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还有一份职业供你选择,它常与时间赛跑、同死神争速,听起来很刺激?这里却又许多你不知道的事↓↓↓
科室的医生们行事风格来去匆匆,说话快,走路也快。“在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心跳正常);上班是‘__/\___/\__/\__/\__/\_’(心跳加快);在家休息接到单位电话是‘/\/\/\/\/\/\/\/\/\/\/\/\’(高度紧张)。”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小林幽默地用了三幅心电图,来形容该科医生一天的工作生活状态。创造生命奇迹的心血管内科团队
作为该院的王牌科室,医院心血管内科不仅是我市最早建立的心血管病专业科室,也是目前我市唯一一个心血管内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在诊治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诊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引进尖端医疗设备,培养高端人才
要想成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需要经过申报、初审、现场测评等层层筛选,必须是医疗质量高、管理规范的专科。入选3年后,还要接受评估验收,不达标的,就要取消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称号。
那么,医院心血管内科,医院中脱颖而出,又是如何坚守住这一金字招牌的呢?医生为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治疗
“我们科室成立于年,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陈小林说,一直以来,医院都高度重视对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建设,在医疗设备、人才引进及培养等方面,都很舍得投入。
先进的医学设备和仪器,能提高疑难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医院心血管内科不仅拥有我市第一台数字平板系统,还拥有进口多道生理记录仪、平板运动试验监测系统、心脏彩超机、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系统、动态心电及动态血压监测系统。
除了引进尖端的医疗设备,该科还注重培养高端人才。目前,该科已形成由1名临床医学博士、4名硕士组成的完善的学科梯队,其中,在职主任医师6名、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另有2名返聘的高级职称医师,能够处置各种高危复杂心血管疾病,并积极参与外院复杂疑难病例的会诊工作。
在科研与教学成果方面,该科也是成绩斐然。近5年,该科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市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科研论文21篇、编写专著4部,获市科技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同时,它还是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等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点。
为了能随叫随到,医生医院附近
对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老话,真的是特别具象。病人经历心脏撕裂般疼痛、浑身虚脱时,意味着其一脚已经踏入死神的领地。为了提高心血管病人抢救成功率,把死亡的风险降到最低,年,医院率先在江门地区开通绿色通道,病人直接由急诊科送往导管室,做完手术再回病房,以节省转运时间。
患者给医护人员赠送锦旗
为此,陈小林带领的心血管内科团队,随时处于应急的状态,手机24小时开机。每天,团队都有2名介入医生处于“急救圈”内。只要急诊科有胸痛等征兆的病人,心血管内科的医生就要随叫随到。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专业的判断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方案,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陈小林说,心血管内科极其讲究团队的配合,碰到危重病人,往往要三四个高年资医生参与手术。即使不是值班,也要回院。团队协作好,抢救的成功率就高。
为了能够保证随叫随到,该科的医生,医院不远的地方。像主任医师余泽洪、王晓霞、汤立军,多年来一直保持“随遇而安”的居家习惯——不管在哪里工作,医院最近的地方。
死亡线上,创造生命奇迹
深入到专业,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们更是抠着一分一秒来计算时间。陈小林说:“医生行事动作快一点,脑筋转得快一些,就能为病人赢得多一线的生机。”网络配图
今年6月30日10:00,一位53岁的男子,在工作时突然出现胸闷、气促的症状,随后出现四肢抽搐。5分钟后,该男子被同事送到医院急诊科。此时,他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心跳呼吸骤停,情况十分危急。该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立即实施抢救。5分钟后,该院副院长方胜,心血管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专家也飞速赶到现场,投入抢救,经过合力救治,该男子的心跳才恢复。
然而,仅数十秒后,该男子再度出现室颤,心跳又骤停了,于是,医护人员再次进行多次电除颤,配合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药物使用,以及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治疗全面展开。终于,经过20分钟的坚持,该男子的心跳逐渐恢复并趋于稳定。此时,该院的CT室、导管室早已进入“备战”状态。
11:03,该男子被送入导管室,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主干狭窄程度达到99%!陈小林马上组织实施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术中病人心脏曾多次出现室速和室颤,均经电除颤和静脉使用胺碘酮恢复心律。
