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病因:
过量运动、肌肉挤压伤、缺血、代谢紊乱、极端体温、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都有可能引发横纹肌综合症。所以,除了饮食,运动也要注意规律。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表现:
均有持续性肌肉疼痛,主要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部性疼痛(如背、肩、颈部、胸部、下肢、上肢、腰部等),个别病例伴腰痛、乏力、胸闷、呼吸疼痛、发热、少尿、无尿等症状。
由于发病分散、无明确证据表明“罪魁祸首“就是小龙虾,所以市民餐桌上也未必需要完全将小龙虾“封杀”,提醒,食用小龙虾要注意饮食卫生,慎防食物被病原污染,同时,最好把虾头、虾线去掉,只吃虾肉,并注意食用量。3
关于龙虾还有哪些传闻?
▲吃小龙虾会得肺吸虫病?
近期被在各大社交网络被频繁传播的这条新闻中,某女士突然咳血、发烧,被医生诊断为肺吸虫病,而原因竟然可能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小龙虾。事后,有记者做实验,将一只小龙虾放入超声波清洗机,数分钟后在清水中发现长约1公分左右的虫子,通过显微镜镜头,还能看到很多极为活跃的寄生虫附着在龙虾体内。
对此,疾控专家指出,媒体上提到的并不是肺吸虫,可能是水体中的虫子。首先,肺吸虫是在虾和蟹的体内寄生,不会轻易用微波清洗机就能洗出来。再者,肺吸虫在虾和蟹体内是以囊蚴形式存在,不会在水中窜来窜去。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小龙虾里含有肺吸虫,但实验表明,部分小龙虾中的确有部分虫类或虫卵,必须煮熟杀死虫类才能食用,冰镇小龙虾、小龙虾刺身等生食小龙虾的所谓创意吃法,绝对不可取。
▲食用小龙虾是从臭水沟捞的?
前几年这种说法很是盛行,说有不少小龙虾是从河、湖甚至臭水沟里捕捉,但随着这些年小龙虾受到追捧,各地的野生小龙虾的密度根本不足以满足捕捞需要,现在餐桌上的小龙虾都是养殖的了,人工养殖小龙虾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去找的话那该多费劲!
4
小龙虾食用提醒
1.外出就餐吃小龙虾时,选择到持有有效期内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消费,并索要发票或收据。网络订购小龙虾时,也要确认供餐单位的有效资质,保留票据。不要光顾街头流动摊贩或无证经营单位。
2.自行烹饪食用小龙虾应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自行捕捞,不要食用野生小龙虾。
3.烹饪前清洗干净,烹饪过程要烧熟煮透。不要加工死亡、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小龙虾;不要食用小龙虾的头和内脏。
4.进食小龙虾时,仔细观察一下小龙虾的躯体,选择尾部蜷曲的小龙虾进食。不要进食感官异常的小龙虾。
5.由于小龙虾蛋白质含量高,而蛋白质腐败后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很大损害,因此不要进食“隔餐”小龙虾。不要过量食用小龙虾,增加食物多样性。
6.对小龙虾过敏的人,要自觉抵御小龙虾美食的诱惑,避免发生过敏性食物中毒。
7.自行烹饪小龙虾,建议用清水浸泡2~3个小时后,刷洗干净、高温煮熟后食用。
8.凡进食小龙虾后24小时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酸痛者,医院就医,并主动告诉医生相关情况。 9.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物的人最好不要食用小龙虾,因为该药物本身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美国哈夫病研究报告也指出阿司匹林和可待因会加重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病情。
10.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人不要食用小龙虾。小龙虾是高嘌呤食物,经常食用会加重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5
吃货必备!小龙虾怎么剥?
步骤1:剥下虾钳,沿钳末的关节扭开。
步骤2:拔掉虾钳,吃掉钳里的虾肉。
步骤3:一手拿着虾身,一手抓着虾头,轻轻一扭,令虾头与虾身分离。
步骤4:再拧一拧虾尾,方便之后剥开虾壳。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hl/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