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横纹肌溶解综合症rdqu

白癜风怎样防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夏天,要么不想吃,要么吃的“清凉痛快”,

小龙虾、凉拌菜、冰啤酒……

都成为我们的饭桌上的“套餐”,

但是如果不干净、食物处理不当,

都可能患食源性疾病,

也就是“吃出来的疾病”!

先从食源性疾病谈起

食源性疾病

通过摄入食物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疾病,有化学性的(农药、亚硝酸盐、真菌毒素等)、生物性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有毒动植物的(霉变甘蔗、河豚鱼)等致病原,污染的食品可导致从腹泻到肿瘤等多种疾病,而多数食源性疾病是由于食用了受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引起的。

最常见的病原是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是一种嗜盐性细菌,是日本及我国沿海地区发生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也是美国海产品消费引起人类胃肠炎的首要原因。

副溶血性弧菌天然存在于海水、沿海环境、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它生命力顽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一个月以上。主要污染的食品是海产品,包括各种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我国不少地区还发现淡水鱼携带副溶血性弧菌。

任何人都可能食入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

但患病人群主要是青壮年!

主要病因食品是未经烧熟煮透的海产品或其他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即食食品。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平均潜伏期为15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4天。典型的感染疾病是急性胃肠炎,表现为呕吐、头痛、腹泻和低热等症状。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为主要特点,腹泻多呈水样便,病程常为2-3天,恢复较快。

尽管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通常是自限性的,但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能因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死亡。

牢记“食品安全五要点”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食品安全五要点”

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1保持清洁

饭前便后要洗手,做饭前也要洗手,尤其是交替处理生熟食品的过程中,厨房用具要保持清洁。

2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用具。

3烧熟煮透

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食品。只有保证内部温度达到70度以上才能将其中的细菌杀死。即使存放在冰箱里的熟食,在食用前也要彻底加热才安全。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绝大部分致病微生物都喜欢室温环境,所以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千万要注意,冰箱不是保险箱,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食材要新鲜,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变质的食材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要及时扔掉。

下面,我们进入“龙虾话题”

食用小龙虾可能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其实这样的案例,在国外早有报道。

在年,在波罗的海沿岸哈夫区报道了因食用水产品导致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表现跟国内的案例很相似,从而被命名为“哈夫病”。

哈夫病

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

其实,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近年来,南京等地也陆续散发出现了食用小龙虾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什么?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小分子物质等)漏出,多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及代谢紊乱。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

除了食用小龙虾,还有很多原因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

其中过度运动(如跑马拉松)、中暑(军训最多见)、药物(如他汀类)等相对报道较多。另外,感染、炎症、某些代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也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呢?

肌肉的疼痛、压痛、肿胀及无力等、发热、全身乏力、少尿、无尿、尿液呈酱油色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建议主动向医生说明近期有小龙虾食用史。

另外,关于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原因,众说纷纭。比如有洗虾粉是元凶的说法,也有小龙虾可能是遭遇污染,携带了某种有害物质的说法,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找到关于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明确原因,请大家不要相信这些谣言。

但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检测结果表明:

野生小龙虾较养殖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病概率更高,建议大家谨慎食用野生小龙虾。

那么面对美食小龙虾,到底怎么吃才安全放心呢?

食用小龙虾的七大建议

1

浅尝辄止,适量食用

建议适量食用小龙虾,不要过量,建议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只。

2

特殊人群建议不要食用小龙虾

易过敏人群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谨慎使用小龙虾。

3

建议不要吃虾头

小龙虾头部易蓄积重金属及一些有毒物质,所以使用时建议去头,不要贪图省事,不将头部好好处理就食用。

4

不宜喝酒

吃小龙虾时不要喝啤酒,啤酒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一起吃会发生化学反应,加重机体代谢负担,导致血中尿酸增高更快。建议食用小龙虾的同时不要饮用各种酒类,因为饮酒可能会增加患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风险。

5

不要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

小龙虾与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会形成不溶性结合物,不仅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可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

6

建议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店,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

7

建议不要自行捕捞野生小龙虾食用,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小龙虾。

来源:常州市疾控中心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11094.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