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什么叫过早复极综合征?
早复极(EarlyRepolarization,ER)是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个体,在其心电图至少两个连续导联上出现QRS终末部与ST段起始部交界处的J点抬高≥0.1mv,常伴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及T波高尖的现象(缺图)。该病于年由两位外国医生首次描述。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早复极的发生率约为1~13%,非常常见。黑人、男性、年轻人、运动员中发生率较高。年,有学者通过研究年至年间73,名志愿者的心电图,得出早复极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9%(/)。又经过1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早复极导致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正常心电图者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早复极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变异。而且一直以来也确实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变异。
76
早复极综合症的J波抬高与Brugada综合症的有何异同?二者之间如何鉴别?
早复极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变异。但随着人们对Brugada综合症认识的深入,发现早复极与Brugada在心电图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实际上就是一回事。因为都表现为QRS波后有J波抬高,并附带着ST段也抬高。难怪有学者干脆将这类心电图统统归纳为“J波综合症”。因为它们导致J波抬高和ST段抬高的机制是完全相同的。但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只定义在右胸导联(V1-V3),而早复极的J波抬高很广泛,既可在右胸导联,也可在侧壁、下壁导联。而且下壁导联还很常见。再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早复极的J波抬高远没有Brugada抬高的高。Brugada的J波抬高普遍高于0.2mv,而早复极的J波抬高一般在0.1-0.2mv之间,很少有超过0.2mv者。还有一个就是早复极的命名要远早于Brugada的命名,而J波综合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学界的普遍推广。因此这三个概念目前仍在同时使用,其内涵和外延各有不同。
尽管早复极与Brugada心电图之间存在着不同,但可以肯定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交集。但从定义上讲,如果早复极的J波抬高发生在右胸导联(V1-V3),我想多数医生会诊断“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而不会诊断“早复极”。而如果早复极发生在其它导联,我想多数医生会诊断“早复极”而不会诊断“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的。鉴于早复极绝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变异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从早复极患者中找出具有一定风险的“恶性早复极”。实际上就是对早复极进行危险分层。
77
早复极综合征的患者有危险吗?
究竟哪些早复极具有猝死风险呢?目前的研究证实,早复极究竟有无猝死风险,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标准:
(1)、对于自身有过晕厥史或直系家族中有过猝死史的早复极人群,密切随访是十分必要,并建议不从事竞技体育运动。
(2)、对于早复极时J波抬得很高,远远高于0.2mv者,具有一定的猝死风险。
(3)、对于早复极后ST段呈水平型抬高者,要比ST段呈快速上升型猝死风险高。
(4)、早复极存在导联范围一般较局限。如果早复极存在导联范围太广泛,尤其在下壁合并侧壁、前壁均有早复极的J波抬高,则猝死风险极大地增加。
78
早复极综合症的患者如何治疗?
如上所说,绝大多数的早复极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变异,不需治疗。部分J波抬得很高、分布范围较广的早复极,尽管具有一定的恶性度,但如果没有发生过晕厥或猝死,仍只需要严密随诊,严格限制剧烈运动及不良生活习惯外,也无需特殊治疗。而一旦早复极本人发生过心动过速性晕厥,或其直系亲属中有发生过不明原因猝死的,那么就等同于Brugada综合症处理,要植入ICD来保驾。
往期回顾
心律失常概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1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