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技能考核中最难的部分
就是这个--ECG,今天小编
我们来聊一聊,关于ECG
分析心电图的方法如下:
①、将各导联按I、Ⅱ、Ⅲ、aVR、aVL、aVF、V1-V6的顺序排列,首先检查各导联心电图标记有无错误,有无伪差,导联有无接错,定准电压是否正确,有无个别导联电压减半或加倍,纸速如何,有无基线不稳和交流电干扰等;
②、根据P波的有无、形态、顺序及与Q1褐波群的关系,确定基本心律是窦性心律抑或异位心律;
③、测定P-P或R-R间距、P-R间期、Q-T间期、P波及QBS波群的时间,必要时测定V1、V5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
④、测定QBS波群平均电轴,各导联P、QRS、T、U波的电压、形态、方向,ST段有无移位;
⑤、综合心电图所见,再结合被检查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体征、临床诊断、用药情况、其他器械检查结果以及过去心电图检查等资料,判断心电图是否正常,作出心电图诊断。
异常心电图诊断分析
一、心房肥大:
1、左心房肥大(LAH):
①Ⅰ、Ⅱ导联P波时间≥0.12s,
②PⅡ呈双峰,峰间距≥0.04s,
③V1导联P波呈主波向下的正负双向,PV1负向波0.04s,深度1mm。LAH需与房间束阻滞鉴别,心电图LAH表现不典型,介于正常与LAH之间,或者LAH呈间歇性出现,无V1导联P波负向增深。
2、右心房肥大(RAH):
①Ⅱ、Ⅲ、aVF导联P波呈高尖型,P?Ⅱ振幅≥0.25mV;
②V1或及V2导联P波呈主波向上的正负双向型,向上的振幅≥0.15?mV。
鉴别:
①结间束阻滞:Ⅱ导联高尖型P波呈间歇性出现或短时间内出现。
②交感性P波:高尖型P波与心率增快有关,频率减慢P波正常。
③结间束阻滞与交感性P波均无V1、V2导联P波向上振幅增大。故RAH心电图PV1、PV2改变很重要。
3、双房肥大:心电图同时具备左心房和右心房肥大的条件。
二、左心室肥大(LVH)
1、QRS波群电压:
①肢体导联RⅠ>1.5mV,RⅠ+SⅢ2.5mV;RaVL≥1.2mV;RaVF>2.5mV。胸壁导联RV5+SV13.5V(女),4.0mV(男),RV5、RV6+SV1~SV34.0mV。
2、QRS电轴大部分左偏在0~-30°。
3、QRS时间可略延长,0.09~0.11s。
4、ST-T改变??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出现ST段下移≥0.05mV,常伴有T波倒置,或T波低平。
5、如果仅有胸导联QRS波电压增高,无ST-T改变,可称为左心室高电压。LVH心电图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
三、右心室肥大(RVH):
1、心电轴右偏°
2、QRS形态或电压改变
⑴肢体导联:①Ⅰ呈rS型,Ⅲ呈qR型,或者②Ⅰ、Ⅲ均呈rS型。③aVR呈主波向上的qR型,RaVR0.5mV。
⑵胸壁导联:RV5+SV1=1.2mV。①V1导联R波振幅增高,呈qR、qRs型或呈rsR型;V5、6呈rS型。②是V1~V5或V6均呈rS型。无论V1是主波向上还是向下,心电轴右偏+胸壁导联电压改变是RVH诊断的必要条件,并需结合病史及临床。
四、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
1、QRS时间时间延长≥0.12s。
2、QRS波形改变①各导联QRS波中部宽顿;②Ⅰ、aVL、V5、V6呈顶部粗顿或切迹的R型,无起始q波;③V1呈宽大而深的QS或者V1~V3均呈rS型。④常伴有心电轴左偏。
3、ST-T改变在QRS主波向上的导联,出现ST段下移伴有T波倒置,主波向下的V1~V3?导联≥ST段抬高伴有T波直立,STV1~V3抬高≤0.5?mV。
五、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
1、QRS时间时间延长≥0.12s。
2、QRS波形改变①各QRS终末部分宽顿;②V1呈rsR、rSR或“M”型;③Ⅰ、Ⅱ、V4~V6导联常呈qRs型,其s波显著宽顿。
3、ST-T改变V1或与V2导联出现ST段下移和T波倒置,其它大部分导联ST段无偏移,T波常常与QRS终末部分相反,即除aVR、V1、V2导联外,其他导联T波是直立的。
六、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FB):
1、心电轴显著左偏-30°或-45°以上。
2、QRS形态①Ⅰ、aVL呈qR型;②Ⅱ、Ⅲ、aVF呈rS型,③RavLRⅠ、aVR。
3、QRS不增宽或略增宽,时间≤0.11s。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具备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LAFB共同特点,又称为双束支传导阻滞,也是双束支传导阻滞的最常见的类型。
