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姐是一名中学教师,近半年来经常出现腹痛、腹胀,尤其是进餐后,胡老师以为是自己胃不好,排便或者排气后就能缓解,便没在意,可最近些天每天都拉好几次肚子,有时候大便里还带有黏液,稍微吃的不注意,就“闹肚子”,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这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其特征是肠道壁无器质性病变,但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性反应有过度或反常现象,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有时粪中带有大量黏液。肠道易激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为多,女性在20岁和50岁左右呈现高峰,男性在30岁呈现高峰,女性多于男性,约占3/4。
现代医学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普遍认为本病是以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为中介,以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为扳机的心身性疾病,本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饮食因素
一般认为饮食因素与本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可能与患者对某种或多种食物耐受性差或过敏,食物抗原致胃肠黏膜免疫系统被激活,食物特异性IgE或IgG可能介导肠道高敏反应及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诱发或加重其症状。患者进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可引起腹泻,进食纤维过少或过多均可导致便秘。
2.性别因素
大量证据显示性别不同,本病患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肠道敏感性明显增高,更容易患本病。
3.感染因素
感染一直被认为是导致本病的重要的因素。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及志贺氏菌等。近来发现人酵母菌,脆弱双核阿米巴感染也与本病发生有关。
4.胃肠激素
本病的发病与胃肠激素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研究提示胃肠动力的变化与胃肠激素改变直接相关,可能与胃肠道系统(肠道神经系统)与脊髓及脑(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双向交流的通路调控紊乱有关。
5.胃肠动力学异常
胃肠动力异常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动力异常可发生整个胃肠道任何部位,患者对各种生理性和非生理性刺激反应明显过强,导致结肠移行运动复合波运动异常,诱发结肠运动功能紊乱。结肠慢波频率明显增加,导致便秘,而结肠高振幅收缩波明显增加,肠道运动时间缩短引起腹泻。
6.内脏感觉异常
目前普遍认为,本病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其胃肠道感觉阈值发生改变。内脏感觉异常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研究发现本病患者结肠容积的初始感觉阈值和紧迫感觉阈值明显降低,提示本病患者可能存在内脏神经敏感性增加。内脏敏感性与外周5-HT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肥大细胞释放的化学递质密切相关。
7.心理、精神因素
本病被认为是一种慢性心身性疾病,不少患者有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表现,精神因素影响症状发作及病程。长期心理、精神异常可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导致胃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失常,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肠道感觉过敏,小肠转运加速,结肠黏膜黏液分泌增多。精神、社会及心理因素异常引起患者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导致脑-肠轴与生理、精神反应元件之间相互作用发生障碍、机体调节功能发生紊乱。
8.遗传及环境因素
本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及性别之间明显不同。许多病人从童年开始就有症状,并常有家族史,说明本病可能与遗传环境有关;家族聚集性及双胞胎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致肝郁气滞,肝脾不和,肠道气机不利,传导失司。此外,饮食、劳倦、寒湿等因素均可影响和加重本病。其病机主要是在于肝脾气机不调,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诸脏功能失调。早期多属肝郁脾虚;如夹寒、夹热、夹痰则形成肝脾不和,寒热夹杂;后期累及肾,表现为脾肾阳虚;波及血分可见气滞血瘀等证候。
在诊断方面,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诊断方法供参考:
罗马标准年,罗马委员会制定了罗马Ⅲ标准如下,即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所有条件:
腹部不适或疼痛,至少25%的时间符合排便后改善、发病伴排便频率改变、发病伴粪便性状改变中两项或两项以上;
无炎症、解剖学、代谢或肿瘤性疾病的证据可以解释患者的症状。诊断前至少2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每周至少发作1次。
Manning标准腹痛伴有大便性状改变;
腹痛伴有排便次数增多;
排便后腹痛减轻;
腹胀;
黏液便;
便急或排便不尽。
以上6组症状主要用于与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的鉴别,其特异性74%,敏感性为58%。
预防措施与调护本病多在思想负担沉重、情绪紧张、焦急、愤怒、抑郁、恐惧等时发病,因此避免精神刺激、消除紧张情绪、保持乐观精神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对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虾、蟹、牛奶、花生等尽量避免食用,对辛辣、冰冻、油腻、生冷食物及烟酒要禁忌。同时避免滥用泻药及理化因素对肠道的刺激。饮食定量,不过饥过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少食多餐。腹泻患者应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食物;便秘患者可食多纤维蔬菜、粗粮等,建立定时排便习惯。避免过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适当参加文体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小贴士当出现明显的与进食相关的腹痛腹胀时,且伴有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时,应做电子结肠镜排除器质性肠道疾病。
本文由王芳摘编自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评价和干预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之一——张书信主编的《肛肠疾病安全用药手册》一书。
-7-03--8《肛肠疾病安全用药手册》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中成药安全合理用药评价和干预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分为两部分,总论部分从中成药的源流、剂型、类别、应用、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各论部分介绍了肛肠科常见疾病中的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炎性肠病、便秘、肛门湿疹、肠易激综合征及直肠癌等11种疾病中成药的安全应用,详细介绍了上述疾病常用中成药的处方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以供广大患者及临床医师参考,以便更加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中成药。
本文为科学出版社中医药分社订阅号——科学出版社杏林书苑(sci_tcm)原创发布,转载请保持内容及有效的白癜风偏方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ys/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