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以下这些检查,你该注意啥

引言:

核磁共振、心电图、放射性检查、抽血化验、麻醉……医院,各种高科技先进设备以及检查手段,是辅助医生为患者精确诊断的“神器”,麻醉又是手术进行的第一关,而在做不同检查之前,都有不同要求,患者要做不同准备,等到检查结果出来了,面对体检报告上奇奇怪怪的字母和数据,你能解密这些代号都代表了你身体怎样的密码吗?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设备周围(5米内),具有强大磁场,严禁病人和陪伴家属将所有铁磁性的物品及电子产品靠近、带入检查室。

这些物品包括:所有通讯类物品;各种磁性存储介质类物品;手表、强心卡及其配贴;掌上电脑、计算器等各种电子用品;钥匙、打火机、金属硬币、刀具、钢笔、针、钉、镙丝等铁磁性制品;发夹、发卡、眼镜、假眼、金属饰品、不明材质的物品;易燃易爆品、腐蚀性或化学物品、药膏、膏药、潮湿渗漏液体的用品等。病床、轮椅等不准进入磁体间。

另外,体内安装、携带以下物品及装置的患者(包括陪伴家属),被视为磁共振检查的禁忌,不能进入磁体间,否则有生命危险。

其中包括:心脏起搏器、除颤器、心脏支架、人工心脏瓣膜、动脉瘤术后金属夹、植入体内的药物灌注装置、植入体内的任何电子装置、神经刺激器、骨骼生长刺激器、其它任何类型的生物刺激器、血管内栓塞钢圈、滤器、下腔静脉滤器、心电记录监护器、金属缝合线、体内有子弹,碎弹片或铁砂粒等、骨折手术后固定钢板、钢钉、镙丝、人工假肢或关节、阴茎假体、助听器、人工耳蜗、中耳移植物、眼内金属异物、义眼、活动假牙,牙托及头面部有植入物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幽闭恐惧症、怀孕期者,需生命支持及抢救的危重患者无法行磁共振检查。有各种手术史(特别是器官移植、心肾手术史)患者及家属需于检查前特别声明,以策安全。

对具有固定假牙、纹身、节育器、纹眼线、留存在体内的钛合金物体(如脊柱钛合金固定装置)等患者应于检查前通知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否进行磁共振检查。

做颈、胸、腰、腹、髋等部位磁共振检查的病人,应先除去有铁钩、铁扣和拉链的衣裤、内衣、化纤织物、皮带等物品及装饰物品,应身穿纯棉质料的衣裤进行检查为宜;腹部检查患者检查前三天内禁服含金属离子类药物,检查前12小时空腹,禁食水摄入。

可以放心的是,磁共振检查属无损性检查,对人体无辐射伤害。但检查时机器噪音较大,此为正常现象,请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慌乱,保持绝对静止不动。

心电图:

新功能科杨静

杨静医师提醒你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前不能饱食、吃冷饮和抽烟,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心电图异常,从而影响对疾病的判断。

2、检查时要平卧,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要平静,保持安静,切勿讲话或移动体位。

3、被检查者应关闭随身携带的寻呼机和手机,以避免干扰,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4、过去做过心电图的,应把以往报告或记录交给医生。避免药物影响有些药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心电图的结果,如正在服用洋地黄、钾盐、钙剂及抗心律失常药,应告诉医生。

5、根据病情若需要做心电图运动试验,还应该注意:进餐前、后1小时不宜做运动试验;进行性或新近发作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休息时也有明显心肌缺血、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均禁忌做运动试验。

放射性检查

放射科 郭庆

放射科医生针对怀孕妇女接受诊断性放射性检查作了下述建议:

  妇女于怀孕期不小心暴露于辐射线,我们应该详细给与咨询使其安心,没有一个单一的诊断性辐射线检查会造成胎儿辐射伤害,尤其是辐射线检查小于5拉德,也就是毫拉德安全剂量以下。

  怀孕妇女不应该因为担心辐射线检查会造成胎儿伤害而拒绝接受必要的诊断性辐射性检查,当然我们建议如果有替代检查方式,可优先考虑没有辐射性伤害的B超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B超及核磁共振检查没有胎儿伤害的疑虑。

