宣讲……让所有公民都能享有疾病预防的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机构理应承担主要的牵头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就可以免责。

我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健康教育。其实,真正做好健康教育是非常深的学问,你得懂科学,还得能把科学说得很通俗、有趣味、有实效,而且要处处坚守公益。

年轻医生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要为健康服务业出力,要有建设“健康4S店”的意识。什么意思呢?像对待车一样地对待公众。没有生病、没有具体需求的时候,要能实施个性化的服务,根据每个人分析他的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运动、饮食等建议,让他们少得病,晚得病;对已经患病的人群,要追踪管理,帮助他康复,并且预防复发。这样一个主动服务的“健康4S店”,还要能培养教育患者的家属,发挥他们自我管理健康的主动性和能力。

3对于医学,结果最重要

我常常觉得,做很多事,只有懂得背后的哲学道理才能成事,医学更是如此。比如共性和个性,事物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等,这些都是最朴素的哲学思想。

你看,我们在学校读的医书都是共性的,但在实际中,老百姓来看病可都是个性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发病在胸部,有的在咽喉,有的还会跑到腹部。此外我们在门诊,病人来来往往,我们常常只能根据第一面来进行诊断。但疾病之复杂,初次印象和描述很容易片面,所以我们要经过长期的追踪,有时要长达3年、5年甚至更久以后,才能看出病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正因为忽视了随访和追踪,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误诊。比如患者出现胸疼、呼吸困难,就一定是左心衰竭,或者心绞痛吗?这是有待商榷的。

我想说的是,对很多学科来说,结果相对于过程更重要。而对于医学,结果很重要,但作为医生要想提高医术,必须还要重视过程。很多医生曾医治过许多病人,但全都只是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越,这说明他并不善于观察和联想。

医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会出现很多的综合征,即一个人症状上会有很多表现,但实际是由某一个特定疾病引起的。但是,也许碍于科技的发展,也许是一些别的因素产生了干扰,你在某个时间点就是查不出确切的病因。比如我们现在说的预激综合征,它是医学团队经过了几十年的病例追踪和调研,从开始的联想到推测再到证实,现在已经能做到对其进行无创开刀治疗了。因此,做临床医生,不要死读书,要像个侦察员一样,依靠实践,敢于联想。遇到病例,不要熟视无睹,要留下资料勤于回访,捕捉细节。

4从“手中无剑,心中无剑”到“手中有剑,心中有剑”

最后,我想借用“华山论剑”的桥段,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路走来的感想。

我记得自己刚从医学院毕业时的状态,可以用“手中无剑,心中无剑”来形容。那时候,医疗超声不会做,腔镜不会做,技术方面乏善可陈;而对科研、对创新、对医学的理解也都几乎是空白的。

后来,会看病了,也掌握了很多技术;但是学术思想方面还是很弱,所以叫“手中有剑,心中无剑”。

第三个阶段呢,不但技术上越来越得心应手,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学术和创新,这时是“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而最近这些年,我产生了很多对医学的反思,想我们现代医学未来该怎么发展、怎样创新;反而手上对具体的开刀、用药有了节制。所以,这可以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或许到未来,我还会再进入另外一个境界,皓月当空,风平浪静,即“手中无剑,心中无剑”。但对于所有的年轻人来说,前面几个阶段能够有担当,肯努力,才能抵达最后海阔天空的境地。我祝福大家。

如果觉得这条







































预防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
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1652.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