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射频消融手术,1年后里约获奥运冠军

北京时间年8月21日上午,在里约奥运会的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再度强势夺冠。这也是继年雅典奥运会后,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夺得金牌。殊不知在喜悦的背后、不为人知的是,女排核心人员曾因为存在心脏顽疾--阵发性室上速,一度无法与队友们并肩作战。直到1年前,她接受了射频消融手术,才解决了一直困扰她的心脏顽疾。

阵发性室上速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简称,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得了这种病的患者可能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突然感觉心跳加速(心跳每分钟大都超过次),持续一段时间(短的数秒,长的可达数小时)之后心跳又突然转为正常。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室上速这种病呢?产生室上速的病因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天发育时心脏里面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多长了一丝肌肉(可能还不到头发丝那么粗),打个通俗的比方,就好像多了根电线导致短路一样。这种多余的肌肉我们叫它房室旁路,简称旁路。虽然先天就有旁路,但绝大多数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发作心动过速,只有少部分人做心电图会发现旁路存在的证据,医学上称为预激综合症。第二种情况就是在正常的控制心跳的关键组织--房室结的区域产生两条性能明显不同的路径,形成房室结双径路。这种情况往往在中年以后比较多见,大多和后天老化有关,当然也有部分先天因素。

无论是有房室旁路还是有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可能在很多年都不会发作室上速,或者很长时间才发作一次。这主要是因为,光有旁路或者双径路只是具备发病的一个条件,要发病还需要一个诱因--早搏!无论是房性还是室性早搏都可能引起室上速发作。而年纪越大越容易出现早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患者随着年龄增大,室上速发作越来越频繁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室上速是良性的疾病,不会导致死亡,但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身体虚弱、心功能不全或者怀孕的情况下,室上速发作起来可能会麻烦一些。 发病时,患者可以通过憋气、手指刺激咽喉部导致干呕、跳跃等动作来终止。也可以按压眼球或者按摩颈部,但这两种方法如果操作不当的话有可能导致视网膜剥离甚至晕厥,一般最好不要采用。

如果你感觉突然心跳很快,应该自己数脉搏或者心跳一分钟,看看有多少次,医院做心电图,就可以确诊。如果证实是室上速,医生一般会给你注射药物终止它。偶尔也会用食管刺激来终止。

得了室上速,药物只能临时控制一下。要根除此病,必须靠导管消融。许多室上速患者对自己的消融手术充满担心,甚至有些医生也把难度说得很大,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室上速的消融是所有从事导管消融的医生的入门手术,相当于普外科的阑尾手术。医院都能完成。手术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术中患者和医生之间还可以交谈甚至互相开玩笑放松放松,医生只需要在患者的颈部或者胸部、还有大腿根部穿刺几次,放入手术器械到心脏内,经过检查找到旁路或者证实是双径路,即可通过发放射频或者冷冻能量把病灶破坏。一次手术的成功率一般都在95%以上,随着近几年技术的革新以及三维标测系统的发展,即使是靠近房室结-希氏束的旁路或者双径路,有经验的医生绝大多数也都可以安全地消融成功,室上速消融成功率接近%,只有极少数右侧外膜旁路可能消融失败,左侧的外膜旁路也比较容易成功。对于室上速的消融手术,一般手术时间在1小时左右。

最经典的是用于以上的室上速。这是一个终生疾病,使用经导管射频消融可以达到根治。对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即没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如没有心肌病、心梗等)的室速,经导管射频消融也能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也是较多发的疾病,就是房颤。这是一个老年人易患的病,平均患病年龄在七十余岁。房颤的一个主要危害是容易反复心慌,最严重的副作用是易卒中。一旦有房颤,卒中的风险就会升高五六倍,且与房颤相关卒中的预后非常差,30天的死亡率达25%,还有很高的致残率。此外,房颤易引起心衰,两者一旦合并,预后也较差。但房颤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最成功之处是预防血栓栓塞。若想用药物来预防房颤发生,疗效很不理想,且仅能改善症状,不改善预后。这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近年来,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第三大类是反复发作的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是心房的某一局部有异常快速发放电流的“兴奋点”,或在心房内有小折返运动,在准确标测后进行消融可得到根治。心房扑动是心房内存在大环路,电流在环路上不停转圈。经导管射频消融,可以阻断环路,从而根治。

第四大类是室速。临床最常见的是流出道室速。流出道是心室向肺动脉或主动脉过渡的结构,该处起源的室速称为流出道室速。针对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右室流出道或左室流出道室速,若反复发作,都主张做消融。左室间隔部特发性室速导管消融的疗效也较理想。但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经导管射频消融不是一线治疗方法。因为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存在,室速发病的基础也在不断进展,再加上心室肌较厚等问题,都会增加消融难度。器质性心脏病室速消融后完全不复发的几率较小。一旦复发,室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能使患者处于危险中。因此,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应置入体内自动转复除颤器(ICD)。在已置入ICD和联合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室速仍然反复发作,可考虑导管消融,减少发作。如果器质性心脏病室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先用药物治疗,经药物治疗后室速仍反复发作,才可能尝试导管消融。

第五,房早和室性早搏:最近10年,射频消融用于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获得较多的临床研究肯定。若患者症状明显、室性早搏发作频繁,经药物控制不佳,不管有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均可采用射频消融。

但室性早搏到底多少是频发、可做消融,定义还未明确。一般认为,室性早搏超过10%或20%,时间长了,会诱发心衰或加剧心功能恶化。所以能不能做消融,首先要看早搏是否超过患者总心率的10%还是20%,其次看有没有症状和严重程度,再次看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如果症状明显,早搏超过10%,也可做射频消融。

还有,针对一些少见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多形性室速或室颤患者,也可以进行射频消融。一些特发性室颤是由室性早搏引起,若能去掉早搏的发生,那室颤发作也能减少或消失。另外一个临床研究进展是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消融可减少或预防多形性室速和室颤的发生。对于这两类患者,在射频消融时要联合使用ICD治疗。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jbwh/852.html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