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一般根据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将其分型如下:
阵发性房颤:能自行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不能自行终止。
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绝大多数<24h,复律无效或无指征,阵发性及持续性房颤均可复发。
房颤的药物治疗不可以根治房颤,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快速心室率、恢复窦性心律、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它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心率药物、抗凝药物、节律控制药物。一、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抑制房室结内传导和延长其不应期以减慢心室率、缓解症状和改善血流动力学。常用药物包括:1.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等,多用于无器质性心脏病。3.洋地黄苷类、如地高辛、西地兰等,多用于伴有左心衰史的心率控制。持续和永久性房颤在休息状态下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急性房颤不伴有预激综合症,推荐使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减慢心室率,但在低血压和心衰患者中应慎用;在心衰和/或低血压合并房颤的患者,推荐静脉使用地高辛和胺碘酮控制心室率;房颤合并预激综合症、血流动力学尚稳定者,可采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或胺碘酮静脉注射。二、控制节律的药物房颤持续时间越短,用药越及时,转复成功率越高。常用包括:1.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推荐用于房颤的药物复律。2.如果没有窦房结、房室结功能异常、束支阻滞、Brugada综合症、器质性心脏病,QT间期延长,并且证明应用安全的情况下,顿服普罗帕酮或氟卡胺可用于院外结束持续房颤。在房扑发生时,开始抗心律失常治疗前,应该给予β受体阻滞剂或者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阻止房室结的快速传导。3.对于不需要马上恢复窦律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病人,应用胺碘酮是有益的,胺碘酮是目前常用的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可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适用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暂房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或扑动疗效较差,不及奎尼丁。对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不满意。三、抗凝药物1.除了孤立性房颤和所有抗凝药禁忌症,所有房颤患者均应接受抗凝治疗。2.合并瓣膜病的患者,应使用华法林积极抗凝,定期检测INR,将值控制在2.0-3.0。3.非瓣膜病患者,常用药物包含阿司匹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及华法林。根据不同的患者的不同风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制定不同的抗凝治疗方法。如果没有危险因素或低危患者可采用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仅具有一项中危因素患者可以选择阿司匹林或华法林,如果具有中危或高危危险因素的,采用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抗凝治疗。一般而言,新型口服抗凝药疗效稳定,不需要反复复查凝血指标,同时颅内出血等大出血事件风险较低,为多数房颤患者的优选方案。医院药剂科胡丽佳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hl/9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