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ens综合征

医院伍海安贾焯文来源:心血管网

Wellens综合征由HeinJ.J.Wellens于年提出,是以一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T波的特征性改变为特点,病情进展较快,易发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综合征,此类特征性T波改变的病理基础为严重的左前降支近段狭窄,故也被称之为“前降支T波综合征”。Wellens综合征的特征性T波改变只发生在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心绞痛发作终止后,胸前导联T波出现对称性加深倒置或双向,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不等,且特征性T波改变可以重复,冠脉造影大多数病人存在左前降支近段高度狭窄,通常75%。年AHA/ACC/HRS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和年国际动态心电图及无创心电学会共识建议,将Wellens综合征的T波改变归为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中的缺血后T波改变(不伴QRS波及ST段改变),其中部分患者心肌生化坏死标记物升高,属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Wellens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Wellens综合征患者通常近期有心绞痛发作的病史,大部分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在原有T波倒置或低平状态下正常化(伪改善),约占70%,少数病人表现为原有T波倒置或双向,但心绞痛缓解后反而进一步加深,心电图T波改变出现在胸痛缓解期,与心绞痛的症状不一致,容易被忽视。Wellens综合征T波特征性改变如下①T波特征性改变主要出现在胸前导联,以V2~V3导联为主,有时可以扩展到V1~V5导联,少数可见于Ⅱ,Ⅲ,AVF。②无异常Q波或R波振幅下降或消失。③无ST段移位或轻度抬高(0.1mv)④心绞痛缓解后出现T波对称性深倒置或正负双向,以后逐渐转为直立的动态演变过程,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不等。⑤T波特征性改变当心绞痛再次发作之后可以重复。Wellens综合征心电图分型Ⅰ型胸前导联T波深的对称性倒置占75%Ⅱ型T波呈双向改变,占25%心电图的定位诊断意义Wellens综合征患者的冠脉血管为左前降支近段高度狭窄,狭窄程度70%~90%,也有部分患者狭窄程度甚至95%。也有部分患者狭窄程度50%~70%,甚至在40%~50之间,通常是由于冠脉痉挛参与了此类心绞痛的发作。下图为48岁男性患者,12小时前曾发作心前区疼痛,持续约30分钟,心肌酶学检查无异常。

冠脉造影显示;(左图)前降支近端近乎完全闭塞,血流不能到达远端。(右图)经介入治疗后血流恢复正常。Wellens综合征特征性T波产生的机制:(三驴自己认为会不会是一种基础压低情况下的提高而已?不做推广,重点是只有V2、V3有改变的同志们多加小心点)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心肌顿抑与心肌冬眠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当左室前壁心肌缺血严重时,可引起T波特征性改变,而T波的演变则反映了缺血区顿抑或冬眠心肌功能的恢复情况。随着心肌缺血的改善。T波倒置程度逐渐变浅,室壁运动障碍得到改善,心功能逐渐恢复。部分病人可以出现心肌损伤标记物轻度增高,说明心肌有损伤坏死,这种损伤、坏死因深度浅(较心内膜下心梗还要浅),不足以引起QRS波及ST段像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那样的动态演变过程,只能够引起T波的特征性演变,是心肌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此种看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Wellens综合征临床特点Wellens综合征病人心绞痛发作时的症状与其他类型心绞痛症状相同,体格检查无特殊体征,病情进展可出现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症状与心电图改变不同步,先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病史或心绞痛发作在前,心电图T波改变常出现在胸痛缓解后数小时或数天(多数在24小时)内,即心绞痛发作后的无症状期。大部分患者的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正常,部分患者cThT(I)轻度升高,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wellens报道病例中,只有21例(12%)同时有心电图变化和酶学增高。部分Wellens综合征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出现左室前壁运障碍,可以在数天或数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心脏磁共振延迟成像(CMT-MDE)检查可以发现小范围的心肌坏死。Sobnosky等提出Wellens综合征的诊断标准①既往有胸痛病史。②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正常。③心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④无病理性Q波或R波振幅下降或消失。⑤V2-3导联ST段在等电位线或轻度抬高(<0.1mv)呈凹面或水平型。⑥在胸痛消失期间,心电图V2-5T波呈对称性倒置或双向。⑦冠脉造影,左前降支近段严重狭窄。Wellens综合征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因Wellens综合的临床表现与心电图表现之间的特殊性,可导致对该综合征严重性的低估、误判,一般可见以下几点:(1)对心电图的变化特征不熟悉。(2)给这类病人做运动负荷试验,引起大而积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3)低估这类病人病情变化的严重性。(4)未能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心电图的鉴别诊断某些心电图的T波改变,可能影响Wellens综合征的识别;①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②持续幼稚型T波③左心室肥厚④束支阻滞⑤洋地黄效应⑥急性心肌炎⑦预激综合征⑧心肌炎晚期流行病学及预后Welllens综合征的发病率约占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14%~18%,临床急性心肌缺血PCI治疗的13%-20%为这类病变,该综合征病变累及左前降支近段,且多为严重狭窄,病变不稳定,进行性恶化,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很难阻止其迅速进展,若无有效控制,从发病到出现大面积前壁心肌梗死的平均时间为8.5天。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及早识别该病征至关重要。一旦确定为Wellens综合征,应在48小时内行PCI术或CABG治疗。附:对Wellens综合征的认识

