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昌,男。汉族,年6月18日出生。年8月毕业于广西医学院医疗系(本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心电图学专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退休前在广医院工作并任功能科主任、心电图室主任。医院体检部总检兼健康咨询工作。先后在国内省级杂志及核心刊物发表综述及论文20多篇,积累各种心电图与心电向量教案十多件。年“用心电向量图与上胸部心电图标测分析J波研究”(第一作者)获南宁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年“利用心电向量图对胸导联终末R`的研究分析”(第三作者)获柳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年出版了“实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学”。
2、B型预激心电图
图11-12B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1
本图平均心率92次/分,P-R间期0.09秒,QRS时限0.16秒,QRS起始处有δ波,V1、V2导联QRS主波方向向下,V4-V6导联QRS主波方向向上,R波为主的I、II、AVL、V4~V6导联ST段呈水平型压低0.10~0.15mV。部分可伴T波倒置或双向。这是份图符合预激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前4点,也有轻度ST段压低,V1V2导联的QRS以S波为主,V4-V6导联以R波为主,属于典型的B型预激综合征。
旁道定为:应该是右侧壁旁道。旁道除极向量向左前下,所以下壁导联δ波及胸导联的δ波均正向。
图11-13B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2--II、III、aVF导联呈QS型
该图为男性25岁常规体检记录的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1次/分,P-R间期0.08秒,QRS时限0.14秒,在V1V2导联QRS分别呈QS、rS型,II、III、aVF导联呈QS波,且III、aVF导联还有ST段上斜型抬高0.15-0.25mV,很容易下异常Q波,急性下间壁心肌梗死可能的诊断。
旁道定位:本图为典型B型预激。V1有负向δ波,是较靠右侧偏前的旁道,但II、III、aVF导联也呈明显的负向δ波,怎么解释?
一般右后间隔旁路到达隔面,这样其预激向量的除极方向是由右下指向左后上。向上向左除极,除极方向背离II、III、aVF导联,所以就呈II、III、aVF导联的δ波呈负向,向左除极V1可有负正双向δ波,I、aVL、V4-V6导联的δ波就呈正向。
图11-14B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3--V1V2及III、aVF导联负向δ波波的
女22岁,常规体检心电图。心率83次/分,P-R间期0.09秒,QRS0.13秒,各导联QRS起始处有明确的δ波,III、aVR、aVF、V1、V2导联δ波负向,其它正向,V1V2导联QRS以S波为主,V4-V6导联以R波为主。符合B型预激综合征。
旁道定位:根据郭继鸿教授预激旁路的心电图定位法,V1-V3导联QRS波主波向下,II导联δ波向上,aVF导联δ波向下属于右前壁旁路。右室前壁旁道。预激的向量从右前壁向左除极,背离V1V2导联的探查电极,所以V1V2导联的δ波是负向的。
3、C型预激心电图
C型预激:是极少见的一种预激。是指V1-V3导联的预激波向上,QRS波群呈Rs或R型,V4-V6导联的预激波向下,QRS波群呈QS型或rS型,需与前壁梗死鉴别,估计此型预激的旁道位于左室前侧壁。
目前很少有符合条件的图片,杂志、书本上少,网上也少。下面用的是网上交流来的图片
图11-15C型预激心电图1
本图心率70次/分,P-R间期0.10s,QRS时限0.12s,各导联QRS起始处有δ波,V1-V3导联δ波均正向,QRS主波方向向上。V4-V6导联δ波均负向,其中V6导联QRS波主波方向向下,呈Qr型,V5导联呈qr型,R/Q≈1。II、III、aVF导联δ波也负向。全图无明显ST-T改变。考虑左室前侧壁旁道,下端开口位置很低。
图11-16C型预激心电图2
这是爱爱以上的图片。本图心率85次/分,P-R间期0.11s,QRS时限0.14s,各导联QRS起始处有δ波,V1-V6导联delta波均正向,V1-V3导联QRS主波方向向上,V6导联QRS波主波方向向下,V5导联S波也加深,电压达到0.7mV。I、II、V4-V6导联T波正向
这份图V4-V6导联没有负向δ波,但临床上常把它当成C型预激看待。是否因为按照室早QRS形态定位,这幅图的QRS形态也符合前侧壁源室早的QRS形态。
C型预激少见,就举这2个里。谁有典型的图,希望能提供参考。
4、马海氏预激
马海氏预激综合征是指沿着马海氏纤维下传所形成的预激。其心电图表现为:(1)P-R间期正常,甚至长过正常值。(2)QRS时限增宽(>0.10s)。(3)QRS起始部位有预激波。(4)可伴继发性ST-T改变。
图11-17马海氏预激综合征心电图1
马海氏型预激综合征是指P-R间期正常,QRS起始处有δ波。本图P-R间期0.15s,QRS时限0.09s,各导联QRS起始处有δ波,其中III、aVR、V1导联δ波向下,符合马海氏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征。
图11-18马海氏预激综合征心电图2--V2-V4异常小Q波
男40岁,体检心电图,临床无特殊疾病。V2-V4出现异常小Q波,其它多数导联QRS起始处也有δ波样改变。P-R0.14秒,用马海氏预激解释比较好。
图11-19马海氏预激综合征心电图2--V2-V4异常小Q波12导联的叠加图
这是上图的12导联的叠加图,左上角的是V3导联QRS放大图一部分。其起始处与正常的完全不一致,这里象菱形的起始部分(边缘涂上红色线)在正常心电图是没有的,它就是δ波向量造成。
(-张-男40岁-V2-V4异常小Q波-马氏预激)
有不少学者认为马海氏型预激并不少见,只是平时大家忽略了。所以这里举了一些例供大家参考!
马海氏型预激综合征又称变异型预激综合征。以往根据心电图有预激波,但P-R间期大于0.12s,推论它应该是结室束或束室束,即所谓Mahaim束。
但近年来部分学者称“经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术已证实,部分所谓的马海氏预激实际上是连接于右房与右束支远端之间的房室旁道,但它的传导特性不是全或无的,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递减传导,它一般只有正传而无逆传。因而多引起逆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从电生理特性和组织学考虑,Mahaim束实际上是异常存在的发育不完全的副房室传导系统”。
前面讲了激综合征诊断的五点要点:P-R间期缩短、QRS增宽、QRS起始部有δ波、P-J间期正常、有继发ST-T改变,这是典型的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不够典型的预激综合征,特别马海氏预激,隐匿性预激的诊断比较困难,不认真观察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我觉得黄宛讲的五点很值得大家重视:1、P-R间期接近0.12秒,而QRS形态与时间逾常者。也就是δ波不典型的预激。2、QRS形态似束支阻滞,而P-J间期正常或缩短者。正常束支阻滞P-J间期是延长的,P-J间期正常或缩短就要考虑有预激的可能。3、心电图图形在不久的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但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特别是P-R间期与QRS时间改变恰好相反(即P-R间期越缩短,QRS越宽---出现手风琴样改变)。4、QRS起始部位粗钝者。特别是多数导联表现为较平坦的δ波时,容易漏诊。5、曾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史者。预激合并AYRT,常常呈突发突止的情况。
编辑:温玉阳
~~~~~~~~~~~~~~~~~~~~~~~~~~~~~~~~~~~~~~~~~~~~~~~~~~~~~~~~~~~~~~~~~~~~~
免责申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自网友及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如有任何建议请加dian)或扫描下面北京白癜风医院好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ys/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