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平今年53岁,年到后河镇赵楼小学教书。
1月4号,提起李秋平,赵楼小学校长蔡广伟、教师史进宝等人说得最多的就是——“李老师是一个特别实在的人”。
“特别实在”,这字眼虽“接地气儿”,但形容老师似乎不太合适。不过,了解李秋平一些教学细节后,似乎只有“特别实在”才能形容她。
几乎每天放学后,用近1个小时为差生免费补课;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每天12点30分到教室,辅导学生;丈夫手术前一天,仍坚守讲台,因为担心学生拉下功课……
李秋平的这些“实在”不但学生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学生家长、年轻教师也深深被这种敬业精神感染着。
“李老师的‘好’,学生家长心里明镜儿似的。所以,每年分班时,家长挤破头,都想把孩子送进她的班。”蔡广伟说。
让家长挤破头都想“要”的李秋平究竟是怎样教学的?也许,看看她普通的一天就知道了……1
每天早上7点10分,李秋平总会准时出现在赵楼小学。每天晚上放学后,她也总是最后才走。
“教书育人是良心活儿,来不得半点儿马虎。我之所以对自己要求高点儿,是因为我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我想让更多农村娃学更多知识,来改变命运。”李秋平说。2
赵楼村几乎是后河镇最西边的村庄,很偏僻。赵楼小学容纳了赵东、赵西等村多名小学生。
周边村子里,许多人都曾是李秋平的学生。李秋平看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入大学,放飞梦想,自己却没多大改变——以前教小学五六年级,现在教小学二年级。但她淡淡地说,挺好的。3
和普通老师一样,李秋平再普通不过。53岁的年纪,多了生活的皱纹,晒黑的皮肤上沉淀着岁月的年轮。
但35年来,李秋平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依然喜欢经常到教室里转转,依然在用爱心呵护着一群又一群“小树苗”成长。4
爱就那么多,给学生的多了,分给家庭的就少了。所以,对待家庭,李秋平常常很愧疚。
“李老师的爱人夏国林患有预激综合症,本来要在年春节动手术,但因为李老师工作忙,直到年暑假才把手术给完成了。”同事史进宝说,即使手术前一天,她仍在讲台上为孩子上课。5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年纪小,不听话、淘气再正常不过。但因为有了李秋平的耐心,学生们都很乖,课堂气氛也特别好。每到课堂提问环节,孩子们都把手举得特别高,求知欲望特别强。6
李秋平的“实在”还在于对待差生不放弃。每天放学后,她总会义务辅导三四名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时间将近1个小时,而学生家长就在校门外等着。“李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帮俺孙儿补课,我在这儿等又算个啥。就是等再长时间,俺也愿意。”学生家长赵大峰说。7
李秋平是千万名普通乡村教师中的一名。多年来,她用爱心教学,不染世俗名利,不畏生活艰难,总是把最好的自己奉献给“小树苗”们。
每天看到“小树苗”们天真快乐的笑容,她脸上总会露出灿烂的笑容。这些年,就这样大手牵小手,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来了。
“再差2年,我就该退休了。每当想起这事儿,心里总不是滋味。我不能想象,身边突然没有了这些纯真可爱的孩子,会怎么样。”李秋平说,这也让她倍加珍惜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8
“李老师,最近我学了许多生字,我想对你说——‘老师,你辛苦了’。”李秋平爱学生,学生也疼她,经常会有学生写“情书”感谢她。
“我们学校教职工也很感谢李老师。不仅是因为李老师教书好,学生成绩优,更重要的是,李老师为学校20多名年轻教师带了好头儿,并无私向年轻教师传授教学‘真经’。”校长蔡广伟说,“这让俺赵楼小学在全镇13个教学单位的教学排名中总是数一数二。”9
一直以来,李秋平从不会把生活中的难过、坎坷、烦恼放在工作、教学中。相反,她总是微笑着面对每个孩子。
为和孩子与家长做好交流,李秋平要求自己必须学会用手机发短信。现在,李秋平用手机已驾轻就熟。0
偏守农村教育35年,李秋平是孤独的。但她把这孤独化为兢业勤恳的爱心,浇灌着一批又一批“小树苗”成长,用善良、正直、坚韧,为这些农村娃“装上了飞翔的翅膀”。(赵东阳)
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ys/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