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感动物:很多禽类都能感染禽流感病毒,火鸡最敏感,鸡次之,鸭、鹅和鸽多呈隐性感染。国外报道已发现带病毒的鸟类达88种,我国在17种野鸟中发现禽流感病毒。不同日龄、品种和性别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但以产蛋鸡群多发。
发病季节: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爆发于冬、春季节,尤其是秋冬、冬春之交气候变化大的时期。一般情况下夏季发病较少,多呈零星发生,发病鸡群的症状也较轻。
引起流感的应激因素
(1)气候应激:高温高湿寒冷等。
(2)环境因素:强光、通风不良、空气混浊、氨气。
(3)营养应激:蛋白质、维生素不足、采食量不足、缺水等。
(4)生长应激:生长过快。
(5)物理性应激:抓鸭鹅、转群、免疫等。
(6)群居性应激:密度大、均匀度差等。
(7)心理性疾病:惊吓、粗暴管理等。
(8)中毒性疾病:霉菌毒素中毒、药物中毒等。
(9)疾病性应激:传染因子、免疫抑制性疾病、条件致病菌。
注意关键点,减少发病率
1、通风换气是养殖的关键
现在的鸭鹅棚还有很多依靠人工开关窗户通风,有风机的也没有科学通风,而是依据感觉走。
通风原则:20日龄以前以保温为主,在保温的同时注意适当通风(小心通风换气),根据需求设计通风量,21~35日龄适当通风,36日龄以后以通风降温为主,加大通风。另外不同季节,气温有差异,要分别对待,灵活变动。
2、温度管理是保障
以鸭鹅背高处温度为准,鹅第一周:32℃,整舍不能低于30℃。以后每周降两度,每天降0.4~O.5℃,到35日龄降到21℃为止,鸭前三天30℃以后每天降一度降到21℃为止,脱温以后变动范围在19~24℃。22~24℃是肉鸭鹅实现最佳性能的温度。每天观察并记录,根据鸭鹅群分布调节温度,聚堆是冷,靠边张口是热。满天星分布,20%~30%张口最佳。
3、要重视舍内湿度、密度和光照的管理
“湿度”大家都不太重视,实际上早期雏鸭鹅呼吸道症状的出现,和这两年流行的气管栓塞(气囊炎)都与湿度有直接关系。另外湿度与鸭鹅生长发育中的保温、散热有关,应引起高度重视。1~10日龄湿度60%~70%,11~30日龄55%~60%,31~45日龄50%。极限范围:40%和75%。高不能超75%,低不能低于40%。
每平米15~16只,中鸭鹅13~14只,大鸭鹅10~12只。第一周30~40只,第二周20-30只,第三周15~20只,第四周10~15只,第五周完全放开。饲养密度过大,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密度太小不利保温。
光源设备高度离鸭鹅2米,间距4米,光照程序有间歇光照和连续光照两种。
(1)间歇光照:1日龄24小时光照,30~40勒克斯;2~7目龄22小时光照,20勒克斯;8~20日龄18小时,10勒克斯;21日龄到出栏,每天增加1小时,至23小时,强度5~10勒克斯,出栏时一周10勒克斯。
(2)连续光照:1~3日龄24小时光照,4小时到出栏23小时光照。
流感的防治措施
1、加强卫生管理,消灭传染源
设计正规的消毒程序,制度化、规范化。空舍期至少消毒三遍,消毒可用新牧的聚维酮碘,先冲洗后消毒。七天后再消毒一次,进雏前三天再消毒一次。带鸭鹅消毒第一周一次,第二周两次,三周后一天一次!发生传染病时每天两次!环境消毒,舍外每周1~2次,车辆进出要走消毒池,杜绝一切外人进入,非进不可的,必须消毒后再进入。
2、加强隔离防护,切断传播途径
坚持全进全出原则,加强空舍期的管理。全进全出是第一生物安全措施,隔离是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保持一定的空栏时间,做好空栏期的消毒工作,对养好下一批鸭鹅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上批鸭鹅出栏后15天之后,才能进下一批鸭鹅。如果上批鸭鹅发生传染病,建议隔离30天以上进雏。
3、搞好鸭鹅粪和死鸭鹅的无害化处理
要设置病鸭鹅栏,发现病鸭鹅要及时隔离观察,无饲养价值的鸭鹅及时淘汰,对死鸭鹅要远离鸭鹅舍焚烧或深埋。鸭鹅粪要及时拉走或发酵后拉走。
4、做好预防保健工作
肉鸭鹅预防工作,应该放在20日龄内三次净化三大细菌(大肠杆菌、支原体、沙门氏菌),分别是在1~3日龄、7~9日龄、17~19日龄使用高敏抗生素。保健工作主要围绕增强机体免疫力和解除机体免疫抑制进行,可使用中药和西药在不同阶段使用。
应采取"免疫为主,治疗。消毒、改善饲养管理和防止继发感染为辅”的综合措施。
药物预防和治疗新城疫,温和型流感,建议使用
双黄连口服液用于治疗新城疫、温和型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炎、产蛋下降综合症、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引起的肿头肿脸、鸡冠发紫、体温升高、采食下降、咳嗽、甩鼻、呼噜、流涕流泪、张口呼吸并伴有气囊混浊、拉黄白色、黄绿色粪便。
5、感染发病,做到三早(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通过五观察(采食量、饮水量、精神状态、粪便、死亡率)。早期发现问题,及时确诊,及时用药!发现晚,用药不及时,易造成混合感染。这时需要“中药+化药+生药”综合治疗,且药量要足、疗程要够。
6、制定适合当地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
当下环境,疫苗免疫是预防重大传染病(流感副黏小鹅瘟鸭肝三周病黄病毒等)的经济有效的方法。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当地疫病流行制定。
四大特点:
1、长期预防的首选药8小时提神,退热,增食,抗病毒
2、清除内毒素,预防15日以后的三炎(包心,包肝,气囊炎)
3、预防转群,引起的忽冷忽热感冒
4、预防做疫苗引起的呼吸道和白壳蛋的出现
黄连、黄芩、茶多酚、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红芸豆、松兰因子。
本品为棕黄色液体。
1、本品可使呆木畜禽8小时内恢复精神状态,提高采食量,
主治:禽(鸡、鸭、鹅)
新城疫、温和型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炎、产蛋下降综合症、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引起的肿头肿脸、鸡冠发紫、体温升高、采食下降、咳嗽、甩鼻、呼噜、流涕流泪、张口呼吸并伴有气囊混浊、拉黄白色、黄绿色粪便。
2、对鸭的鸭瘟、病毒性肝炎、鸭细小病毒病;鹅副黏病毒病、小鹅瘟、鹅病毒性肠炎、鹅腺病毒性肝炎等疗效显著。
3、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抑制、免疫缺陷、免疫失败、免疫麻痹等。
4、对母猪因高热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采食下降或不食有特效。
ml/瓶×30瓶/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1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