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

医院心血管内科系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国家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工程II期、III期重点建设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III级实验室,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特色学科,湖北省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模式动物中心,武汉市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武汉市心血管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湖北省心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及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也设在本学科。武汉市委、市政府打造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的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于年由内科学分出,成为独立的三级学科建制。自独立建制以来,以临床为本,全面开展心血管病的临床防治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创新研究,同时注重心血管病的基础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不断创新临床诊疗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形成了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紧密结合的完整学科体系,成为自己特色与优势。经过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科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临床诊疗的特色和优势越来越突出,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并已搭建了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平台,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提升了理论研究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造就了一支理论扎实、技术精湛、敬业爱岗、奋发有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成了承担国家和湖北省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要科研基地,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全国知名专科。

本学科由十余个部分组成,即心内I科、心内II科、心内III科、心内IV科、高等病房(VIP)、心脏监护病房(CCU)、心功能科、心导管室、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模式动物中心、《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部。现有开放床位张,年门诊量8万人次左右,年出院人数人次,平均住院日7.8天,年均手术量余台,医疗辐射能力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在编工作人员人(医师67人、护理人员人,其他34人。其中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22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赛克勒年度优秀医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7人;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导师6人,具有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15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主任委员1人、其他全国性本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3人、常委4人、委员15人;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常委4人、委员7人。

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卫生部“十一五”重大公益专项、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及省级重大平台建设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余项,SCI收录论文余篇;出版专著46部,获专利9项;获科研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9项。

学科带头人黄从新教授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临床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医学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专家工作组成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心血管内科专科医师考试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全国房颤工作组组长、美国HeartRhythmSociety(HRS)Fellow/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科医师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学》(八年制)副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学》(五年制)主编、《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总编辑、JournalofCardiovascularElectrophysiology(中文版)副主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等。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篇)。取得科研成果2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等,发明专利1项。

科主任江洪教授,年11月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进入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兼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副总编辑等学术职务。在全国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2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九五”攻关等研究课题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

业务范围:

本学科重视对各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历程,已打造出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心血管病的诊治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介入方法治疗各类心血管疾病水平国内先进,部分领域国际先进。

学科开展的特色诊疗技术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治疗、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心脏瓣膜狭窄的球囊成形治疗,年均开展例数不断增加,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开展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起搏/除颤复律技术、ENSITE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冠脉光学断层扫描(OCT)等新技术新业务。其中经桡动脉射频消融术为国际首创,成功率达%,治疗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科年率先将OCT用于冠脉病变性质的分析,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年开展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三个疾病的临床路径管理,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特色及专长:

以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的诊疗为优势,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为特色。在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上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1.心律失常介入诊断与治疗

(1)经食管心房调搏心脏电生理检查及侵入性心内电生理检查;

(2)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3)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防治各种恶性心律失常;

(4)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RFCA):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颤触发灶消融等;

2.心力衰竭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CRT-D);

3.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和旋磨术等(SCA和PCI)治疗冠心病;

4.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5.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6.肾动脉狭窄的成形术、支架置入术;

7.心肌病的起搏治疗及化学消融;

8.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心脏病;

9.心脏大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等,

10.高血压病的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

门诊位置:泰康楼4楼

病房位置:民康楼6-8楼、安康楼9楼

联系

门诊:--

心内一科:--(护士站)

-(医生办公室)

心内二科:--护士站

-(医生办公室)

心内三科:--(护士站)、-(医生办公室)、-(CCU护士站)、-(CCU医生办公室)

心内四科:--(护士站)、-(医生办公室)

心导管室:--

心功能室:--、









































武汉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能治疗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ys/487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