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心情这么差,是要来大姨妈了吧?”
作为女生,听到男生说这句话,你会怎么回答呢?
A、怼回去
B、忍一忍
C、先忍再怼
忍一时风平浪静,怼一次心情好爽!但,不管是“忍”还是“怼”,我们不得不承认,姨妈前的那段日子,我们真的会“变”得不像自己。
经前期综合征:
75%的女性绕不开的话题
大姨妈来临前,总有那么三四五六七天让人抓狂:头晕、烦躁、太阳穴胀痛、乳房胀痛、小肚子隐隐作痛、有人便秘有人拉肚子、特别想吃甜的或咸的、辣的、风一吹就想倒……莫名其妙想哭……
有时候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甚至,都不知道,我要反抗什么……
来源:soogif
其实,这种不可描述的状态,它一直都有姓名:经前期综合征!
这个医学上的专有名词,很多人第一次听到。但事实上,至少有75%的女性在生育年龄的某一阶段,都会出现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1]。
约3%~8%的女性还会升级为“经前期情绪障碍”。它不仅仅是对健康造成损害,还会对她们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产生影响。英国研究人员的一项系统分析发现,在月经期内,女性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更容易恶化、入院的风险明显比非月经期更高[2]。
看到这里,广大男同胞有没有瑟瑟发抖!看来国家给放“姨妈假”,是多么明智的决定……
但女人们也不禁要问一句:为啥我会变成这样子?
为什么会出现“经前期综合征”?
在年,英国医生凯塔琳娜·多尔顿更详细地阐述了这一点,她认为雌激素和黄体酮含量的波动是导致这些症状出现的原因,“经前期综合征”也因此被定义。
后来,它所包含的症状也越来越广,除了焦虑、悲伤、情绪低落,也包括判断力差、身体协调能力变差、效率降低、抽搐、哮喘、过敏、焦虑症、肠易激综合征、偏头痛等[3]。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激素改变是引起经期症状的深层原因(同理还有产后抑郁、更年期),但具体是如何影响的尚未明确。
但不管怎么说,女性朋友们,大姨妈来之前你的那些糟糕情绪,是不是稍微有了一个安放之所?
来来来,对号入座一下,目前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包含了一百多种,会在经期前后随机排列组合出现,最普遍的是以下7种,看你会中几枪?
身体上可能出现:
头痛(偏头痛)
水肿
乳房肿痛
长痘:肌肤容易过敏情绪上可能出现:情绪低落:一旦经期开始,这种低落情绪会豁然消失。
疲倦:容易疲惫、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低。有嗜食冲动:什么油炸食品啊、甜食、辣食,都想吃[4]。
来源:soogif
经前期综合征太太太烦了
到底需不需要治?
有个朋友每次在姨妈前会规律性地和男朋友吵架,吵到鸡飞蛋打之后,深夜就会发出灵魂一问:姨妈要来,我总是被气,这样下去会不会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啊?
所以,想到这里,终极一问也就来了:经前期综合征,医院看一下?
首先,把被气出子宫肌瘤的“锅”甩给经前期综合征,确实有点夸张,目前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情绪和肿瘤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况且“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子宫良性肿瘤,“卵巢囊肿”也基本是良性的病变。所有,朋友,不要被不存在的敌人吓倒了!
但经前期综合征的存在,让人无所适从,总是这样也很烦啊!
面对这些问题,建议你可以这样做:首先尝试记录,确定是否有相关症状。
内观自己的情绪,梳理出来,做一个连续记录,如心理感受、身体状况,然后按照轻重程度排个序。至少记录两个月,以确定症状发生的时间是不是符合经前期综合征,必要的时候找医生判断是否严重,再进行药物治疗或心理疏导。
其中,药物治疗一般有抗焦虑类药、抗抑郁等情绪类的药物,当然这个药可不能自己乱吃,需在医生指导下,凭医生处方购买使用。服用维生素B6可以改善症状。
此外,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避孕药,没错,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及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波动,对经前期综合征有缓解作用。
当然,每个人的症状不尽相同,和个人敏感性,以及自我调节相关。说到底,有些人可能是心病:大姨妈要来了,自我暗示心情可能要变得不好了。所以,面对经前期综合征,自我调节很重要:
1.做做运动。运动能让大脑分泌让人愉快的激素“内啡肽”,瑜伽、跑步都行。
2.记得好好睡觉。有研究表明,大多睡眠不规律的女性,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更严重,情绪的波动也大得多[5]。所以,那几天尤其要好好休息。
3.饮食上做些改变。从经前1~2周起,进行低盐和少盐饮食,避免肚子胀和水肿;适当多吃含镁的食物(多叶绿色蔬菜,像羽衣甘蓝和菠菜)可能助于缓解与经前期综合征相关的偏头痛[6]。
别忽略别压抑
这是女性特有的身体体验
说到底,千言万语一句话:改善经前期综合征的方法就是照顾好自己,主动照顾自己的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更包括心理层面的健康。然后,放轻松正面地认识和接纳经前期综合征,而不是忽略或压抑这种情绪。
对于“大姨妈”,大家讨论更多的是月经本身,比如痛不痛经、血块多不多、按时来了没等等,而对女性情绪上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ys/1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