新医院何秉贤李春山上世纪80年代,Wellens等将年Pruitt等发现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可出现胸联心电图(ECG)T波双支对称倒置,而不伴QRS和ST改变,T波可逐渐恢复,将此类患者行冠脉造影,证实有前降支近端存在严重狭窄,应尽早行介入治疗。此后,人们将这种ECG改变,称之为Wellens综合征[1](见图1),但这种ECG改变的机制尚难解释。我们最近见到两例典型的Wellens综合征ECG,其T波改变在心向量图(VCG)上表现明显的T环异常,是否属心肌缺血,应结合临床及随访观察,不能均列为“严重心肌缺血”,更不能随便行冠脉介入治疗。图1两例Wellens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仅有T波异常,A.T波对称深倒置,B.T波双向(先正后负)(引自:参考文献1)例一(见图2),患者袁×,男性,25岁,无冠心病危险因素,住院(住院号)作心脏B超等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伴二尖瓣脱垂,对症治疗后出院,其ECG和VCG固定无变化。图2患者袁×的ECG(表现为Wellens综合征的图形)和VCG(QRS环并无心梗图形,也无异常的ST向量,而T环方向、图形与转速明显异常,将T环切出并放大,就可以看得更清楚。这就是Wellens综合征的VCG改变)例二(见图3),患者魏××,男性,64岁,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住院号),冠脉造影证实前降支近端有严重狭窄,装支架1枚,治疗后症状与ECG均有好转而出院。例一的VCG特点是横面QRS向前向量明显增大,可认为是心尖心肌肥厚所致,T环明显异常,住院和随访,ECG无变化,仍为胸联T波异常,这种T波(环)的改变应属继发性,并非心肌缺血。图3患者魏××的ECG(表现为Wellens综合征的图形),但V2有小Q波;VCG横面QRS环无向右前的起始向量,在无左室肥厚和无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情况下,符合前间隔小范围的心梗图形。无异常的ST向量,而T环方向、图形与转速明显异常。将T环切出并放大,就可以看得更清楚。这就是Wellens综合征的VCG改变例二临床为典型冠脉综合征,ECG改变为典型的Wellens综合征。冠脉介入治疗和临床治疗后,ECG逐渐恢复。此例V2有小的q波,这属小范围心肌梗死的表现。其VCG横面QRS环无向右前的起始向量,也无左室肥厚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可诊断前间壁小范围心肌梗死。T环图形、转速和方位均异常,结合临床符合心肌缺血改变。从我们这两个病例来看,Wellens综合征,不应一律看着严重的冠心病,诊断与处理应密切结合临床。VCG的T环异常,可以解释T波的改变[2]。诊断心肌缺血ECG的特征是ST段改变,仅T波改变的诊断就较为困难。而VCG诊断心肌缺血的优势是T环,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参考文献1卢喜烈陈淇.Wellens综合征.见:郭继鸿胡大一主编.中国心律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2-76.2何秉贤.心电向量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方法及优势.临床心电学杂志,,18(2):90-91.上世纪80年代,Wellens等将年Pruitt等发现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可出现胸联心电图(ECG)T波双支对称倒置,而不伴QRS和ST改变,T波可逐渐恢复,将此类患者行冠脉造影,证实有前降支近端存在严重狭窄,应尽早行介入治疗。此后,人们将这种ECG改变,称之为Wellens综合征[1](见图1),但这种ECG改变的机制尚难解释。