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郭铁军老师,我们今天的课程主题是孩子“假期综合症”的家庭预防。
首先,什么是孩子的假期综合症。由于假期中孩子在自由、快乐、轻松,为所欲为放纵式的生活中,完全释放了孩子的享乐本能,由于行为惯性的影响,与开学后学习要求相抵触,孩子会感觉不适应,甚至是痛苦的,因此,消极情绪随之而来,出现“假期综合症”。孩子在假期中过于轻松过于松散,时间一长就形成行为惯性、情绪惯性,所以在新学期开始以后,面临着学习任务压力,紧张生活,就会出现完全的不适应。
假期综合症的表现是拒绝上学,赖床厌学,上课睡觉,作业拖拉,沉溺手机,心系朋友等等。这对孩子的学业是不利的,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
假期综合症的心理根据是什么?我们来做个分析,对部分孩子来说,学习的动力本身就不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被动的行为。我们这次寒假是特殊延长,让孩子的惰性更加明显,开学以后学习的消极状态是可以预计的。原来孩子在上学过程的痛苦体验是不愉快,是郁闷的,是孩子本能的留恋假期当中的松散状态,他们对假期中玩乐的享乐的状态很是留恋,不愿意回归到学习状态中,所以他们对学习是回避状态。上学与假期的强烈对比,把孩子推向了厌学,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孩子的假期综合症就发生了。这次假期是有特殊性,比任何一次寒假都长,假期越长,假期综合症发作的可能性就越大。生活状态改变21天以上,就可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就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假期中形成的惰性行为模式延续到新学期开学以后,就要被迫改变,那么这个被迫改变的过程是痛苦的,紧张变松散容易,松散变紧张是很难,孩子离开学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着手为开学做好准备,做好假期综合症家庭预防工作,有利于孩子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有利于孩子学业和身心。如果做不好孩子容易造成学业成长方面的挫折。
其次,孩子“假期综合症”家庭预防的四大任务。分别是,对孩子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孩子生物钟的渐进式调整;孩子新学习学业目标的设计和实现目标的计划的制定;孩子学业热度的恢复与维护。下面具体分别讲解。
一是对孩子手机使用的有效管理
手机的过度使用与沉迷,是孩子精神状态不良的首要原因
当务之急是孩子手机的有效管理。手机的过度使用与沉迷,是孩子精神状态不良的首要原因。当前孩子使用手机现象说明了这个问题。现在很多孩子的精神状态不良都和使用手机有关系。假期中孩子的手机往往是失控的,失控状态持续到开学,孩子很难把手机失控状态改变过来,是孩子学业的灾难,严重影响到学业。欧洲欧美的家长有一句话,“要毁孩子,给一部手机就可以了”。很多家长有这种感受。孩子拿到手机过度使用沉迷以后,会造成下列6方面的破坏力量。(1)破坏学习专注力,总想着手机;(2)深夜玩手机,健康和学习精力的毁坏;(3)所有的碎片时间都用在手机上,占用了可以学习的大量时间;(4)破坏亲子关系,因手机亲子关系冲突与断裂;(5)手机游戏王者荣耀10分钟就有一个兴奋点,吃鸡游戏最短的3分钟就有一个兴奋点,孩子没有能力抵御手机游戏的诱惑,很容易就会沉迷其中;(6)荒废学业,浪费生命,这对孩子是灾难性的。
我们如何对孩子使用手机科学管理呢?要明白,手机游戏:堵是没有出路的。手机是现代文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正如不用煤气而用土灶来烧饭在现代是行不通的,所以手机不让孩子用是不可能的。孩子对手机游戏一点也不懂,不参与,会被同学看不起,在学校没办法活下去,他的人际会受到阻碍。禁用的后果是激发更强烈的欲望,这是很危险的。手机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活跃思维,愉悦心情的方式之一,不可以完全禁止,这也是孩子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的必然结果,所以堵是没有用的。
孩子手机使用的家庭管理。我们要承认手机和手机游戏对孩子具有无法估量的吸引力,手机和手机游戏对孩子是本性的吸引。举个例子,我的学生有个案例,有个一岁孩子,刚刚能拿动手机,就已经会开机关机使用手机可以玩游戏了。一岁的孩子是不懂道理的,刚刚会语言,但他能看懂画面,这个案例充分说明手机和手机游戏对孩子具有无法估量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诱惑力是非常强大的,因此,我们对手机使用不加任何管理,靠孩子自觉,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大人对手机的迷恋体现在全社会的低头族。我们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不加管理,这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但是同时,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指导和监督下,是可以科学地使用手机,因为孩子的生命不仅仅是在手机中,是有更丰富的内涵,这在于孩子父母有没有能力科学管理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父母对孩子手机的管理,是一个灵活的智慧的实践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提升的过程。在探索摸索过程中,不断完善对手机科学管理引导的智慧过程。这个过程一旦成功,这对孩子使用手机,对他的生命、生命价值、成长都是有利的。
3.父母以身作则:取得话语权。如果父母天天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1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