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惹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主要累及大肠或小肠,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有过度性的反应或反常现象。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学“肠郁”、“泄泻”、“腹痛”、“便秘”等范畴

肠易激综合征病情多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饮食失调、气候变化等情况下发作;常伴左下腹胀痛、隐痛或痉挛痛,多在排便后减轻,呈疼痛-排便-缓解的规律;经常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但无脓血便;可伴腹胀、纳呆、呕恶、心烦、焦虑、失眠等消化不良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体检多无阳性体征,或仅有左下腹轻度压痛,也可扪及鼓起的肠管。

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即腹泻与便秘交替型)三型

1.肝郁脾虚型:

症见轻度抑郁、腹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胸闷脘痞、心烦易怒、嗳气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治宜疏肝健脾止泻。

方用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加减。

2.寒热错杂型:

症见腹痛、肠鸣、腹泻、大便不爽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烦闷纳呆、脘腹喜暖、舌淡红、苔黄或白腻、脉弦。

治宜平调寒热,除湿止泻。

方用乌梅丸加减。

3.脾胃虚弱型:

症见大便稀溏、水谷不化、脘腹闷痛、肠鸣腹泻、纳呆脘痞、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宜健脾益气,渗湿止泻。

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4.脾肾阳虚型:

症见久泻不愈,腹痛隐隐,肠鸣腹胀,大便稀溏,形寒肢冷,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

治宜温补脾肾,固肠止泻。

方用自拟愈肠煎。

5.阴虚肠燥型:

症见大便数日一行,硬结难以排解,左少腹可扪及触痛明显的条索状包块,伴五心烦热、口苦咽干、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增水行舟,润肠通便。

方用增液汤合五仁丸加减。

6.肠道瘀滞型:

证见大便溏薄或便秘,左少腹疼痛难解,并可扪及触痛明显的条索状包块,伴腹胀嗳气、食少纳呆、舌暗红或暗淡或有瘀点瘀斑、苔黄或白腻、脉弦涩或细涩。治宜和中缓急,活血化瘀。

方用少腹逐瘀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做客嘉宾:曹扬,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医硕士、乾德堂国医馆馆长

详情请收听:

1月17日(周日)晚间22:45-23:35天津生活广播《魏飚明月的悄悄话》第二时段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xcyy/1150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