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血小板和抗凝一直是热点问题,特别是冠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原因在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是一个对立矛盾的统一体,关于达比加群的RE-DUALPCI实验给了我们一部分问题的答案:在PCI术后,与传统方案(华法林+2种抗血小板药物)即所谓的三联治疗相比,2种剂量(mg和mg)的达比加群+1种P2Y12抑制剂即所谓的两联治疗,在出血事件方面,两联方案占优,在血栓事件方面,两联方案并不劣于三联方案。下面介绍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年EuropeanHeartJournal,对RE-DUALPCI实验进一步作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急诊PCI还是择期PCI术后,2种剂量的达比加群+1种P2Y12抑制剂的出血风险均较传统三联方案低。亚组分析与整体实验结果一致,但其中有些结果还是比较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介绍一下实验方法,RE-DUALPCI实验总共入选了例行PCI支架置入术的房颤患者,在拔鞘管6小时后且不能晚于PCI后小时给与实验药物,按下图1分组:图1RE-DUALPCI实验分组
本亚组分析将实验人群分为急诊PCI(ACS)组和择期PCI组,见下表1。两组在基线抗凝和临床混杂因素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表1亚组分析的分组基线资料
文章还将2种P2Y12抑制剂: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作了对比,下表2是2种药物的基线资料,相对来说,替格瑞洛在急诊PCI的时候使用的更多。表2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基线资料在主要的结果上,2种剂量的达比加群+1种P2Y12抑制剂在出血风险上都要优于传统的华法林三联治疗,而在死亡、血栓事件、非计划的血运重建等复合终点方面,不劣于华法林三联治疗。文章还将实验药物分为6组:达比加群mg+替格瑞洛、达比加群mg+氯吡格雷、达比加群mg+替格瑞洛、达比加群mg+氯吡格雷、华法林三联(替格瑞洛)、华法林三联(氯吡格雷),分别比较出血风险和复合终点。有意思的结果来了,看下图2,实线的替格瑞洛组合比虚线的氯吡格雷组合,出血风险要高,这与大家对替格瑞洛的临床印象一致。图2出血方面,6种组合的差异既然替格瑞洛组合出血风险要比氯吡格雷组合高,那么,复合终点情况呢,看下图3:
出乎意料的是,实线的替格瑞洛组合,在复合终点事件上,都要比氯吡格雷组合多。替格瑞洛并没有体现出在PLATO研究中的优势。所以,2联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中,目前指南还是建议合用氯吡格雷。在PCI术后,ESC指南仍然建议短期应用三联治疗,随着新型口服抗凝药相关的双联治疗证据逐步增多,是否会更改指南建议,我们拭目以待。
丁春华:医院心脏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心血管内科研究员,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心脏中心客座教授。
擅长:危重疑难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心跳慢、不齐、早搏、间歇、房颤)、心衰和晕厥的诊治,曾电击除颤次成功抢救恶性心律失常伴心衰患者。导管消融、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手术精湛。主持参与国内外课题研究数十项,发表SCI文章1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专利3项。指导研究生多名,担任美国《心律》杂志编委、《循环》等杂志审稿人。美国心律协会会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心电学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会委员等十余项学术任职。
下图为丁春华主任微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zljb/1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