我们最近见到两例典型的Wellens综合征ECG,其T波改变在心向量图(VCG)上表现明显的T环异常,是否属心肌缺血,应结合临床及随访观察,不能均列为“严重心肌缺血”,更不能随便行冠脉介入治疗。图1两例Wellens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仅有T波异常,A.T波对称深倒置,B.T波双向(先正后负)(引自:参考文献1)例一(见图2),患者袁×,男性,25岁,无冠心病危险因素,住院(住院号)作心脏B超等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伴二尖瓣脱垂,对症治疗后出院,其ECG和VCG固定无变化。图2患者袁×的ECG(表现为Wellens综合征的图形)和VCG(QRS环并无心梗图形,也无异常的ST向量,而T环方向、图形与转速明显异常,将T环切出并放大,就可以看得更清楚。这就是Wellens综合征的VCG改变)例二(见图3),患者魏××,男性,64岁,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住院号),冠脉造影证实前降支近端有严重狭窄,装支架1枚,治疗后症状与ECG均有好转而出院。例一的VCG特点是横面QRS向前向量明显增大,可认为是心尖心肌肥厚所致,T环明显异常,住院和随访,ECG无变化,仍为胸联T波异常,这种T波(环)的改变应属继发性,并非心肌缺血。图3患者魏××的ECG(表现为Wellens综合征的图形),但V2有小Q波;VCG横面QRS环无向右前的起始向量,在无左室肥厚和无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情况下,符合前间隔小范围的心梗图形。无异常的ST向量,而T环方向、图形与转速明显异常。将T环切出并放大,就可以看得更清楚。这就是Wellens综合征的VCG改变例二临床为典型冠脉综合征,ECG改变为典型的Wellens综合征。冠脉介入治疗和临床治疗后,ECG逐渐恢复。此例V2有小的q波,这属小范围心肌梗死的表现。其VCG横面QRS环无向右前的起始向量,也无左室肥厚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图形,可诊断前间壁小范围心肌梗死。T环图形、转速和方位均异常,结合临床符合心肌缺血改变。从我们这两个病例来看,Wellens综合征,不应一律看着严重的冠心病,诊断与处理应密切结合临床。VCG的T环异常,可以解释T波的改变[2]。诊断心肌缺血ECG的特征是ST段改变,仅T波改变的诊断就较为困难。而VCG诊断心肌缺血的优势是T环,两者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参考文献1卢喜烈陈淇.Wellens综合征.见:郭继鸿胡大一主编.中国心律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2-76.2何秉贤.心电向量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方法及优势.临床心电学杂志,,18(2):90-91.

实际上感觉重点还是注意有很多的病人来就诊时出现了V2/V3导联的T波改变,而且往往以前的心电图看不到,实际上是已经有了动态演变的,所以应该密切观察,注意有无动态演变,特别是发作时大致正常,好转后出现了T波倒置更深,时刻注意前降支近端严重狭窄可能性,不应放弃介绍CAG的重要性。

时间有限,虽然是春天也是一丝抑郁未尽的感觉,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没有学生年代的乐趣,只是多了很多界限,你需要做什么,你只能够做什么。很多感慨。一首毛宁的晚秋送给大家,周末愉快。

爱拼才能赢。

3weeksleft,andthen,Iwillgoback。

三驴为您服务









































白癜风什么症状图片
南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1244.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