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综合征背后的室速ldquo一元论

说到“奥卡姆剃刀定律”,并不见得有多少人知道,但如果提到“简单有效原则”,或“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知道的人必定不少,并且很多人在众多的领域中践行着这一原则。医学上也一样,面对纷繁复杂的症状和疾病,首先我们都会从“一元论”的角度去思考,即用一个病因或者一个系统性疾病尝试解释全部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多数时候这很有效,但偶尔会出现问题。化繁为简是对的,但需要充足的证据,而不是强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尤其在医疗领域,过度地坚持一元论往往可能导致误诊和漏诊。

作者:何金山

单位: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40岁中年男性,反复发作性心悸3年余,每次心悸突然发作,突然停止,持续10-30分钟,不伴有胸痛、晕厥等不适,未予重视及诊治。3天前患者心悸再发,外院就诊,心电图提示为宽QRS波心动过速,当时测Bp80/50mmHg,患者头晕明显,予同步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

入院后完善心电图,提示为B型预激(图1)。清楚可见的delta波,PR间期缩短,QRS波增宽,继发性ST-T改变,V1导联主波负向,确认为B型预激无疑。患者反复突发突止的心悸病因也找到了,不就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吗?右侧旁道介导的,心动过速发作时房室结前传,旁路逆传,表现为窄QRS波——你看,从心电图到电生理,从体表到腔内,已经交代的明明白白。

图1患者我院首次就诊心电图,提示为B型预激

可患者外院看到的心电图是宽QRS波心动过速啊,而且伴有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没关系,那可能是房颤伴预激前传(图2),或者小概率,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即旁道前传,房室结逆传事件(图3)。理论上说的过去,而且,毕竟找到了右侧旁道的实锤,就把左右的问题归到它的身上吧。所以我们为患者进行了右侧显性旁道的消融,并且信心满满地告诉患者,预激治好了,心悸也治好了,以后不会医院了。

图2房颤伴预激前传,RR间期绝对不齐的宽QRS波心动过速

图3旁道前传,房室结逆传的逆钟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可我们只说对了一半。1月后,患者再次因心悸于我院就诊,这一次心悸持续了1小时都没有停,似乎故意狠狠地打我们的脸,而记录到的心电图让我们更加崩溃(图4)。宽QRS波,频率次/分,V1导联类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电轴左偏,V1导联伴左兔耳征,aVR导联主波正向,可见房室分离,这不是起源自左后分支的左室特发性室速吗?

图4患者心悸再发,心电图提示为宽QRS波心动过速,左室特发性室速可能性大

一个旁道,一个左室特发性室速,谁能想到,他们会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存在呢?而患者反复的心悸病史,哪次是由于室上速,哪次是由于室速,又有谁说的清楚?不过射频消融前,患者明确的宽QRS波心动过速,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就被归因为房颤伴预激前传或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似乎有些欠妥。

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再次和患者解释,这次发作了另外一种机制的心动过速,需要再次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好在患者能够理解,于是顶着压力,再次为患者进行了左室特发性室速的消融,术后患者恢复窦律(图5),随访2年至今,真的未再出现心悸。

图5左室特发性室速消融后,窦律心电图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对的,但不要强行这样做,尤其是面对简单化解释不了的证据,一定多想想其他的可能。一元论能提供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不能成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模板。从这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看一看,常常能帮助减少误诊和漏诊。

何金山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jbwh/9418.html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