  当怀孕妇女接受诊断性辐射线检查,关于辐射线剂量问题可咨询放射线辐射防护医生。

  需要注意的是,怀孕妇女不要接受放射性同位素碘的治疗。如果有诊断性的需求,诊断性辐射性检查需要使用显影剂,好处大于坏处时,可以使用,不太可能会造成潜在胎儿伤害。

麻醉

手麻科葛雪

一般人通常觉得手术很可怕,反复询问医生能否单凭吃药治疗。其实,随着外科和麻醉学的发展,手术并不可怕。相反,能通过手术治疗的疾病往往能得到彻底根治。像阑尾切除、胆囊切除、剖腹产、子宫肌瘤挖除术等已经很普及。人一生进一次手术室已经并不稀奇。下面,我就以一个麻醉医生的视角向您介绍整个围手术期的全过程。

术前准备:

当您办理好住院手续后,首先要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一般包括血常规、出凝血、血生化(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乙肝三系、丙肝、梅毒等血液传播疾病的排查,特殊检查包括胸片(X片)、心电图等,老年病人还有加上心脏超声和肺功能检查,根据您的疾病还可能进行其他项目的检查。这些繁杂的项目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您的全身情况,确保手术安全。

术前谈话:

当上述检查都完善的时候,主管医生就会找您或您的家属进行术前谈话。谈话的目的是告知手术的方式,手术的风险以及一些特殊材料(如人工晶体)的选择等。您应当积极的与医生沟通,交流各自的想法。

麻醉术前访视:

一般麻醉医生都会在手术的前一天访视自己的病人,通常是在下午。因此您和您的直系家属应该在病房等候。访视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您的身体情况及病情以选择最适宜的麻醉方式。

麻醉医生会进行一般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判断是否有麻醉的禁忌症,如有类风湿的病人一般不采用椎管内麻醉。您应该在这个时候告知医生您有什么药物过敏史,以前得过什么重大疾病(如肺结核、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如果以前做过手术,采取何种麻醉方式、麻醉过程时出现过哪些特殊情况(如困难气管插管等)也应当详细告知。病人可以在这时候提出自己的要求,如要求术后使用镇痛泵等。对麻醉方面有任何疑问也可以在这个时候提出。

接着,麻醉医生会通知您禁食禁饮的时间,一般是在手术前一天晚上的十点,手术当天的早饭也不能吃。医生往往会说别吃饭别喝水,有的病人就误以为“我不吃饭改吃面条,不喝水改喝牛奶”,导致手术时间被迫推迟。

术前禁食禁饮的目的是防止麻醉期间胃内容物返流误吸,也就是说,医生担心您在睡得很深、失去意识的时候将胃里的东西吸到肺里去造成肺炎,甚至危及生命!但高血压的病人例外,一般高血压的病人每天早上都要吃降压药,手术当天早上降压药还应当继续吃,但只能用很少的温水送服。这样,血压才能控制平稳。

最后,麻醉医生会和您或您的家属进行麻醉签字。有的病人不理解,怎么刚签了字又要签字呢?麻醉签字与手术签字是不同的,麻醉医生谈的是麻醉风险,手术医生谈的是手术风险。

打个比方,就好比一艘船要出海打鱼,船安全行驶是麻醉医生负责的,至于能不能打到鱼则是手术医生的事。麻醉签字单上列出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看上去比较可怕。但这并非是麻醉医生在推卸责任,只是告知患者病情的一项法律程序。

您想,喝水都有可能呛到,意外随时都可能发生,重要的是我们要尽量避免。有的病人反复询问这些并发症和意外发生的概率,说白了:再小的几率,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发生了,要么就是没发生。因此,再小风险医生都要重视。

抽血

检验科王学涵

1.空腹血的采集时间

空腹血,通常是指清晨未进餐,最好是前一天晚上八点之后不要吃东西,距前一餐约8―12小时抽的血,以免影响第二天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测。进食后,血液中的多种物质成分均会呈现暂时性的变化,不能反映机体的真实情况。

空腹血的采集时间一般在上午,特殊需要时也可在清淡饮食后6小时。尤其在验血脂前2周要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不要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因为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的结果),保持日常生活规律,且在餐后12小时采血。