11:40,陈小林准确无误地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在闭塞处,解除了血管闭塞,恢复了心脏的血流供应。该男子最终在团队医生的妙手下,一次次化险为夷,起死回生。
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心血管病人突发事件频率高,风险大,对医生来说,也是时刻待命,手术处理经不起偏差,所以压力非常大。但是,说到底,医生也是凡人,要和压力对抗,才能保持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
该科的医生是如何缓解压力的呢?“说实话,我们真的没什么休闲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都非常少。”陈小林说,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大事,随时随地会有死亡发生,所以,每天,心血管内科的医生都是处于高度紧张的戒备状态,医院抢救病人的电话,已是常有的事。
去年除夕22:30,一位30多岁的男子,因酗酒突发心肌梗死。病人被送到医院急诊科时,已经出现休克症状。当时值班医生一边抢救,一边给陈小林打电话。已经睡下的陈小林,二话不说,医院。
由于病人左主干病变导致大面积心肌梗塞,猝死随时会出现,分秒必争的抢救时间弥足珍贵。血栓抽吸、支架植入、IABP植入,使原先闭塞的血管重新畅通……在陈小林及其团队的通力协作下,最终成功挽回病人的生命。此时,已是凌晨。刚下手术台,陈小林又接到第2个电话,一位70多岁的老人,突发心肌梗死,于是又上手术台。等到做完第二台手术,已是凌晨2:00。
陈小林坦言,医生没有节假日,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技术过硬,是最奏效的解压办法
对心血管内科的医生们来说,最奏效的解压办法,就是让自己专业技术过硬。怎么保证业务过硬?“两个字:学习。”该科的主任医师王晓霞说,我们相信,只要肚里有货,方能手感自如,心里才能不慌。
心血管内科的医生,最常规的生活节奏就像苦行僧,除了上班、手术,回家就是看书。
“心血管内科是这几年来发展最快的医学领域之一,我们必须得大量地看文献、书籍,及时追踪和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在跟时间赛跑时有胜算。”该科主任医师冼伟进说道。
每周二下午,该科的医疗团队都有雷打不动的固定节目:业务学习会,每个人都要分享这周学习的情况。每个月,年轻医生要字手写的业务学习笔记;高年资医生也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给年轻医生授课两小时。
陈小林说,“除了发挥好高年资医生传帮带的作用,我们还把目光投向了院外,通过‘借脑借势’来提高业务水平。”
所谓“借脑”,就是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医院的教授来讲课,进行学术交流。
所谓“借势”,就医院合作,年,医院医院,开展技术指导、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实现先进医疗资源的共享,促进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
“从专业技术来说,心血管内科虽然是二级学科,但里面还有很多亚专科,比如,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等。”陈小林说,为此,科室鼓励年轻医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属于自己的学科发展平台,做到“术业有专攻”。
科室档案
30年来,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专科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多个亚专科,在各学术带头人的带动和完善的人才梯队配合下,不断开展新技术,攻克了许多疑难病例。年,该科在江门地区率先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开展双腔起搏器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心源性晕厥;开展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治疗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预激综合症、频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治愈率在95%以上。
年,该科在江门地区率先开展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Stent),开展“绿色通道”每年成功救治上百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年,该科在江门地区率先开展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形成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开展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从而达到了不开胸根治先天性心脏病的目的。
年起,该科陆续开展了主动脉瘤夹层、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外固血管介入诊疗,成功率达95%以上。
年,该科率先江门地区开设高血压专科门诊、高血压病房及高血压患者俱乐部,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于年成为卒中一级预防血压标准化管理项目示范基地。
近年来,该科还开展了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成功率超过96%,大大降低了出血风险。
咨询热线
—、
记者│邓榕通讯员│区敏红
图│甄妙玲
编辑│青峰
猜你喜欢
惊呆!吃了顿火锅,这个靓仔的肠子肿得比篮球还大!这件事千万不要做…
江门又出高大上宣传片!海外街坊看完激动了!
江门9批次桶装水上了黑名单!赶紧看看有没有你家的!
这些假期福利要取消!80、90、00后你们赶不上了
江门男偷拍靓女裙底视频被爆!防偷拍要记住这几招!
觉得不错请赞一个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hl/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