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者中的过度换气综合征

焦虑除了是心理问题,也会引发身体反应。在焦虑状态的最初症状之一中,有一个表现是,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不能控制的呼吸加快、过度的呼吸,导致心慌、焦虑、胸部压迫感,头晕,四肢刺痛或者麻木等不舒服症状。引起过度换气综合征。事实上,过度换气综合征是一种心身疾病,也叫高通气综合征,90%是由心理因素引起,主要是焦虑。。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症状

焦虑、紧张、恐慌等情绪,这些情绪可能导致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导致二氧化碳丢失过多,出现了呼吸性的碱中毒。头晕、气短、胸痛、肢体麻痹等均是过度换气和呼吸性碱中毒的直接后果。甚至不可控制的大叫、大笑。发作时间20~60分钟不等。25岁左右是高发年龄段。其中女性是男性1.6~2倍。Nijmegen症状学问卷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手段,一共有16项症状:胸痛、精神紧张、视物模糊、头晕、精神错乱或对周围的情况不加注意、呼吸深而快、气短、胸部发紧或不适、腹胀、手指麻木或针刺感、呼吸困难、手指或上肢强直、口唇周围发紧、手脚冰凉、心悸、焦虑不安。根据症状出现的频繁程度计分:0=从来没有症状,1=偶尔,2=有时,=经常,4=频繁。16项症状总积分大于等于2分作为症状诊断标准。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心理因素

过度换气综合征90%是心理因素造成,主要是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常见的性格以恐惧、沮丧、带有疑心病和恐惧症为基本特点。其发病就与个人的反应状态及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

人在紧张、愤怒、恐惧、焦虑和激动时,都有呼吸节律加快,自觉呼吸急促。可能会引起呼吸过度,引发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性格特点是带有恐惧、沮丧、疑心病这样的倾向。日本的安藤对例心因性过度换气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这些病人不同程度地伴有焦虑、癔症、疑病症、恐怖症及强迫症等几乎全部的神经症类型。在发病的人群中还发现,很多经历重大负面心理应激事件。国内年对患病儿童调查发现:主要有单亲、留守儿童、学习紧张、家长管理过严、脱离父母养育或过分溺爱,被严厉训斥造成恐惧、委屈等心理障碍而发病。

图:年对患病儿童调查发现:因单亲、留守儿童、学习紧张、家长管理过严、脱离父母养育或过分溺爱,被严厉训斥造成恐惧、委屈等心理障碍而发病。

焦虑是最大特点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一大特征是焦虑状态。与焦虑症诊断的重叠率很高。在诊断为过度换气综合征的患者中,72%的女性和62%同时符合焦虑症的诊断标准。而在焦虑症的患者中,65%的女性和58%的男性同时满足过度换气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心理治疗

因为90%是心理因素造成,所以要重视心理治疗。心理干预方法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催眠疗法以及放松疗法等。

心身疾病不同于躯体疾病,也不同于心理疾病,是心理和生理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性格因素共同对心身状态起作用。若不被了解,会造成漏诊或误诊。过度换气综合征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与焦虑紧密相连。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ys/13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