2.空腹时间也不宜过长

抽血当天要求早上10点之前进行空腹采血,太晚了,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血糖值出现误差,出现假性降低,影响抽血结果。

3.采血前不宜多运动

一类运动是静态的,即持续时间不长,但具有高强度,如举重、扔球等,利用肌肉内储存的能量进行,对化验影响不大。另一类运动是动态的,即持续时间长,动作强度不大,如长跑、游泳、自行车比赛等,需要大量热量才能维持,对化验结果影响较大,使血液中各种肌肉分解的酶类假性升高,所以在化验前2天内要尽量避免。

4.采血前别大量服维生素

采血前别大量服维生素,否则会导致一些检验结果失真。例如,摄入大剂量维生素C,会影响尿糖的结果。

5.梢采血化验时请伸无名指

末梢采血适用于血量小于0.1毫升的检验项目,如末梢血糖,未满1周岁的婴幼儿查血常规等。通常选择左手无名指指尖的侧面,一是这个部位的血管比较丰富,二是有破口后不会影响手指继续接触物体。

6.如果有晕血史的人,请提前说明,方便另外作特别安排。

7.抽血时尽量穿宽松的衣服,避免有压迫手臂的经脉。

8.抽血时要心情放松,避免因为害怕而造成的血管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度,同时也可避免因为神经血管反射造成的晕厥。

9.现场抽完血后,用棉签或止血工具按压针孔部位3分钟以上,以压迫止血。

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凝血时间有差异,有些人需要更久的时间。不要按揉针孔部位,以免造成皮下血肿。如果抽血处有小片青淤,轻微触痛,请不要慌张,可过24小时后再做热敷,以促进淤血吸收。一般的小量淤血会在3到5天的时候内逐渐吸收而颜色变浅,恢复正常。

10.抽血后出现晕血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教你怎么看基本体检报告体检中心 郭江霞

决定你健康的9个体检指数:

  1、血压:/80mmHg

  一般正常血压值是/90毫米汞柱,超过就被视为高血压。当然高血压的测定不是以一日为主,需要在心情很平静的情况下连续测三天,清晨为宜。研究表明,血压较低者更健康,因为高血压易引发中风、心脏病、肾脏损伤、视力及记忆力衰退等。

  2、空腹血糖:6.0mmol/L

  空腹至少8小时测得的血糖即为空腹血糖,因此一般清晨测量为宜。连续两次超过7.0mmol/L,饭后两小时超过11mmol/L即被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宜诱发肾病、糖尿病足等风险。

  3、总胆固醇:5.2mmol/L

  总胆固醇是测量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理想值应该在5.2mmol/L以下,超过6.2mmol/L,患心脏病的几率就大。

  4、低密度脂蛋白(LDL)2.6mmol/L

  低密度脂蛋白又叫“坏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硬化、心脏病及中风危险的罪魁祸首。特别是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5、高密度脂蛋白(HDL)1.3mmol/L

  与LDL相对应的就是高密度脂蛋白,又名“好胆固醇”,它有助于去除血管中的LDL,保护心脏。

  6、甘油三酯:1.7mmol/L

  在血液中检测出的甘油三酯即血脂肪,是高血脂的预警信号,会增加Ⅱ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其水平在1.7-2.2mmol/L为临界性升高,应引起重视。

  7、促甲状腺激素:4.0mmol/L

  促甲状腺激素有助于调节新陈代谢、体温和心率,对皮肤、头发、肌肉乃至情绪和大脑功能都有影响,当促甲状腺激素超过4.5mmol/L时,表明甲状腺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素,无法帮助身体正常运转。

  8、身体质量指数BMI:18.5—24.9

  身体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对于中国成年人来说,BMI指数低于18.5属于偏瘦,会增加月经紊乱、生育问题、贫血等危险。超过28即为肥胖症。

  9、c-反映蛋白:1.0mg/L

C-反映蛋白(CRP)指标高,意味着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高,此外,也是中风、糖尿病及癌症相关的慢性轻微炎症的指标。医生常用此诊断心脏病及家族病史。









































常见的白癜风发病原因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rchl/3547.html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