七、左后分支阻滞(LPFB):
1、心电轴右偏+°以上。
2、QRS形态Ⅰ、aVL呈rS型;Ⅱ、Ⅲ、aVF呈qR型。
3、QRS不增宽或略增宽,时间≤0.11s。LPFB需与右心室肥大(RVH)鉴别:RVH除肢体导联心电图表现,还有胸导联表现;而LPFB无胸导联心电图表现。必要时要经心脏彩超证实除外RVH。
八、预激综合征:
1、经典型预激综合征、又称WPW综合征:
其解剖学基础为异常的房室旁道,心电图表现为:①P-R间期0.12s;②QRS时间0.10s;③有QRS起始粗顿的预激波;④可有继发性ST-T改变;⑤常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史。
WPW综合征根据胸壁导联QRS形态分为:
①A型:全部胸前导联QRS波基本向上;
②B型:V1、V2导联基本向下,V3~V6导联基本向上;
③C型:右侧胸前导联V1、V2导联基本向上,左侧胸前导联V4~V6基本向下。C型WPW罕见。2、变异型预激综合征又称Mahaim(马海姆)综合征:
①QRS增宽,有预激波;②P-R间期正常,≥0.12s。其解剖学基础为具有慢传导特性的房束旁道,心电图常常类似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型。
3、短P-R间期,又称短P-R综合征:①P-R0.12s,②QRS正常。
九、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
1、提前出现的P'波与窦性P波略不同。
2、Pˊ-R间期0.12s
3、若Pˊ波后面无QRS波则是未下传的房性早搏。
4、房性早搏多呈不完全代偿间歇(夹有Pˊ波的窦性P-P间期2次基本的心动周期)。
5、有时提前的Pˊ波落在其前T波中,可使该T波变形并可出现干扰性Pˊ-R间期延长。
6、房性早搏下传的QRS波有时增宽伴形态改变,多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称为室内差异传导。
7、提前出现的Pˊ波连续3次及3次以上,称为房性心动过速。
十、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
1、有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
2、其前无P波(或无相关P波);
3、多有完全代偿间歇(夹有宽大R波的窦性R-R间期=2次基本的心动周期)。
4、有时宽大畸形的QRS波是夹在一次正常心动周期之中,称为插人性或间位性室性早搏。
5、室性早搏连续2次出现称为成对的室性早搏。
6、室性早搏连续3次及3次以上,称为室性心动过速。
十一、交界性早搏:
1、有提前出现室上性QRS波;
2、P波可在前也可在后,也可无P波;
3、多有完全代偿间歇(夹有宽大R波的窦性R-R间期=2次基本的心动周期)。
4、有时提前的QRS波是夹在一次正常心动周期之中,称为插人性或间位性交接性早搏。
5、可连续2次出现称为成对的交接性早搏。
6、连续3次及3次以上出现称为交接性心动过速。
为将考试诊断学的和第三站童鞋们准备的:
10种心电图一句话牢记,不全面,应付考虑中的典型心电图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2,左心室肥大:只要看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3,右心室肥大: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4,心房颤动,所有的波都没规律,乱七八糟,QRS波看起来像电线杆子,间期还不等,大概就是了。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7,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QRS形状与前后一样的,只是提前出现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8,室性期前收缩: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时候QRS波变宽大畸形,长的和前面的明显不一样),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9,典型心肌缺血:ST段下移
10,急性心肌梗死:出现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
11,陈旧性心梗:Q波形成
上典型的ECG图片了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交界性早搏
室性早搏
房扑
房颤
室扑
室颤
最后总结一下
你们赞赏就是我们的追求和动力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jbwh/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