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A型综合症人群吗

一群被称为“A”型快节奏性格的人,他们走路快、吃饭快,对别人慢吞吞的行为感到不耐烦,和别人交谈喜欢插话或是替别人完成句子。世界著名慢生活专家卡尔·霍曼说:“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节奏也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到平衡。当然,工作重要,但闲暇也不能丢。现在的问题是节奏太快,所以才要学着放慢脚步,让自己不至于太辛苦。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的支点。”就是说,工作要好好干,事业要奋斗;然而,也要充分休闲,从容享受生活。两者达到动态平衡,才能消除来自快节奏生活的压力警告。

压力下的企业家

德国著名的时间专家塞维特说:“慢生活与其说是一场运动,不如说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困扰人们的问题是,如何寻找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微软还处在“辉煌”的时候,新任首席执行官的萨蒂亚·纳德拉就已经在警醒他的员工:“我们由快节奏派生的‘失败’已经不远了,我们在‘成功’与‘辉煌’时要念着‘失败’的问题。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只有危机感。”

在《福布斯》杂志发布“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也是比尔·盖茨三年后又以微软亿身价排名世界首富时说:“当今微软公司的运转节奏太快了;在年,微软公司每个季度都可能倒闭;在年,微软公司每个月都可能倒闭。”这位登上财富榜首的企业大亨如此叙述他的经营前程,而在这一危机感中,他也得到一些“副产品”—晚上时常惊醒,冒冷汗以及不能痊愈的心脏病。

类似的情况在有着“拼命三郎”传统的韩国更是令人担忧。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团对97名中小企业的CEO进行精神健康调查。结果有28.6%的人表示,自己在快节奏的工作期间曾出现过极度悲观、想自杀的想法。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的有20.0%,40岁的有25.0%,50岁的占41.7%,年龄越大持悲观想法的人越多。

敬业的员工也有沉重的压力整天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忙得团团转的员工们,心中总幻想着:有那么一天,赚了大笔的钱,置下豪宅汽车,然后辞掉工作,不再受老板的气,不担心上班迟到,从此游山玩水,逍遥自在。但是,就算这些愿望都实现了,沉重的压力就会消失,你就能过上无忧无虑的日子了吗?

其实,敬业的员工更有沉重的快节奏压力,而且压力永远不会消失,就像呼吸一样,如影随形,无从逃避。在每个生命阶段,都有类似的快节奏压力,只是性质与强度不同而已。快节奏的压力并不一定和职位、财富成正比。事实上,不会说“不”和事事求完美的员工,更容易感受到快节奏压力。追求完美的员工,大事、小事都要亲历亲为,到最后就容易变得不分轻重缓急,然后时间就不够用,事情反而做不好,最后就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望直至出现恶性循环。

与企业家们一样,敬业的员工最容易感受到快节奏的压力,很多事情不放心交给别人做。怕麻烦别人的人,容易觉得压力大。这些员工潜意识里,希望自己是全知全能的人,当然会倍感辛苦。

压力影响的A型综合征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两位心脏科医生注意到他们接触的心脏病人,似乎比其他病人更紧张,于是开始了一连串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心理压力和心脏病的关系。他们曾经跟踪过一群会计师,发现愈接近所得税的申报截止日期,他们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就愈高,过了这段时间,又渐渐恢复正常。后来,这两位心脏病专家又用8年半的时间追踪调查了名男性,发现在快节奏职场有强烈紧迫感、怀有敌意和竞争意识强的人,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几率是一般人的7倍,心脏病突发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的两倍。

这是一群被称为“A”型快节奏性格的人,他们走路快、吃饭快,对别人慢吞吞的行为感到不耐烦,和别人交谈喜欢插话或是替别人完成句子。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系教授马斯洛的研究显示,A型城市的居民也比较容易罹患心脏病。城市节奏快与心脏病的关系,甚至比性格和心脏病的关系更密切。马斯洛认为,这些快节奏的城市,吸引并制造着很多A型性格的人。在对全球31个国家的调查分析中,亚洲国家的日本排名第四;香港排名第十,台湾排名第十四。

学点减压术

在邻居眼中,40多岁的贝拉先生很辛苦,每天都要牵着一大一小两条狗去遛,殊不知他就是借着每天两次遛狗,放松紧张情绪,治好了高血压。有时候,知道有压力存在,而且这也是自己的选择时,就要准备付出代价,告诉自己要承受,只是不要忘了同时也给自己些奖励。

心理医生建议学习一些放松技巧,例如冥想、放松肌肉与呼吸的方法,可以降低心跳和血压,同时放松紧绷的肌肉。欣赏缓慢,学习悠闲。学会把生活节奏放慢。上班时间慢不下来没有关系,可先从自己能够掌握的时间做起。从吃饭慢、说话慢、动作慢开始,最后可以做到即使动作快,但是心里也不慌张,整个人就会稳定下来,压力就自然从慢的过程中消逝。

人生中的压力就像海浪一样,会有浪高与浪低的时候。如果你无法改变环境就必须学会改变自己,在现有环境下,做最大的放松。以下几项措施有助于大家减轻快节奏的心理压力。

1.充分了解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情况。不仅需要考虑到自己的生理承受能力,还要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估。

2.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要处理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还要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多参加些社会活动,避免孤独。

3.充满奉献和宽容。奉献使人不迷恋物质利益,宽容可避免对他人不必要的苛责。

4.要富有幽默感。幽默,是人对痛苦和烦恼的一种“抵抗剂”,也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学会幽默,会使人乐观和愉快。

文章来源:《生活与健康》杂志

欢迎







































拉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vzigi.com/jbwh/1766.html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