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心电图上qrs 波宽大畸形

(1)无体征:预激综合征者,如不合并心动过速发作,可以无体征

①p-r 间期缩短,小于0.12s,一般在0.08~0.10s②qrs 波群增宽大于或等于0.12s③有预激波,即qrs 波起始部顿挫或切迹,形态类似于希腊字母的“δ”(delta 波)可占时0.02~0.08s,方向多和qrs 主波方向相同④p-j间期在正常范围内,一般小于0.27s⑤典型预激窦性心律p 波常与预激波融合,以致p-r 段消失⑥继发性st-t 改变,以r 波为主的导联st 段下降,t 波低平,双向或倒置⑦反映心室间隔激动导联ⅰ致v5、v6 通常q 波消失,预激波的存在为本综合征的心电图主要特点典型预激综合征又分为两种类型:a 型为v1~v6导联上的预激波均为正向,qrs 主波全部向上,p-r 间期缩短b 型为v1、v2导联的预激波和qrs 波群均向下,呈qs、qr 或rs 型,v5、v6 导联上的主波向上

e.测定旁道的不应期

(2)有症状:当发生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特别是心房纤颤持续发作),可有体征,如心悸、胸闷、心绞痛、低血压、黑蒙、晕厥、甚至心力衰竭、休克、猝死等

(2)隐匿型激综合征:系由于隐匿性房室旁道所致,窦性心律下心电图正常,无预激波或预激波不典型,或只在并发心律失常时显示相应的改变

②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逆向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其激动方向:心房→房室旁道→心室→希氏束→房室结→心房此类型比较少见约占20%心动过速频率140~250 次/min,症状重,危险性大其心电图上qrs 波宽大畸形,预激波明显,如能看清逆传的p 波,则p'-r

(3)有体征:当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动过速发作时,则可有相应的体征,如心室率快、整齐或不齐,心音弱、血压低等

(1)动态心电图:当平静心电图不能发现时,可以做动态心电图明确如下问题:①显示间歇性和潜在性预激综合征的典型心电图特点②可以明确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诱发因素,回顾性分析,何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如房性、室性期前收缩还是心率增快③有助于观察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演变过程④动态心电图可以发现某些症状与预激综合征的关系,如阵发性心慌、心悸、晕厥等是否由于预激综合征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所致

a.对预激波不明显的病人确定诊断

①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这种心动过速是从正常径路下传,从旁道逆传,激动方向为:心房→房室结→希浦系统→心室→房室旁道主要由隐匿型旁路所致心电图表现为:a.心率150~240 次/minb.诱发心动过速的心搏常无p-r 间期延长c.约有25%的病人在心动过速发作时,表现为功能性左或右束支阻滞,而呈宽qrs 型心动过速d.可伴有qrs 波电压交替e.ⅱ、ⅲ、avf 导联的qrs 波后面有逆行p 波,p'-r>r-p'说明室房传导比房早传导快

(1)无症状:预激综合征本身不会引起症状,具有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者,易发生心动过速,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1.症状

(3)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在心电图上,有时出现典型预激综合征的表现,有时这种表现消失房室旁道前向传导时心电图在心室预激改变,但有时在一定条件下,房室旁道不显示前传能力,则心电图完全正常

2.体征

d.观察wpw 环行运动心动过速的发生与终止机制

③判断房室旁道的大致部位

h.主要用于指导房室旁道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4)电生理检查:包括食管电生理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前者为无创技术

4.预激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 预激综合征可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甚至心室颤动而猝死

5.动态心电图

(3)期前收缩:预激综合征患者可发生期前收缩,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均可见室上性者多于室性

c.房室旁道的定位

g.为起搏器治疗准备条件

①可能明确显性房室旁道和部分隐性房室旁道的存在

(2)在老年患者,由于合并高血压及冠心病,而表现出基础疾病的体征

(2)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多家报道不同,一般认为在11.5%~30%之间,合并心房扑动者较少见其心电图表现的特征是:

(1)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①心房颤动为阵发性,反复发作②发作时心室率在200 次/min 以上③qrs波宽大畸形,可见s 波且易变性较大,有时呈完全预激,有时呈不完全性预激如隐匿性旁道合并心房颤动则qrs 波群窄,无预激波,房波幅大

②同时评价这些旁道的前向传导功能

3.心电图表现

④可鉴别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方法是心脏程序与心内电图(包括希氏束图)描记其目的:

(2)运动心电图:观察不同运动负荷对显性预激综合征病人的心率影响而发生的心电图改变,可以评价房室旁道前向传导的功能,同时病人运动试验中可诱发avrt,可作为协助诊断方法之一运动可加速正常房室传导,运动后心率加快,预激波逐渐变小,由典型预激波转变成不典型,有些患者运动后,当心率达到一定的频率,预激波可消失

(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发生率最高,达70%~80%,其发生机制是房室旁道的存在,为折返构成了解剖学上的基础折返环涉及心房,anv-hps,心室和房室旁道发作特点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持续时间从数秒数小时或数日不等avrt 分为两类型: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b.房室旁道和其他类型旁道的鉴别

(3)药物试验:应用药物试验对显性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变化的影响,来评价房室旁道的前向传导功能同时拟制avn-hps 前向传导而显示或增加房室旁路传导,使心室预激更为明显主要有普鲁卡因胺试验及三磷腺苷试验

f.评价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

















































































哈尔滨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hl/373.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