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医生为什么要知道卵巢过度刺激综合

-03-09袁俊亮等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引起脑血栓形成一例》,其文大致如下,一27岁女患,因"突发言语不利2d"入院。行头CT及MRI可见左侧额叶及颞叶低密度灶,考虑急性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结果这导致脑梗死的元凶居然是,入院10d前行胚胎移植术?于是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再一次走入了神经内科医生眼里。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syndrome,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由控制性促排卵(controlledovarianstimulation,COS)引起的一种医源性并发症,其病理生理机制为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内液体大量外渗,临床表现主要有胸腹水、低蛋白血症、水肿等,甚至因血液浓缩发生血栓性事件。据文献报道常规的体外受精(IVF)周期中,轻度OHSS的发生率约占1/3,而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在3.1%至8%之间。

OHSS导致血栓性疾病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但多种机制可能参与到其中。第一,由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卵巢释放血管活性肽,导致血管内液外渗、血液浓缩。第二,腹水、卵巢增大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第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肾素水平升高导致血管渗透性改变。第四,白细胞增高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使内皮下胶原暴露,促进了血栓形成。第五,OHSS患者中凝血因子增加,抗凝物质减少,凝血-抗凝系统失衡。以上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血栓性疾病。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与患者本身的遗传因素所致,包括蛋白S、抗凝血酶Ⅲ、Ⅴ因子突变和蛋白C等缺陷的遗传性易栓倾向。

临床荟萃研究分析表明,OHSS并发不同系统血栓形成的时间不同。动脉血栓多与OHSS同时出现,且多发生于胚胎移植后的2周内(平均10d)。静脉血栓出现的时间从胚胎移植后的1周至怀孕3个月或临床上出现OHSS症状数周后(平均在胚胎移植后40~42d)。OHSS并发静脉血栓多见于上半身,主要累及颈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颅内静脉,右侧略有优势。一项包括68例OHSS合并血栓形成的研究发现,血栓位于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的比例分别为34.3%及65.7%。其中83%位于上半身(静脉系统占60%,动脉系统占40%),17%于下半身(静脉系统占81%、动脉系统占19%)。另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OHSS患者动脉血栓发生率为25%~40%,多表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75%,其中60%~71%位于上肢、颈部及颅内静脉。

年2月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COG)发布第三版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治指南,危重患者和以OHSS收入院的患者应该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血栓形成;预防性低分子量肝素的疗程应因人而异,应该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效果制定(新增);中度的OHSS的妇女应评估诱发血栓的危险因素,视病情决定使用抗栓袜或低分子量肝素;除了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外,对于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的妇女应该高度怀疑血栓栓塞,即使在她们的OHSS明显改善后的几个星期内。

当下,二胎风暴扑面而来,各种生殖助孕技术应时而生,各显神通。作为神经内科医生在评估育龄女性急性脑梗死时候需要充分了解患者既往史,手术情况,利于及时作出病因学的判断,以便更好的治疗和评估预后。

谢谢

赞赏

人赞赏









































安徽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hl/4996.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