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跳的频率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跳得快,有的跳得慢。人的正常心跳频率是60-次/分,如果心跳小于60次/分就是心动过缓。
有些心动过缓是生理性的,不需要治疗,比如一个健康的正常人或者运动量较大的运动员,都有可能出现心动过缓,这种生理性的心动过缓一般没有症状。如果心动过缓同时伴随有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黑朦、甚至晕厥等不适症状,一般是病理性,需要治疗。
68岁的王大爷最近出现头晕、心慌,到医院做相关检查,其中二十四小时心电图,发现出现交替性房室传导阻滞,Ⅰ度、Ⅱ度、Ⅲ度均有,医生建议要安装起搏器,这是根据现代医学治疗心动过缓的方法,如果出现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需要安装起搏器,来治疗房室传导阻滞,避免晕厥,缓解症状,同时避免继发于停搏后的恶性心律失常,降低猝死风险。
起搏器是什么?
简单来说起搏器能够调节心脏节律,解决心率慢的问题。目前新一代的起搏器大小和手表的表盘相当(图1),植入后可使用8-10年。当前起搏器植入主要通过静脉穿刺进行,这是一个介入和微创的手术,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分别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电极,然后将起搏器置于锁骨下区域皮下、胸大肌表面(图2)。
王大爷与多年朋友张大姐说起这件事情,张大姐建议他不要着急动手术,找中医看看,于是帮他约诊明承中医林俊哲医生。
林医生说,王大爷的房室传导阻滞虽然出现Ⅲ度,但是也同时出现Ⅰ度,不是一直处于Ⅲ度状态,说明心脏功能虽有受损,但还没完全损坏,可以尝试中医调理,这种情况,恢复心脏功能几率比较大。
王大爷初诊头晕心悸,纳寐可,二便调,脉迟弱,舌暗苔薄白边有瘀斑,林医生说这些症状,在中医里属于“心悸”范围,是阳虚寒凝类型。
▲林俊哲主任在明承中医坐诊
心跳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在中医看来,心跳的快慢由心的阴阳来协调,心阳亢盛,心阴的镇静作用无法与心阳相抗衡时,就表现出诸如心跳过快的心慌心悸;反之则出现心阴镇静太过,心跳过慢,表现也是心慌心悸。
王大爷表现为头晕心悸,综合其脉迟弱、舌暗苔薄白,结合心电图结果,林医生辨证为心悸,心阳虚型,心阳不振则寒邪来犯。主方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温振心阳以散阴翳,细辛携麻黄通行诸经以逐寒邪。心主脉、主血,心阳虚寒凝则血凝不行,合以当归四逆汤,温阳通脉。
二诊之后,王大爷的头晕、心悸症状明显好转,脉缓,舌暗苔薄白;三诊时,心率已经恢复,每分钟在75次左右,诉心悸较前明显好转,仍偶有头晕。由首诊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当归四逆汤后,心率及症状均有好转,辨为寒证已去,邪去体虚,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改用黄芪建中汤补虚,增强体质。
三次治疗之后,王大爷到目前为止,心率一直保持正常的状态,头晕的症状也消失,最重要的是不用安装一个机器在体内过日子。
中医说的“心悸”范围比较广,西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大多数属于中医“心悸”的临床症状,大家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先面诊有经验中医,大多数人通过中医调理,就可以避开长期用药或手术的麻烦。
背景资料
林俊哲主任医师
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医院主任医师,现每周六坐诊明承中医,从事临床一线医疗工作近40年,曾在北京中国医院进修一年,主修中医肾内科及心内科,擅长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及糖尿病的中医调理,对于慢性肾炎、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积累了一定的心得。近年来侧重于骨关节病及风湿性疾病的中医治疗。在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的同时,对不孕不育有较好的疗效,对月经不调、带下病、黄褐斑有独到的心得。
诊疗专长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及糖尿病的中医调理,特别对于慢性肾炎、前列腺炎、骨关节病、风湿性疾病、脾胃病、妇科(月经不调、带下病、乳腺增生)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推荐阅读:
“尤氏针法”治愈脱发医案分享
针药结合,治愈痛风案例分享!
中华神针,让重症瘫痪者燃起希望!
明承中医
做明德之医,明术之医!
做老百姓值得托付的明医!
医保IC卡定点医疗机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jbwh/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